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篇“ 三角形强化栽培“的相关文章
一种适宜于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的插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宜于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的插秧装置,包括通过三个横杆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圆管,三个圆管呈三角形摆放,圆管的上方壁面上开设有四个圆形槽,圆形槽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杆,四个活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管的内...
姚雄唐兴隆杨小艳张巫军任桂英李经勇赵平
文献传递
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对三角形强化栽培水稻光合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5%、60%±5%和40%±5%,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第8和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分别记为S1、S2和S3)对灌浆结实期水稻光合生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晒田程度和穗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且晒田影响最为显著,氮素穗肥运筹次之。轻度晒田(W1)复水后第1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会降低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和有效穗数,推迟至复水后第8天或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收获指数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中度和重度晒田(W2和W3)复水后第1天或第8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孕穗期和齐穗期剑叶Pn和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构成指标、稻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经过分析比较得出,TSRI模式下W2S1为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的最优组合,产量达到10.96thm-2。
朱从桦代邹严奉君彭玉徐徽孙永健马均
关键词:晒田干物质积累光合生产氮素利用
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与正方形强化栽培、抛秧栽培、常规栽培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探讨三角形强化栽培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等方面的特点,找出最具增产潜力的栽培方式和技术,为其今后在水稻生产应用中提供实践依据。试验以‘D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和密度下,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与正方形强化栽培、抛秧栽培、常规栽培水稻群体和个体关系、群体库源建成特征、水稻后期衰老及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三角形强化栽培和抛秧栽培在个体产量性状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依靠群体有效穗的提高达到高产目的,但适宜密度的三角形强化栽培显然要优于抛秧栽培;而正方形强化栽培则以强化个体生长发育为目标,在个体产量性状得到大幅提高的基础上,群体足够就能达到很好的增产效果,但增产效果不如三角形强化栽培。(2)适宜密度的三角形强化栽培、正方形强化栽培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LAI,抽穗期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且其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输出量、输出率及转换率均显著高于抛秧栽培和常规栽培,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3)高肥处理(纯氮225kg/hm2)比中肥处理(纯氮150kg/hm2)产量增加6.36%,表明适当提高施氮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强化栽培产量。
刘述斌李旭毅许远明马均
关键词: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施氮水平
三角形强化栽培模式下氮肥运筹对II优498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以大穗型杂交籼稻II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riangle-planted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TSRI)适宜的密度和秧龄条件下,研究施氮量和施肥比例对TSRI结实期叶面积、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并探讨花前期物质积累转运与花后期光合生产在产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探索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减少氮肥损失的氮肥运筹措施。结果显示,TSRI下,除蜡熟期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外,施氮量和施肥比例对光合作用和其他生育期的LAI有显著运筹作用;增施氮肥和氮肥后移可以显著提高齐穗期和蜡熟期剑叶净光合速率,LAI则随施氮量和氮肥后移程度增加多呈抛物线趋势。TSRI下施氮量和施肥比例共同提高,总颖花数和产量增加,而施氮量和施肥比例又各自通过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来增加产量。TSRI下,花前干物质积累量、物质转运量、转运率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为150kg hm-2,穗肥占总施氮量的30%的处理在显著增加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灌浆期间向穗部的转运量,实现高产的同时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是TSRI平衡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最优氮肥运筹组合。
杨志远胡蓉孙永健徐徽许远明马均
关键词:三角形强化栽培施氮量氮肥运筹氮肥利用率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三角形强化栽培杂交稻抗倒伏性与群体质量的关系被引量:52
2012年
