搜索到466篇“ [牙合]垫“的相关文章
[牙合]式局部义齿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式局部义齿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枣庄市口腔医院对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8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式局部义齿,对照组40例则采用传统义齿修复,评价组间修复效果、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后的总有效率、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牙合]式局部义齿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在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义齿修复,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王明启李洋
关键词:重度磨耗牙列缺损
全牙列软[牙合]治疗儿童自伤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全牙列软[牙合]治疗 4~13 岁儿童自伤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我院黏膜科确诊的 15例自伤性口腔溃疡患者,溃疡病程最短 2 个月,最长 4 年,年龄 4~13 岁。取上下颌牙列印模,采用真空热压法制作全牙列软[牙合],配戴 1~2 周,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溃疡的愈合周期,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全牙列软[牙合]治疗自伤性口腔溃疡后 1 周临床痊愈率为 86.67%, 2 周痊愈率为 100%,愈合周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01)。结论 全牙列软[牙合]是治疗自伤性口腔溃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伟于习习王航王彩霞王万春
关键词:口腔溃疡
[牙合]联合隐形矫治在第二磨牙锁[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比较[牙合]联合隐形矫治与单纯隐形矫治用于第二磨牙锁[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选择第二磨牙中、重度锁[牙合]患者30例(女16例,男14例),均为双侧锁[牙合]。年龄16.5~28岁。5例接受单纯隐形矫治(对照组),25例首先戴用[牙合]加弹性牵引解除锁[牙合],再行隐形矫治(联合组)。比较两组的矫治效果。结果:联合组矫治进程顺利,平均用时18个月,其中应用[牙合]加弹性牵引解除锁结关系需1.5~3个月。而对照组患者均未能顺利完成矫治,在戴用约10副隐形矫治器后,仍易脱套,暂停隐形矫治,重启方案后,约10副隐形矫治器后解除锁[牙合],用时14~15个月,相对于联合组多花费约12个月。结论:对于中、重度第二磨牙锁[牙合],在隐形矫治前应用[牙合]加局部交互牵引可顺利完成治疗,减少治疗时间。
刘亚鑫李爱霞杨亚楠张骞
关键词:[牙合]垫隐形矫治
舌刺+上颌[牙合]式矫治器对前牙反[牙合]伴吐舌习惯患儿舌骨位置、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舌刺+上颌式矫治器在前牙反[牙合]伴吐舌习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5例前牙反伴吐舌习惯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双曲舌簧[牙合]矫治器矫治,研究组患儿予以舌刺+双曲舌簧[牙合]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患儿的矫治完成时间以及矫治前后舌骨位置、软硬组织的变化和随访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矫治完成时间为(14.82±3.2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19±4.9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患儿的舌骨点-蝶鞍点(H-S)、舌骨点-关节点(H-Ar)、颏唇角(PLA)分别为(90.50±3.11)mm、(66.99±5.08)mm、(132.87±7.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01±3.07)mm、(64.57±5.26)mm、(129.17±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患儿的舌骨点-第三颈椎点(H-C3)为(30.90±1.57)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62±1.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刺+上颌[牙合]式矫治器应用于前牙反[牙合]伴吐舌习惯患儿,可有效纠正其前牙反[牙合],促进舌骨位置向后下移位,且复发率较低。
陈向飒李晓琰秦爱丽董杰朱永翠
关键词:儿童前牙反[牙合]舌骨位置复发率
“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与上颌[牙合]舌簧活动矫治治疗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与上颌[牙合]舌簧活动矫治技术治疗儿童替牙期牙性及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30例,观察组采用“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上颌[牙合]舌簧活动矫治技术。