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346 篇“ 中医骨伤科 “的相关文章
中医 骨伤科 学专科化培养的调查研究2024年 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及用人单位对中医 骨伤科 学专业专科化培养的相关问题,分析专业独立设置的相关问题和专科重点培养层次的相关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将中医 骨伤科 学设置成独立专业是社会医疗所需,符合时代发展;中医 骨伤科 学专业培养重点层次应着眼于本科及以上高精尖人才,以适应国情;并根据现阶段我国医疗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以适应不同阶段的需要。 易亚乔 朱萱 王国豪 张丹瑞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 骨伤科 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析2024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中医 骨伤科 学是中医 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医 骨伤科 学开展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中医 骨伤科 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提升中医 骨伤科 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 唐永超 刘腾 赵京涛 张顺聪 杨志东 王海彬 袁凯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教学模式 中医 骨伤科 临床缺陷专项整顿管理措施探讨2024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 骨伤科 临床缺陷专项整顿管理状况分析,通过管理措施提高骨科患者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3年9月的139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的管理方法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观察组骨科护理患者给予中医 骨伤科 临床缺陷专项整顿管理措施及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 骨伤科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 骨伤科 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 骨伤科 患者护理干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 骨伤科 临床缺陷调查中查对制度、低龄护理人员及护理人员配置情况问题较为突出,经过专项整顿管理干预后,中医 骨伤科 患者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章蝶超 吴云芳关键词:中医骨伤科 中医 骨伤科 学虚拟仿真教学的构建探索2024年 中医 骨伤科 学是中医 学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中医 基础理论基础上,掌握常见骨伤科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能生动直观地帮助学生补充解剖学知识,增强对损伤病因病机和局部病理变化的理解,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目前虚拟仿真试验的教学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此文基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中医 药院校中医 骨伤科 学虚拟仿真试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思路,以期优化中医 骨伤科 学的教学模式,提升相关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水平。 周英奕 薛卫国 刘佳利 王荣国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教学探索 中医 骨伤科 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现状、挑战及策略2024年 临床实践指南旨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但这一切是在指南的严谨设计、科学制订和规范报告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国家对中医 药标准化事业的高度关注,许多中医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已经发布。中医 骨伤科 作为中医 药领域专业化优势明显的特色学科,临床实践指南的数量正快速增加,促使学科向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逐步迈进。但在此背景下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骨伤科 临床实践指南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目前骨伤科 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面临着临床问题定位不准、高质量临床证据匮乏、指南制订规范性不足、多学科人才培养欠缺、指南更新和实施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研究中,专业学会/协会应加强对指南制订的引导,研究者要注重提高原始研究的质量、加强指南方法学的学习和研究、重视指南的更新与改编、促进指南的传播与实施,以制订高质量的骨伤科 指南,促进骨伤科 的标准化建设。 冯天笑 孙凯 秦晓宽 王旭 卜寒梅 朱立国 魏戌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临床实践指南 Sandwich教学法在中医 骨伤科 专科护士实践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中医 骨伤 专科护士实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名中医 骨伤科 专科护士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Sandwich教学法带教组(实验组)和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带教组(对照组)。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核、中医 个案护理考核和操作考核的成绩,并调查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核、中医 个案护理考核以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BL教学法相比,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应用Sandwich教学法能提高辨证施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维开放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结论Sandwich教学法在中医 骨伤科 专科护士的实践教学中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魏靓 李世超 杨磊 陈映娜 邱红艳关键词:LBL 中医骨伤科 专科护士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 骨伤科 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中医 骨伤科 学是一门以中医 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人体的骨、关节、肌肉或软组织的损伤或疾患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中医 课程。该学科的学科实践性、操作性强,基础知识悬浮,已经成为中医 临床课程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更加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法,已经运用到许多医学学科中,许多实践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且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具趣味性,学生的满意度更高。本文立足于目前中医 骨伤科 的教学现状,结合已有研究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 骨伤科 应用的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 骨伤科 教学的运用可以从结合临床案例、分组合作再现情景、情景模拟教学融入实训课程三个方面入手改进中医 骨伤科 的教育模式,为学科教育提供参考。 吴至锋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情景模拟教学法 高校教育 手法治疗中医 骨伤科 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证据图谱研究 2024年 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 骨伤科 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 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 骨伤科 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手法治疗中医 骨伤科 领域的优势病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手法治疗中医 骨伤科 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3-05,运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证据分布特点。结果纳入的126篇系统评价发表年限为2003—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3篇为中等质量、64篇为低质量、49篇为极低质量。证据图显示,手法治疗中医 骨伤科 领域研究证据主要分布于18个临床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颈源性头痛、寰枢关节半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腰扭伤、脊柱侧弯、髋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肩袖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呈现出有益或可能有益的效应。结论手法治疗在中医 骨伤科 的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证据,未来仍需多层级机构间联动合作,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体系,提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索手法在中医 骨伤科 领域中的优势所在。 冯天笑 王旭 卜寒梅 秦晓宽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优势病种 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在中医 骨伤科 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在中医 骨伤科 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11月—2023年4月期间参加医院护理带教培训的护士随机选取4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40名护士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参加培训护士接受常规培训模式管理;观察组参加培训护士接受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管理。实施两种不同培训模式管理后,分别考核两组护士对所教知识的掌握度情况,评估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升情况,同时调查两组护士对此次教学培训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探讨按层级进行不同培训方法在中医 骨伤科 临床教学中的开展效果。结果:观察组组护士对所教知识的掌握度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 骨伤科 开展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效果良好,在提升临床护士相关知识掌握度、核心能力、护理水平和职业素养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是培养优秀中医 护理人才的有效措施,培训方法在科室实施满意度高。 贺丽娜 孙飞娜 徐芳玲 娄小瑜关键词:核心能力培训 中医骨伤科 数字骨科技术在中医 骨伤科 临床教学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数字骨科技术在中医 骨伤科 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的129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接受数字骨科技术临床教学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实施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疾病管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实施效果各指标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骨科技术在中医 骨伤科 临床教学的实践中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价值,经过培训干预后骨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更高,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疾病管理能力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仇寒珠 常亚兰 李凯丽关键词:中医骨伤科 临床教学
相关作者
陈靖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骨伤科 灵龟八法 疗效观察 原发性痛经 针刺疗法 谢波 作品数:27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学 课堂 中医骨伤科 特质研究 脏腑 张超 作品数:45 被引量:101 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氮杂环 降糖药物 治疗糖尿病药物 中药 住院医师 刘斌 作品数:34 被引量:162 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灵枢 六经 血管 郭小荣 作品数:12 被引量:84 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疼痛程度 教学 中医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