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主要群体质量指标与茎秆抗倒伏性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SRI下,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群体质量以及茎秆基部各节间抗倒伏能力均存在显著的调控作用。施氮量为150 kg/hm2与栽插规格40 cm×40 cm配合可提高结实期叶面积指数(LAI)、群体透光率,协调茎秆基部各节间弯曲力矩与抗折弯矩,缓和高产栽培的穗粒矛盾,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而施氮量增加至225 kg/hm2,应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来缓解群体质量指标的恶化,降低倒伏指数,栽插规格50 cm×50 cm为宜。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与茎秆基部各节间抗倒伏能力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合产量表现,尤以齐穗期、齐穗后30 d中部的群体透光率以及齐穗后30 d的根系伤流量对水稻产量及抗倒伏性影响显著。
孙永健陈宇孙园园徐徽许远明刘树金马均
关键词:三角形强化栽培施氮量栽插密度抗倒伏性
三角形强化栽培条件下移栽秧龄和密度对杂交稻Ⅱ优498结实期生理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移栽秧龄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结实期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SRI下,栽培密度的补偿效应可以改善不同移栽秧龄处理下杂交稻Ⅱ优498结实期的一些形态及生理特性,进而获得高产。当移栽秧龄为2叶1心、栽植密度为40cm×40cm时,在一定数量有效穗数的前提下,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数量,能够使结实期水稻群体获得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高效LAI,延缓了结实期水稻叶面积的下降,而且生育后期根系不早衰,有利于促进茎鞘物质输出,增加茎鞘物质输出率及转化率,其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存在优势,产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此试验TSRI下最佳的移栽秧龄和栽插密度组合。移栽秧龄为8叶1心和栽插密度为50cm×50cm的处理均会造成有效穗数显著降低,影响水稻结实期正常的生理机能,导致产量显著下降。结合产量表现,5叶1心移栽,栽插密度以30cm×30cm~40cm×40cm为宜,可供缓解作物间茬口矛盾的情况下参考;大苗移栽容易加快结实期水稻衰老进程,产量显著降低,大苗移栽应加大移栽密度,本研究条件下栽植密度以30cm×30cm为宜。
贺阳冬童平马均孙园园孙永健刘树金许远明
关键词:三角形强化栽培秧龄栽插密度
不同施氮量下三角形强化栽培水稻群体发育与产量形成特征被引量:36
2010年
以杂交水稻组合冈优527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施氮水平处理,研究了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和传统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TSRI下,水稻的分蘖能力增强,茎蘖成穗率提高,结实期剑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能维持上3叶高效的叶面积指数及延缓根系的衰老,并提高物质累积与转运,而且TSRI与施氮量200kg/hm2配合能充分合理利用土壤和空间资源,有利于高质量群体的建成,其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充实率存在优势,产量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此试验TSRI下最佳施氮水平。施氮量240kg/hm2不仅影响水稻各主要生育期正常的生理机能,造成群体过大、荫蔽严重,还会导致茎鞘物质输出量、输出率和转换率及产量的下降,因而不宜过分依赖增加氮肥来提高TSRI下的水稻产量。
龙旭汪仁全孙永健马均
关键词:水稻强化栽培施氮量群体发育
杂交稻三角形强化栽培关键技术的效应研究
以Ⅱ优498为材料,研究了三角形强化栽培不同移栽秧龄、移栽密度和施氮量下的生理特征、群体发育特点、抗倒伏性及产量形成等,探索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强植株抗倒伏性的强化栽培技术措施。主要结果如下: 1、随移栽叶龄增大,...
陈宇
关键词:三角形强化栽培栽培技术抗倒伏性状生理特征群体发育
文献传递
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对水稻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以杂交水稻冈优527为材料,经两年试验,研究了水稻在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施N量的一些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其产量的表现。比较得出三角形强化栽培在挖掘水稻高产潜力关键问题上存在独特优势,其主要表现如下: ...
汪仁全
关键词: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群体发育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以杂交水稻冈优527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在三角形强化栽培、正方形强化栽培、抛秧栽培和常规高产栽培等不同栽培方式下的生理指标、灌浆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在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体系下适宜密度的水稻群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关键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AI)较大,齐穗后剑叶衰老减缓,光合速率较高,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生长优势,贮存积累并向穗部转运较多的光合同化产物,不仅保证了强势粒的灌浆,而且弱势粒灌浆也较为顺畅,产量构成因素得到优化配置,从而获得高产。
汪仁全马均童平张荣萍李艳傅泰露吴合洲刘志彬
关键词: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光合特性籽粒灌浆

相关作者

马均
作品数:414被引量:4,181H指数:39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稻 杂交籼稻 杂交水稻 氮肥运筹
孙永健
作品数:163被引量:1,727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籼稻 氮肥运筹 杂交稻 氮素利用
徐徽
作品数:64被引量:898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氮素利用 杂交稻 氮肥运筹 氮效率
汪仁全
作品数:13被引量:555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开花期 水稻结实期 水分胁迫 三角形强化栽培
童平
作品数:11被引量:252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水稻 三角形强化栽培 光合特性 开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