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4篇“ 一线化疗“的相关文章
益气抗癌活血方辅助一线化疗对胃癌患者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益气抗癌活血方辅助一线化疗对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并进行分配隐藏后,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各55例。化疗组实施常规一线化疗,联合组采用益气抗癌活血方辅助一线化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近期疗效及短期生存情况。结果联合组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S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高于常规组,CD8^(+)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常规组(P<0.05)。截至随访结束时,联合组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QOL-C30)评分均高于化疗组,体力状态(ECOG-PS)评分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益气抗癌活血方辅助一线化疗能降低胃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近期疗效,改善短期生存情况。
张平谢娟
关键词:胃癌一线化疗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6例NSCLC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联合组(n=36),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化疗,联合组患者行常规化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水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7.22%,高于常规组患者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YFRA21-1、CEA、NSE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组患者CYFRA21-1、CEA、NSE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L-2、TNF-α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IL-6、IL-10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组患者IFN-γ、IL-2、TNF-α水平均高于常规组,IL-6、IL-10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李淑勤冀俊琴赵树强
关键词:一线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因子
KRAS不同突变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疗效分析
2025年
背景在KRAS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但不同KRAS突变亚型对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患者的疗效尚未可知。方法研究回顾性地收集了从2017年6月1日至2024年11月1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经病理及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确诊为KRAS突变的NSCLC患者信息,并筛选出接受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NSCLC患者进行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分析使用Kaplan-Meier方法。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用以评估治疗疗效。结果接受一线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129例KRAS突变的NSCLC患者中,26例患者为KRAS G12D突变,103例患者为非KRAS G12D突变。全部患者的中位PFS为8.1个月[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5.5~10.7],中位OS为19.4个月(95%CI 8.8~30.0)。整体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5.7%和84.5%。KRAS G12D突变的NSCLC患者较非KRAS G12D突变患者的PFS更短(5.6个月vs.10.0个月,P=0.044)。KRAS G12D突变患者的OS较非KRAS G12D突变患者更短(15.6个月vs.31.7个月,P=0.029)。在非KRAS G12D突变的NSCLC患者中,不同突变亚型患者未展现出生存差异。结论KRAS G12D突变的NSCLC患者接受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较差,其预后较非KRAS G12D突变患者差。
郝月王柯王谦王栋许春伟宋正波宋勇吕镗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后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5年
目的探索影响中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一线化疗后发生化疗后骨髓抑制(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CIM)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于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一线化疗II~IV期CR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标准作为CIM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CIM组和非CIM组。分析患者发生CIM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对模型的区分度和精准度进行验证,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共纳入257例CRC患者,其中112例患者发生CIM,发生率为43.58%,最常见的是I~II度CIM。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周期长和化疗前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是CRC患者发生CI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828[95%CI(0.779,0.878)]。模型的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85.5%。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CRC患者CIM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防CIM的发生提供参考。
王雪星张蓉楚杰刘智金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疗骨髓抑制LOGISTIC回归分析
替吉奥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无疾病进展晚期胃癌的PSM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分析替吉奥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无疾病进展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PSM最临近匹配法以1∶1的比例选取替吉奥组(化疗周期结束后替吉奥维持治疗)和对照组(化疗周期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各4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访截止至2024年3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22.9个月,替吉奥组中位PFS为11.5个月(95%CI:10.961~12.039),对照组中位PFS为8.3个月(95%CI:8.011~8.589),替吉奥组PFS高于对照组(χ^(2)=10.125,P=0.001)。3个月随访时替吉奥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724水平低于基线时和对照组。随访期间替吉奥组血小板减少和手足综合征比例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均通过症状治疗或减少替吉奥剂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缓解。结论替吉奥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无疾病进展晚期胃癌可抑制肿瘤侵袭,延长患者PFS,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陆元元丁文评
