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下颌运动轨迹“的相关文章
- 下颌运动轨迹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公开涉及一种下颌运动轨迹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口内扫描单元的第一坐标系对齐至参考标定单元的参考坐标系下;基于口内扫描单元将口扫模型对齐至参考坐标系下;基于定位追踪单元确定下颌运动追踪单元在参考坐标系...
- 陈晓军章惠全向小平康帅兵
- 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求解髁突旋转轴的方法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求解髁突旋转轴的方法,涉及口腔医疗数字化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数字化正颌手术方案设计是基于髁突几何中心或顶点连线作为旋转轴、与实际患者的髁突旋转轴存在偏差的缺陷,本发明通过收集患者的下颌...
- 柳忠豪蔡安东周文娟王晓霞蔡义望练洋
- 基于100名个别正常[牙合]成人下颌运动轨迹的平均值[牙合]架关键参数初探
- 2024年
- 目的探索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获取健康人群平均值[牙合]架关键参数的方法,以期为平均值[牙合]架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面向北京市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个别正常健康志愿者(男性42名,女性58名),年龄18~55岁,收集下颌运动轨迹数据。通过下颌运动分析系统中生成的[牙合]架参数值,获取左右侧前伸髁导斜度(SCI)及侧方髁导斜度(TCI)。按性别分组,并分别计算两组及整体样本的SCI和TCI;比较两参数的性别差异以及整体样本的两参数均值与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SCI为35°,TCI为15°)的差异。结果男性SCI(35.8°±7.4°)和TCI[11.2°(11.3°)]与女性相应参数[分别为35.6°±8.3°和10.8°(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P=0.922;Z=-0.60,P=0.552);整体样本SCI(35.7°±7.9°)与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21),TCI[10.9°(10.3°)]显著小于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W=5825.00,P<0.001)。结论本项研究100名个别正常成人下颌运动轨迹数据显示,性别因素不影响平均值[牙合]架关键参数的设置,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的SCI适宜,TCI存在偏大的可能,临床使用[牙合]架协助修复体设计时应根据患者牙列及其下颌运动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参数值。
- 单珅瑶朱玉佳王俊杰温奥楠高梓翔秦庆钊李文博王勇赵一姣
- 关键词:牙[牙合]下颌运动轨迹
-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的正颌外科术中下颌骨髁突定位方法及初步精度验证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建立正颌手术下颌骨髁突位置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定位技术流程,并对其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大视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口内扫描分别获得面部骨组织和牙齿的三维数据,采用下颌运动记录仪记录患者下颌生理状态下各方向运动时的下颌运动轨迹。使用IVSPlan l.0.25软件,通过数据分割、三维重建得到上、下颌骨的三维模型,通过标志点配准将牙列数据与颌骨数据融合,将下颌运动记录仪得到的数据转化为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矩阵变换方程组,通过下颌骨三维数据的矩阵变换得到不同时刻下颌骨髁突的坐标位置,并通过软件可视化呈现其三维运动轨迹。由一名具有颞下颌关节病诊治和正颌外科手术双专业背景的高年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在可视化界面上筛选合适的下颌骨髁突位置作为近心骨段的术后位置,常规进行正颌外科设计,基于咬合关系和面型设计远心骨段位置,将近、远心骨段数据融合得到术后下颌骨形态,通过3D打印得到实体模型。在实体模型上预成型钛板、打孔,设计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手术中,通过下颌骨髁突定位导板和预成型钛板引导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就位于术前设计位置。通过10例骨性Ⅱ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验证该流程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中定位下颌骨髁突的准确性。误差的计算方法为术前设计与术后2周CBCT实际下颌骨髁突表面距离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结果:术前设计下颌骨髁突位置与术后2周的实际位置相比,下颌骨髁突表面平均距离的RMS为(1.59±0.36)mm,95%CI:1.35~1.70 mm,小于2 mm的专家共识建议值(P<0.05)。结论:下颌运动轨迹对正颌外科手术设计中确定包含下颌骨髁突的近心骨段位置可能具有指导作用,使用下颌骨髁�
- 徐心雨吴灵宋凤岐李自力张益刘筱菁
- 关键词:正颌外科手术下颌骨髁突下颌运动
- 光学感应式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所获参数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的体外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测量并比较不同设定角度、不同操作路径下前伸髁导斜度及切导斜度的差别,评价光学感应式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的参数结果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根据实际招募受试者口内光学扫描及上下颌牙列坐标数据文件,设计制作个性化测量模型及固定装置,3D打印加工并安装于全可调咬合架上。调节咬合架双侧前伸髁导斜度及前伸切导斜度,设10°至60°梯度变化共12组,使用咬合架设定参数模块完成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并读取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前伸髁导斜度40°与60°组及前伸切导斜度10°组外,其余各组测量值与设定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标准差范围0.300°~2.994°;不同铰链轴测定的操作路径所获得前伸髁导斜度数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光学感应式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所获得的参数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可满足临床应用需求,但其测量值仍与设定值存在一定差异。在保证测试装置稳定的前提下,针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不同测试时,是否进行重复轴定位对于测量结果不存在明显影响。
- 师晓蕊张吉昊刘峰
- 关键词:可重复性
