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4篇“ 中寒武世“的相关文章
寒武古环境特征与烃源岩发育模式——以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为例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更全面的认识塔里木盆地寒武不同层位烃源岩的发育模式,本文以柯坪-巴楚地区为例,在沉积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机碳、主微量元素以及碳同位素的测量数据,分析了研究区早寒武古环境特征,建立了各时期烃源岩的发育模式.认为沉积相、古地貌、热液活动、海平面变化、上升洋流共同影响了研究区古生产力与氧化-还原环境,进而控制了烃源岩有机质的富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柯坪地区玉尔吐斯组与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发育于海侵体系域-外缓坡相,玉尔吐斯期伴有上升洋流与热液活动,热液活动强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弱,于玉_()段停止;TOC,V/(V+Ni),U/Th,过剩钡(Ba_(xs))等指标指示从玉^(1)_(下)亚段到肖^(1)_(下)亚段与肖^(2)_(下)亚段有机质丰度、古生产力水平与沉积水体的缺氧程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特征,玉^(2)_(下)亚段沉积期达到最高(TOC平均值为5.21%,V/(V+Ni)平均值为0.98,U/Th平均值为10.08,Ba_(xs)平均值为95221×10^(-6));巴楚地区肖尔布拉克组-阿瓦塔格组烃源岩发育于干热古气候背景下的台内潟湖相,肖_(上)段与吾松格尔组沉积期潟湖水体较深,蒸发旋回初期为缺氧时期,发育碳酸盐岩烃源岩.柯坪地区玉^(1)_(下)亚段、玉^(2)_(下)亚段、玉_()段泥页岩烃源岩发育模式分别为海侵伴有强热液与上升洋流模式、海侵伴有弱热液与上升洋流模式、海侵伴有上升洋流模式;肖^(1)_(下)亚段与肖^(2)_(下)亚段碳酸盐岩烃源岩为海侵发育模式.海侵与上升洋流是柯坪地区烃源岩发育的基础,热液活动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巴楚地区肖尔布拉组与吾松格尔组烃源岩为台内潟湖蒸发分层发育模式,古地貌与海平面变化是影响烃源岩发育的关键.
欧阳思琪吕修祥薛楠李峰汪瑞
关键词:古环境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华纪—寒武构造沉积演化及其盐下勘探选区意义被引量:26
2021年
深1井、柯探1井(京能)、轮探1井相继发现,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展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沉积演化认识不清楚、沉积相图不准确,导致源储分布认识程度低是近年来一些探井失利的主要原因。基于新增的高精度地震资料探讨南华纪—寒武的构造—沉积演化并开展新一轮沉积相编图,旨在厘定寒武系盐下重要层系源储盖层分布,指导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勘探区带优选。研究发现,南华纪—寒武纪经历3期大型构造运动,即塔里木运动、库鲁克塔格运动与柯坪运动,形成南华系底、震旦系底与寒武系底3个大型不整合面,控制南华系裂陷—坳陷、震旦系坳陷—碳酸盐台地与寒武系缓坡—碳酸盐台地3层沉积结构;隆起演化经历南华纪“三坳两隆”、震旦纪“连片隆起”到寒武纪“马蹄形隆起”的演化过程。基于地质结构研究、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编制了重点层系的沉积相图。在新的沉积相认识指导下,提出3个继承性坳陷控制烃源岩广覆式发育,两个继承性隆起控制两套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发育,寒武统蒸发盐岩区域盖层广泛分布的认识;指出轮南周缘与塔—古城地区是盐下勘探优选区带,阿瓦提周缘与和田河气田周缘是潜在勘探领域。
杨海军陈永权潘文庆王斌杨文静黄少英杨鹏飞易艳王晓雪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南华系震旦系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寒武岩相古地理重建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寒武岩相古地理展布虽然在盆地级岩相古地理研究有所体现,但仅有有限资料点控制,且野外剖面研究有限,而基于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寒武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尚待开展,且古隆起分布尚待揭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
李东阳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马尔洋一带寒武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2019年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马尔洋一带发育一期寒武花岗质岩浆活动,岩石类型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其侵入时代分别为(506.0±6.8) Ma和(514.0±9.3) Ma。岩石SiO 2含量为67.83%~75.76%,具高钾、准铝质—弱过铝质等特征;岩石稀土总量与平均陆壳相当(∑REE=90.85×10 -6 ~186.10×10 -6 ),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强((La/Yb) N=5.38~22.43),负Eu异常明显(δ Eu=0.42~0.71);微量元素以富集Rb、K、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地质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期花岗岩属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饱和温度指示其为高温岩浆岩,总体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富云包体指示壳源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该期花岗岩与邻区—晚寒武酸性侵入岩指示塔什库尔干—甜水海地块南缘很可能存在一条寒武以来的岩浆弧带,其可能为在原特提斯(有限)洋盆于寒武向北俯冲、消减背景下幔源物质上涌底侵加热古老陆壳进而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这也预示着塔什库尔干地区在经过震旦纪—早寒武伸展裂解阶段之后,于—晚寒武其大地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发生了重大转折。
李瑞强贺承广贺承广姚帅王坤李兰兰
关键词:西昆仑俯冲消减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早寒武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发育控制因素
寒武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层位,本论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剖面的下寒武统地层,通过微观观测分析了地层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有机碳含量(TOC)以及碳氧同位素数据,...
