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18篇“ 中心城市群“的相关文章
- 长三角中心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种权重评价法,结合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5和2020年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和高等教育分别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指标体系中权重最高。对比2015年,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数提升显著,分别有77.78%和88.90%的城市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空间自相关性增强,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但社会经济发展空间集聚度呈现略微下降趋势。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较好的城市由区域中部扩展至区域中部和南部,其中,浙江省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提升显著。中心城市群没有耦合失调的城市,但高度耦合协调发展的城市数量仍相对较少。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森林覆盖率、大气环境和经济结构对区域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在提升区域森林覆盖率、控制大气污染和增加单位土地面积收入等具体措施上加大实施力度,有助于协同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 洪蕾孙杰刘冬张文慧邹长新
- 关键词:长三角中心城市群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
- 内陆非中心城市群跨区域产业融合研究——以贵州为例
- 2024年
- 非中心城市群跨区域产业融合已成为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城市群跨区域产业融合视角,厘清非中心城市群功能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内涵,梳理和分析国内外跨区域产业融合方式与实现路径,结合贵州省多年持续探索和践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剖析了贵州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目标下的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政策引导、产业基础、发展效率、成果转化、价值嵌入与业态模式六个方面提出了贵州以城市群建设为核心进行跨区域产业融合的建议,为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 彭聪刘兴旺
- 关键词:城市群
- 长三角中心城市群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释放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农村改革最活跃的地区,其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纪露露
- 关键词:时空分异收敛性分析
- 中国多中心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指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其理论对于如何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等问题还存在一定局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空间演化规律等方面的分析能为协调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参考。它强调多中心城市群协调发展实践需要从把握空间演化的主要矛盾变化出发,在遵循生产力发展逻辑的前提下,注重“空间的生产”观念转变以及“时空修复”逻辑工具的运用。除此之外,在“空间正义”成为协调发展的优先价值情境下,还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内涵。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多中心城市群协调发展空间新格局得以形成和发展。
- 姚常成阮嘉馨朱宝清
- 关键词:协调发展政治经济学分析
- 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构建路径分析
- 2021年
- 【目的/意义】对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提升的研究,为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及辐射黄河流域以带动整体经济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过程/方法】针对山东半岛在蓝黄两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农产品产销量大省和强省之条件,在对山东半岛食品冷链供应链基础状况及发展模式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选取话语权的测度指标,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蓝黄两区5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蓝黄两区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未展现出较大差异,均处于中等水平,食品冷链供应链的创新度、柔韧度、延展度、共享度及关联度都有待提高,针对研究结果从创新驱动智慧化发展、增强柔韧度、提升延展度、助力共享能力提升、优化协同机制以提升关联度5个方面提出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食品冷链供应链话语权构建的对策建议。
- 李学工杨立青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话语权
- 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地学信息图谱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被引量:31
- 2020年
- 多中心城市群具有交通网络发达、功能联系密切、空间多维复合等特征,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探索城市群LUCC数量结构与时空格局一体化耦合机理,研究用地变化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有助于深入揭示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为同类城市群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典型案例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1995—2015年四个时期地学信息图谱,并耦合重心转移模型,在总体量化分析基础上,重点从城际与城乡视角深入解析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一体化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总体动态加速演变。四期建设用地扩张年动态度分别为1.06、4.10、2.21和7.39,转移强度动态增加,耕地和林地呈加速减少态势。②城际与城乡地类图谱转移呈现多维演变。图谱"15(耕地→建设用地)、25(林地→建设用地)、45(水域→建设用地)"重心由株洲城区(Ⅰ期)向长沙城区(Ⅱ期和Ⅲ期)再向湘潭城区(Ⅳ期)迁移,经历"相对均衡-长沙加速崛起-有机均衡"和"城市加速集聚-城乡相对均衡"演变过程。③近年来,城际转移强度差异缩小,转移结构分异增加,区域主体功能逐步凸显。同时,外围区县加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④城市群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与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高度耦合,同时耕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待加强。
- 唐常春李亚平
-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一体化长株潭城市群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群的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新型城镇化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水平、人口集聚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层面的综合标志,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政府主导及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城镇化进入了稳定、快速黄金发展阶段的下半场。近十多年来...
- 管鑫
- 关键词:城市群城镇化建设生态效率
- 建设北部湾区域海洋中心城市群 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若干思考
- 2019年
- 大海被誉为人类最后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宝库。建设北部湾区域海洋中心城市群,是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区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广西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扩大与东盟国家海洋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 吴伟权吕智江红兵林振龙
- 关键词:海洋强国城市群全球海洋经济合作东盟国家
- 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中心城市群交通枢纽体系与宜居优化关联研究
- 本文以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宏观策略和近年来中心城市群大规模综合建设活动为背景,围绕逐步建成的复合化交通枢纽体系,将其空间规划与设计和城市宜居优化建设联动效应作为切入点,以此类枢纽体系的建成对城市在区域整体性宜居型...
- 卢昀伟张玉坤
-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中心城市群宜居
- 文献传递
- 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影响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指出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群6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区域内2009~201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区水域、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农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林地、耕地和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土地类型,占到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90%以上。
- 李兆杨
-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
相关作者
- 章国兴

- 作品数:18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网络系统 中心城市群 三峡库区 人力资源 城市中心区
- 卢昀伟

-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 研究主题:宜居 宜居性 交通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
- 骆玲

- 作品数:35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资本市场 城镇化 高速铁路 产业分工
- 曾鹏

- 作品数:132被引量:788H指数:15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十大城市群 城市群 十大城市群 中国城市群 经济学视角
- 王亚清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规划 中心城市群 城乡统筹发展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