- 一种下颌运动轨迹描记颌骨固定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颌运动轨迹描记颌骨固定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口腔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骨内固位钉、连接片和口外弓,所述骨内固位钉一端设置在下颌骨中,另一端通过连接片与口外弓固定连接。本公开通过设置骨内固位钉,并利用连接片与...
- 朱震坤
- 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下颌运动轨迹分析的颌位关系数字重建方法,包括:用下颌运动轨迹记录装置记录息止颌位轨迹点,记录下颌习惯性开闭口运动轨迹线集;在轨迹线集上找到重复度最高的轨迹线,并提取息止颌位轨迹点在该线上的投影点;在轨迹...
- 孙玉春王勇周永胜谢秋菲李伟伟李琳琳
-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指导的数字化全冠咬合面精度评价
- 2023年
- 目的 :定量比较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牙合]架指导设计的全冠修复体咬合面的精度。方法 :选择全口恒牙列完整、符合入组标准的15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2~30岁。分别利用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牙合]架在修复设计软件中指导数字化全冠的咬合面设计,并分别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进行形态偏差比较。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牙合]架指导设计的修复体咬合面总体偏差为平均正向偏差(269.9±63.1)和(318.7±51.3)μm,平均负向偏差(-175.8±78.2)和(-253.7±65.6)μm,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267.1±84.9)和(304.1±82.2)μm。修复体上解剖特征点在垂直方向上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相应解剖特征点的距离为近中颊尖(197.6±86.2)和(288.0±79.6)μm,远中颊尖(176.3±85.3)和(297.7±63.2)μm,近中舌尖(171.6±62.4)和(246.4±62.8)μm,远中舌尖(166.2±64.6)和(232.5±70.7)μm,中央窝(104.9±42.2)和(219.1±69.1)μm。2种方法指导设计的全瓷冠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的平均负向距离、RMS值以及在中央窝最低点和远中颊尖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和平均值虚拟[牙合]架指导设计的数字化全冠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形态存在一定差异,下颌运动轨迹数据组的偏差更小。
- 徐欣蕊余润平袁芸张洪铭黄慧
- 关键词:下颌运动轨迹CAD/CAM
- 轻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及虚拟预调牙合的影响初探
- 目的:探讨轻、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的影响并研究反映牙周膜受压变形的重咬合状态的咬合记录对数字化修复体预调牙合的影响。方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10名个性正常牙合的成人志愿者的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在重咬合状态下完成数字化...
- 朱家奕王俊杰王宇轩杨静文姜婷
- 关键词:下颌运动轨迹标志点
- 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及虚拟预调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对下颌运动轨迹的影响及咬合状态对数字化全冠修复体虚拟预调的影响。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招募10名个别正常研究生志愿者(男性3名, 女性7名, 年龄22~26岁), 通过口内扫描获得其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 重咬合状态下完成数字化颌间关系转移并利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记录轻咬合和重咬合状态下的下颌运动轨迹, 标定3个下颌标志点(中切牙近中邻接点及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 测量两种咬合状态下相同标志点牙尖交错位时的三维距离、对刃颌位时三维距离的矢状面投影以及侧方运动至上下后牙颊尖顶相对(尖对尖位)时三维距离的冠状面投影, 分别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各测量值与0的差异。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5逆向工程软件, 对左上中切牙及左下第一磨牙进行虚拟牙体预备, 利用牙科设计软件通过复制法设计数字化全冠修复体, 分别用轻咬合和重咬合下颌运动轨迹对修复体进行预调;分析预调后左上中切牙修复体舌面或左下第一磨牙面与预备前天然牙的三维偏差(平均偏差和均方根), 结果分为轻咬合组和重咬合组(每组左上中切牙和左下第一磨牙样本量均为10),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种咬合状态下牙尖交错位时中切牙近中邻接点、左侧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的三维距离分别为(0.217±0.135)、(0.210±0.133)和(0.237±0.101)mm, 对刃颌位时上述标志点三维距离的矢状面投影分别为(0.204±0.133)、(0.288±0.148)和(0.292±0.136)mm;尖对尖位时左侧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点三维距离的冠状面投影分别为(0.254±0.140)和(0.295±0.190)mm, 以上各测量值与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调结果显示, 轻咬合和重咬合组左上中切牙全冠修复体舌面与预备前天然牙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215
- 朱家奕王俊杰王宇轩杨静文姜婷
- 关键词:咬合力下颌运动轨迹
相关作者
- 孙玉春

- 作品数:473被引量:71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列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化 全口义齿 义齿
- 林雪峰

- 作品数:84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下颌运动轨迹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咀嚼肌 磨牙症
- 房兵

- 作品数:400被引量:77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正畸 骨性 颞下颌关节 牙槽骨 正畸治疗
- 徐宝华

- 作品数:196被引量:91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舌侧正畸 矫治器 骨性 错HE 正畸
- 林久祥

- 作品数:300被引量:1,48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正畸 安氏 矫治 畸形 唇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