Ghulam Mustafa Soomro
关键词:沉积环境古生产力塔里木盆地地球化学
淮北地区寒武徐庄期至晚寒武崮山期南北沉积环境差异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淮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寒武统灰岩,但同组岩性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含镁高,北部含钙高,形成不同矿产。本文基于多年灰岩勘查工作,系统分析南北矿区岩层特征,研究本区岩相古地理环境,总结出形成差异原因。
刘运标
关键词:灰岩高钙北部淮北矿区
塔里木盆地早、寒武古地理与沉积演化被引量:25
2018年
基于二维地震剖面精细解释,结合最新钻井地质资料分析,在构造控沉积的指导思想下,对塔里木盆地早、寒武岩相古地理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塔里木盆地早寒武构造古地理整体呈现"间高、南北低"的隆-坳格局,巴楚隆起-塔隆起东部一带发育近东西向展布的同沉积古隆起,往北和往西南方向由隆起向坳陷逐渐过渡。早寒武玉尔吐斯组沉积期塔里木盆地为以深水陆棚为主的缓坡沉积,由央古隆起向南北两侧依次发育潮坪相、斜坡相和深水盆地相;早寒武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期塔里木盆地为具有一定台地性质的碳酸盐岩缓坡沉积,由央古隆起向南北两侧依次发育内缓坡、缓坡、外缓坡和盆地相,外缓坡在地震资料上可见典型前积反射特征,反映为远端变陡的缓坡。研究证实了塔里木盆地早寒武央古陆的存在,并初步厘定了早寒武玉尔吐斯组和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期古陆及相应的沉积相带展布。通过构造-沉积演化分析,首次明确了塔里木盆地早寒武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碳酸盐台地,而是受整体上南北分异的隆-坳构造格局控制的缓坡沉积模式,至寒武西部大台地才逐渐形成。
田雷田雷崔海峰刘军刘军
关键词:古地理寒武系塔里木盆地
祁连造山带东段寒武深沟组-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被引量:6
2018年
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磨沟地区出露一套变安山岩夹片理化变玄武岩组合,其原岩分别为亚碱性拉斑系列安山岩和玄武岩。研究表明,变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503.1±6.6Ma,形成于寒武。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为93.40×10^(-6)~135.39×10^(-6),(La/Yb)_N值为2.76~3.64,δEu为0.87~1.00,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不相容元素富集特征,没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与板内火山岩特征相似。安山岩稀土元素总量低于玄武岩,而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特征。岩石成因研究表明,玄武岩没有经历显著的地壳混染,为软流圈地幔石榴子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安山岩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深沟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表明祁连地块部的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可能没有发育成熟的洋盆系统,随后在南祁连洋早古生代俯冲消减过程以裂谷型岩石圈碎片的方式构造侵位于祁连地块南缘。
李瑞保裴先治王兴陈有炘李佐臣刘成军王盟王盟裴磊张玉彭思钟胡晨光
关键词:祁连造山带大陆裂谷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寒武岩相古地理被引量:5
2017年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寒武岩相古地理存在一定争议,这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评价。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开展沉积相、地震相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恢复了岩相古地理格局,提出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寒武统发育陆棚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和缓坡相。震旦纪末期麦盖提斜坡南部形成水下低隆起,向南在西南坳陷区残留部分被动陆缘,主要发育缓坡相、陆棚相;麦盖提斜坡区地势较高,地层较薄,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潮坪;巴楚隆起区水体局限,在干燥炎热气候下形成了厚度较大的蒸发台地膏盐湖沉积。巴楚隆起区和麦盖提斜坡区寒武统膏盐岩分布广泛,与下伏碳酸盐岩可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西南坳陷区残留部分被动陆缘,烃源岩发育条件较好,这表明塔西南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姜海健储呈林杨鑫陈强路岳勇邵志兵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寒武纪烃源岩古地理
北祁连地区寒武岩相古地理研究
2016年
现今地处造山带的北祁连地区在寒武时期拉张的构造背景下海域进一步拓宽。通过对北祁连地区寒武统地层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研究,在"构造控盆、盆控相"的思路控制下,以沉积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组合等为基础,在优势相原则的指导下,共划分出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盆地相3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编制北祁连地区寒武的沉积构造格架及沉积盆地类型图,分析其空间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恢复与重建研究区的古地理面貌,编制相应的古地理图。
谭志远牟传龙王启宇陈小炜葛祥英侯乾
关键词: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相关作者

赵元龙
作品数:236被引量:702H指数:21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寒武系 三叶虫 凯里组 清虚洞组 凯里生物群
杨瑞东
作品数:319被引量:1,903H指数:27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锰矿 二叠系
袁金良
作品数:80被引量:32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叶虫 寒武系 寒武纪 中寒武世 下寒武统
黄友庄
作品数:19被引量:150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中寒武世 凯里组 凯里动物群 下寒武统 凯里生物群
毛家仁
作品数:31被引量:203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中寒武世 凯里动物群 寒武纪 灯影组 古喀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