关键词:胃癌化疗
奥拉帕利联合一线化疗在铂敏感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分析奥拉帕利联合一线化疗(紫杉醇+卡铂)在铂敏感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O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铂敏感RO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一线化疗(紫杉醇+卡铂)方案+安慰剂+奥拉帕利]和对照组[40例,一线化疗方案+安慰剂],两组均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长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TC方案化疗,奥拉帕利联合TC方案在铂敏感ROC患者中应用效果更好,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产生的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较少。
郭双双
关键词:卡铂
RDW/Hb比值对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率/血红蛋白(Hb)比值对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疗效分为敏感组(n=42)和不敏感组(n=78);另选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敏感组和不敏感组RDW、Hb及RDW/Hb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Hb比值对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RDW、RDW/Hb比值高于对照组,Hb低于对照组(P<0.05)。不敏感组患者RDW、RDW/Hb比值高于敏感组,Hb低于敏感组(P<0.05)。RDW、Hb及RDW/Hb比值预测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731、0.847、0.922。根据RDW/Hb比值最佳截点值1.21将研究组分为高RDW/Hb比值组(n=82)、低RDW/Hb比值组(n=38)。生存分析表明,120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与高RDW/Hb比值组相比,低RDW/Hb比值组晚期胃癌患者OS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耐药、低分化、RDW/Hb比值≥1.21是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RDW/Hb比值在预测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王卉张革红相辉艳刘强张丽欣张玉洁
关键词:晚期胃癌疗效预后
晚期肺腺鳞癌患者不同一线化疗方案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比较晚期肺腺鳞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紫杉醇类/吉西他滨为主的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探讨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22年4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漳州正兴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鼎市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诊治晚期肺腺鳞癌患者71例,采用培美曲塞为主的方案化疗者16例为培美曲塞组,采用紫杉醇类/吉西他滨为主的方案化疗者55例为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组,2组化疗期间均依据基因检测结果等联合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或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每化疗1~2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比较2组性别比例、年龄、吸烟史、确诊晚期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以及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基因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和一线化疗的近期疗效。随访至2022年10月,比较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比较不同性别、年龄、ECOG评分以及有无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基因突变者mPFS。结果 (1)培美曲塞组女性比率(56.2%)高于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组(23.6%)(χ^(2)=6.165,P=0.017),年龄≥65岁、ECOG评分≥2分、吸烟、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比率与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美曲塞组7例行基因检测,均检出EGFR突变。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组33例行基因检测,检出EGFR突变6例,EGFR突变合并c-MET扩增1例,ALK基因突变1例,HER2突变1例,KRAS突变1例,TP53突变1例,TP53突变合并BRAF突变1例。培美曲塞组1例检测PD-L1表达,为阴性;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组7例检测PD-L1表达,3例阳性,4例阴性。(3)培美曲塞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43.8%、75.0%)与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组(41.8%、7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556;χ^(2)=0.013,P=0.
吴仕文郑新龙徐贻佺徐海鹏张龙凤刘涛李冰王贻军吴敬勋吴辉塔陈鹏涛杨红奎林根
关键词:肺腺鳞癌化疗培美曲塞紫杉醇类吉西他滨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价值
2024年
探究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06月~2023年06月在我院进行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一线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李晓静
关键词:一线化疗方案晚期胃癌
PD-1抑制剂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的肺腺癌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30例接受培美曲塞、顺铂联合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的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另30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时2组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不良反应[恶心、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炎、皮疹、血小板降低]。结果观察组OR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YFRA21-1、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炎、皮疹等发生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确切。
陈艳妮张建红李健李瑶逯震芳陈亮
关键词:肺腺癌化疗

相关作者

戴广海
作品数:243被引量:89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化疗 晚期胃癌 胃癌 中性粒细胞减少
王艳荣
作品数:32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中性粒细胞减少 预后 一线化疗 晚期胃癌患者 单抗
石燕
作品数:121被引量:38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中性粒细胞减少 预后 辅助化疗 晚期胃癌 化疗
陈丽
作品数:83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中性粒细胞减少 辅助化疗 预后 一线化疗 晚期胃癌
陈杨
作品数:28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中性粒细胞减少 预后 一线化疗 晚期胃癌患者 方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