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08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相关文章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异化与回归被引量:1
- 2024年
-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化培养问题的广泛存在,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生了普遍的异化。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回归本位和取得高质量发展,有必要以科学区分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为基本思路,分别从科学对待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提升师资的匹配度、落实培养目标的定向作用、加强对培养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教育评价方案、充分发挥专业研究生学位授权与评估的动态调控作用,以及加快设立以具体的专业研究生学位培养项目为中心的学位授予目录类别等方面协同推进。
- 樊凡王兵陈帝伊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探究
- 2024年
- 该文旨在探讨以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通过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该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全靖苏理云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教育
-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 2024年
- 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应用型教育的特色和亮点。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在持续推进案例教学、深化与拓展校企合作的同时,也面临着校外师资力量欠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不足、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不深等挑战。该文在借鉴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兼具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TCP(Tourism Consulting Project),即旅游咨询项目,以期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徐绍玲
- 关键词:实践教学
-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实践
- 2024年
-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经济发展急需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针对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分析了学生职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教育特征,从培养单位实际条件出发制定出优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围绕应用型研究生特有的“双导师制”,以提升工程创新能力为目标,探讨了校企如何融为一体、校企之间如何联合培养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校企合作是培养企业实际需求人才的有效措施,以项目为载体,挖掘学生发挥学校高精尖仪器设备优势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李晓泉赵伟孔凡新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工程创新能力
-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讨
- 2024年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方向,实践创新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和灵魂。虽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积累一些经验,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该文阐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分析并总结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培养方案、建立多元动态评价体系、实行多导师联培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和引导项目申报等优化策略。
- 刘海成李大鹏潘杨郭永福
- 关键词:专业学位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 2024年
- 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本文以便利抽样法对广西、重庆、北京三地共4所医科院校的172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62.8%的研究生阅读文献的目的是为了解本研究领域背景、现状及新进展。超过70%的研究生在阅读文献时会选择与研究课题相关性强的最新文献。超过一半的研究生有带着研究问题去读文献的习惯,但仅有28.5%的研究生有坚持不间断阅读文献的习惯。在阅读文献时,73.8%的研究生采用选择性阅读,68.6%的研究生选择泛读。在文献阅读的数量方面,57.6%的研究生每月阅读文献1~4篇。82.0%的研究生在阅读文献时因专业背景知识不够导致难以读懂文献,92.4%的研究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拓展阅读的方法来解决文献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基于此,本文提出明确文献阅读目的、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文献阅读方法、注重文献阅读积累、掌握文献阅读技巧是提高文献阅读能力的可行策略。
- 杨敏梁锐兰张芳越黄尚阳阳永扬梁胜翔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及对策探讨
- 2024年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模式。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仍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和“专业学位评价机制与培养目标脱节”两脱节问题、“招考模式趋同”和“培养模式趋同”两趋同问题、“高校与企业协同错位”和“‘双导师’指导能力错位”两错位问题。文章通过对现存问题形成原因的深入分析,从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不同角度探讨对策,以期构建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达成的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机制,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 刘扬陈复生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脱节趋同
-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基地调查分析
- 2024年
- 文章调查了2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专硕的招生培养、硬件建设情况,发现培训基地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为研究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保障了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研究生结业考核通过率高。但也存在研究生学习有待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基地培训容量不协调、基地间的培训质量差异较大等问题。
- 吕东勇
- 关键词:中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框架构建
- 2024年
-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框架,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3月,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文化能力"ASKED"模式及课题组讨论初步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要素条目池。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4—7月,选取20名来自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浙江省、河北省、湖南省、陕西省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护理专家作为函询专家。采用德尔菲法确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框架。结果本研究共17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5.00%(17/20),100.00%(17/17)。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26、0.878。第2轮专家函询中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2(P<0.01)、0.304(P<0.01)。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确立了包含文化认知、文化态度、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互动5项一级要素,21项二级要素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框架。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框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制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标准提供参考,为提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奠定基础。
- 刘裕君马秋平张佳琳杨金盘
-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护理文化能力德尔菲法
- 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3”培养模式研究
- 2024年
-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的1个中心、2个主体、3重保障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高校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增强了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满足了当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赵建国李久熙桑永英李建平李建昌郝建军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相关作者
- 刘艳阳

- 作品数:91被引量:4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专业学位研究生 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教学
- 马永红

- 作品数:169被引量:1,48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 博士生 专业学位 高校
- 薄红

- 作品数:132被引量:1,08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住院医师 硕士研究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 张淑林

- 作品数:78被引量:76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 高校
- 牟绍玉

- 作品数:100被引量:8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 护理硕士 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