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51篇“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文章
专利出海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2024年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动态滞后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在考虑多维专利出海质量、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利出海通过技术领先效应和声誉传递效应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出海对数字化企业、顺向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企业投资网络社区内东道国、高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依托创新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微观依据,对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曲如晓王陆舰杜毓琦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率
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冲击,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减少近四成的情况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首次跻身世界第一。当前...
常添惠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中国经济治略丛书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
本书在梳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生产率异质性、OFDI和出口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技术替代型和研发新产品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条件。本书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的...
石荣作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基于生存分析方法
2024年
“走出去”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DI)总量飞速增长,但不同企业投资状况不同,且投资东道国存在着地区差异。本文选取2015—2023年进行ODI的中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方法、Cox比例风险模型、Weibull回归,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ODI持续时间普遍较短,生存率低。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中国企业数量、双边实际利率、企业规模都是促进ODI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两国地理距离、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则会对ODI持续时间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因素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投资东道国为WTO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企业会产生异质性影响。
丁若冰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COX比例风险模型
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框架分析
2024年
在世界经济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能否赋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OFDI概率,经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渠道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所有权优势、提升内部化动力与克服外来者劣势促进了中国企业OFDI。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产权性质、人力资本结构、行业要素密集度、竞争程度以及投资模式将影响数字化的OFDI赋能作用。最后,基于投资规模与投资绩效的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还能助力OFDI“增量提效”,且规模增加体现在OFDI扩展边际。
刘小迪张宏李清杨
关键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惠效应——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
2024年
“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包容性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国际合作平台。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从包容性增长视角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惠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企业OFDI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包容性增长,政策协调机制有助于强化中国企业OFDI的积极作用,且中国企业OFDI的积极作用通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溢出和民生水平改善产生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同样对中国包容性增长具有积极作用,验证了“一带一路”的互惠理念。中国企业OFDI对经济联系密切地区产生广泛的包容性溢出效应,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本文研究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韦东明谢尚张辉王桂军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包容性增长
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数字经济孕育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引发了各行各业对数字经济的新思考。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日趋成熟,全球领先的工业国家均将数字技术视作未来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字化革新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纷...
王丽君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当前的国际形势正处于一个高度复杂和多变的阶段。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这导致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此外,各种全球性挑战如巴以冲突、公共卫生危机如(COVID-19疫情)、网络...
石静娴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双重差分
“一带一路”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逐渐显现,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区位优势。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增加值贸易网络,结合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BvD-Zephyr以及fDi Markets数据,考察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东道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上述影响在发达国家、制度风险较低及开设境外园区的东道国更强,并且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初始投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的积极性。此外,中国企业OFDI的结构得以优化,投资行业依托贸易网络呈现阶梯状分布。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激励效应、投资风险规避效应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效应是其重要传导渠道。本文为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策略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方慧张潇叶赵胜立
关键词: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被引量:4
2023年
本文使用2009—2019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从投资决策和投资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主要促进了中国企业对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投资概率和投资强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两条渠道促进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地区企业、低外部融资依赖度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基于投资动机的研究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地区)开展商贸服务型及研究开发型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肯定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对促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及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
蒋殿春卢霄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投资动机

相关作者

蒋冠宏
作品数:31被引量:1,611H指数:1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对外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倍差法
蒋殿春
作品数:84被引量:3,745H指数:3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对外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 企业 FDI 倍差法
何骏
作品数:120被引量:62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现代服务业 动因 生产性服务业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 长三角城市群
聂名华
作品数:168被引量:84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境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境外投资 跨国公司 法制管理
王海军
作品数:69被引量:55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FDI 实证分析 互联网金融 对外直接投资 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