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篇“ 《西儒耳目资》“的相关文章
- 西儒耳目资
- (法)金尼阁(Nicolas
- 关键词:字母汉语拼音清代
- 《西儒耳目资》成书初探
- 2023年
- 《西儒耳目资》由来华耶稣会士金尼阁用中文撰写并于1626年在陕西出版,被视为首部用拉丁字母为汉字进行系统注音的作品,该书出版后受到当时学界的一定关注。然而,《西儒耳目资》的成书并非金尼阁一人之功,中国学者在其中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帮助,这也是一次中西方学者对话与交流的过程。
- 杜钰萱
-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文献学中西文化交流
- 南平官话与《西儒耳目资》声母系统的比较
- 2021年
- 通过比较南平官话和《西儒耳目资》的声母系统,梳理了南平官话五百多年来声母系统的发展演变;认为官话在进入闽语区后,声母系统有了一些变化,如非、敷、奉三母读为[x],并入到晓、匣母的合口呼中,[n]、[l]不再对立;另一方面,仍保留了一些明代官话的特点,如精、知、庄、章四组声母合流;见组字能与细音韵母相拼;微、影、疑、喻全部读成零声母。
- 钟昆儿
-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闽语声母系统
- 《西儒耳目资》与今南京话入声韵比较被引量:3
- 2021年
- 通过《西儒耳目资》与今南京话入声韵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在韵类分合和主要元音音值等方面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西儒耳目资》入声韵多项特征与今南京话一致,而与其他江淮方言不同。结论认为,《西儒耳目资》入声韵是以明代南京话为基础的。
- 石绍浪
-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入声韵南京话明代官话
- 天主教徒王徵和《西儒耳目资》:从关学到天学
- 2018年
- 比利时籍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豫、晋、秦传教时,携带未成稿的《西儒耳目资》字典,关学名家王徵参与了该书的创作。王徵困惑的"天之所以命我",在"天学"中得到了解答。王徵在"关学"的思想基础上,发现和接受了"天学"包含的有助于中国社会摆脱困境的积极因素。与此同时,王徵并未放弃"关学",其"杀身成仁"也表明了他对儒家理念的认同。在王徵的思想世界中,体现了关学与天学的结合。
- 谢明光
- 关键词:天主教徒《西儒耳目资》
- 《西儒耳目资》的反切改良
- 2015年
- 《西儒耳目资》是明代一部用西文符号为汉语标音的韵书,通过对其反切特点进行详细探讨,发现反切上、下字用字高度统一,下字零声母化程度较高,反切特点突出,在反切改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黄雪晴
-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韵书
- 《西儒耳目资》的第一功臣——王徵
- 2014年
- 文章追论了王徵结缘、探究、出版《西儒耳目资》的史实。认为王徵是《西儒耳目资》的第一功臣。
- 邱光华
- 也谈《西儒耳目资》“甚”“次”“中”的含义被引量:2
- 2014年
- 根据《西儒耳目资》的表述以及对相关韵母的分析并与现代相关方言印证,可以认为:《耳目资》中的u次为[],u中为[u],u甚为[ω],u中和u甚可以合并为一个韵母;o甚为[■],o次为[o];e甚为[ε],e次为[e]。
- 孙宜志
-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江淮官话
- 《西儒耳目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补证被引量:18
- 2014年
- 针对学界关于《西儒耳目资》基础方言的争论,文章通过明代相关官话方言韵书韵图音系特点的比较,以及明代南直隶军屯移民后裔语言中历史痕迹的旁证,指出《西儒耳目资》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并认为明代南京官话(南京话)不一定限于南京方言或江淮官话。
- 曾晓渝
-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南京方言中原官话
- 《元韵谱》与《西儒耳目资》《等韵图经》音系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元韵谱》,河北内丘乔中和撰,书成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该书是明末一部韵书韵俐相配合的等韵化韵书,在明清语音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汪银峰
- 关键词:《元韵谱》《西儒耳目资》音系语音研究韵书
相关作者
- 孙宜志

- 作品数:39被引量:258H指数:9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赣方言 江西赣方言 方言 南部吴语 语言地理学
- 封传兵

- 作品数:29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研究主题:《唐韵》 古代汉语 藏本 音义 佚文
- 谭慧颖

-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语义三角 《西儒耳目资》 耳目 音韵学 汉语研究
- 曾晓渝

- 作品数:63被引量:3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水语 汉语 明代 语音 语言接触
- 卞浩宇

- 作品数:27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
- 研究主题:来华传教士 传教士 晚清 汉语 汉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