两组病例选用X线头影测量相关硬组织作为观察指标,并评估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相对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SNA角、ANB角、U1-NA角、U1-SN角、FH-MP角、Y轴角均增加(P均<0.05),SNB角、NP-FH角、U1-L1角均减小(P均<0.05),L1-MP角、L1-NB角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SNA角、ANB角、U1-NA角、U1-SN角均增加(P均<0.05),U1-L1角、L1-NB角、L1-MP角均减小(P均<0.05),SNB角、NP-FH角、FH-MP角、Y轴角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之间的变化值比较,SNB角、ANB角、NP-FH角、U1-L1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H-MP角、SNA角、U1-SN角、U1-NA角、L1-MP角、L1-NB角、Y轴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治作用。“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疗效更佳,其可抑制下颌骨前突趋势,调整上下颌骨位置;对于伴有牙列拥挤不齐的患儿,可治疗牙列不齐、中线偏斜及磨牙关系不调等。
杨艳杨立斌王磊郭慧华
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压膜[牙合]和前方牵引治疗对替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压膜[牙合]和前方牵引治疗对替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患儿4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2例。对照组采用前方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压膜[牙合]治疗。比较两组头影测量指标、家属满意度及面部美观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NA角、SNB角及下唇突度(LLP)[(75.74±0.52)°、(76.03±0.51)°、(6.01±0.63)mm]低于对照组[(77.56±0.63)°、(77.12±0.48)°、(6.25±0.56)mm];观察组ANB角、前牙覆盖(Overjet)及上唇突度(ULP)[(1.98±0.67)°、(1.55±0.32)mm、(6.57±0.38)mm]均高于对照组[(1.81±0.63)°、(1.39±0.27)mm、(5.85±0.5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及面部美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患儿采用上颌活动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压膜[牙合]和前方牵引治疗具有相对较佳的疗效,上牙槽座点明显前移,上唇位置得到改善,能提升面部美观度和家属满意度。
李俊斌温桡李艳萍田蓝
关键词:满意度
BaSi2O2N2:Eu2+/PMMA力致发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牙合式义齿中的应用
陈文洁
数字化[牙合]设计技术的发展被引量:2
2023年
近年来数字化[牙合]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全程数字化”,相比传统[牙合]具有可视化、功能化和规范化等技术优势,其设计方法也可分为依赖实物[牙合]架和基于全虚拟[牙合]架进行设计两种主要方法,但也还在患者颌位确定与肌肉功能两方面存在着不足,本文作者结合现有文献及其临床经验对上述要点进行了系统评述。
孟佳丽吴国锋
关键词:[牙合]垫数字化技术
MRC功能矫治器与[牙合]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比较
2023年
随着喂养习惯的改变,奶瓶喂养的孩子越来越多。不良的奶瓶喂养习惯及咬上唇、伸舌吞咽等诸多不良习惯导致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患儿也越来越多[1]。如果乳牙期前牙反[牙合]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将会导致下颌发育过度,同时又限制了上颌骨发育从而使面中部凹陷和下颌前凸畸形更加明显,不但会严重影响美观,还可能会引发颞下颌关节各种功能和器质损害等不良后果[2],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3-4]。
陈虹羽常秀林徐俊吉
关键词:乳牙期前牙反[牙合]
[牙合]式螺旋扩弓器治疗1例儿童恒切牙反[牙合]合并重度牙周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异常咬[牙合]接触或过大[牙合]力,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合]创伤,进而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包括牙、牙周、神经肌肉或颞下颌关节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改变[1-4]。在替牙列期,常因个别牙错位而造成咬[牙合]创伤,其中以个别牙反[牙合]最为多见。当异常[牙合]力超出了正常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负荷时,会快速引起年轻恒牙的牙龈退缩和牙槽骨吸收,进而导致牙齿松动疼痛,甚至脱落。
温丽李锐王莹梁媛媛常平
关键词:年轻恒牙牙槽骨螺旋扩弓器儿童

相关作者

傅开元
作品数:184被引量:854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髁突 锥形束CT 骨关节病
吴国锋
作品数:133被引量:43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数字化 3D打印 聚醚酮酮 硅橡胶 术前
杨晓江
作品数:40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髁突运动 下颌 骨性 咬合重建
章燕珍
作品数:65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口腔 颞下颌关节 阔叶十大功劳 钛合金
麦志松
作品数:17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移位 数字化 磷酸钙骨水泥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