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9篇“ 中新生代“的相关文章
- 太行山中南段测鱼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构造应力场
- 2024年
- 太行山中南段测鱼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强烈,构造形迹以断裂构造为主。以测鱼地区广泛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和断层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构造观测和解析基础上,应用共轭剪节理统计和断层滑动矢量数据分析,对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反演。构造解析表明,测鱼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3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分别是中晚侏罗世NW-SE向挤压、早白垩世NW-SE向伸展和古新世-始新世NE-SW向挤压。根据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中晚侏罗世NW-SE向挤压应力场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由NW向亚洲大陆东部俯冲消减有关;早白垩世NW-SE向伸展应力场与东亚活动陆缘的弧后伸展有关,形成于华北克拉通破坏阶段;古新世-始新世NE-SW向挤压应力场可能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方向由NNW向往NWW向逆时针偏转有关。测鱼地区的上述3期构造应力场记录了太行山中南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信息。
- 张祥信申方乐李伟王芳秦巨富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中新生代
- 新世纪文学中新生代农民工书写的不足及超越
- 2024年
- 新世纪以来,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思想变化的作品成为乡土小说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作家不能真正突破与超越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少作品的情节显得模式化和传奇化,人物则出现了类型化和符号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势下,作家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看待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争取对新时代的社会巨变有更深刻、更准确的认知和把握;还应当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将青年农民工视为平等主体,全方位揭示他们独特的精神追求与心路历程,从而创作出具有丰厚意蕴和良好审美特质的精品力作。
- 靳书刚
- 关键词:缺憾
- 数字化零工经济中新生代劳工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 2024年
-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劳工加入数字化零工经济行业。新的经济业态给零工从业者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困境,包括黏性劳动不断增加、自身权益难以维护、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及面临技能习得困境等。针对以上困境,新生代劳工个人、政府及社会需要共同解决。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数字化零工经济的特点与零工类型,然后分析数字化零工经济中新生代劳工的困境,最后提出数字化零工经济中解决新生代劳工困境的对策,以供参考。
- 都雨朦朱蓬莱赵昕
- 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影响
- 2024年
- 通过分析中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构造演化对盆地沉积地层、盆内构造的变化影响。以伊犁盆地蒙其古尔铀矿床、松辽盆地大庆长垣铀矿床为例,说明盆地构造演化是形成富含铀沉积建造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后期叠加富集的必要条件,揭示以后应加强盆地构造演化研究,通过构造改造演化特征以寻找目标层位和有利成矿位置。
- 王文波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
- 鄂西花果坪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裂缝预测
- 李博文
- 江西省中新生代沉积盆地CO_(2)地质储存潜力及适宜性评价
- 2024年
-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CO_(2)地质储存被认为是降碳减排、减缓温室效应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笔者聚焦江西省CO_(2)减排需求,以江西省内发育的9个重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碳封存领导人论坛(CSLF)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出江西省中新生代沉积盆地CO_(2)有效储存量为18226.3×10^(6) t,束缚气储存机理有效储存量为16869×10^(6) t,溶解气储存机理有效储存量为1357.3×10^(6) t。构建了以地质安全性、储存规模、社会经济性为核心,涵盖19项评价指标的CO_(2)地质储存潜力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客观地评价江西省中新生代CO_(2)地质储存潜力及其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江西省CO_(2)地质储存适宜性优先顺序分别为:鄱阳盆地、清江盆地、信江盆地、抚州盆地、赣州盆地、锦江盆地、吉泰盆地、版石盆地和会昌盆地。其中,鄱阳盆地、清江盆地储存潜力分别达到适宜、较适宜等级。
- 肖富强章双龙夏为平陈富贵祁星肖卫东邹勇军
- 关键词:沉积盆地
- 短视频中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自我构建研究
- 2023年
- 短视频媒介崛起且技术赋能于社会公众,创作者准入门槛低、内容生产权利下放以及平台对用户技能要求简单化,推动多元主体进行内容创作并在平台进行自我表达。短视频平台塑造了多种具有典型特点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结合拟剧理论、自我呈现理论,分析短视频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如何生成,以及在其媒介形象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媒介形象优化提出建议。
- 张建强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
- 东天山中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来自巴里坤山与吐哈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的证据
- 东天山地区因中-新生代的陆内构造活动而受到强烈影响,多次的构造复活与陆内造山作用导致山脉快速崛起与盆地沉降,逐渐演变为现今典型的盆山交错地貌格局。然而,在气候等因素影响下,东天山在中新生代时期的剥露有限,难以准确掌握控制...
- 赵子豪王国灿申添毅马骋
-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中新生代吐哈盆地东天山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
- 下扬子南部中新生代盆地差异演化特征
- 2023年
- 下扬子南部相邻的望江、怀宁、潜山3个中新生代盆地具有显著的差异演化特征。研究区深部约12 km发育个滑脱面,其上部的先存构造在伸展作用下发生活化,控制了盆地的结构、沉积填充和形成演化。中部的怀宁盆地属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上拱形成的裂陷盆地,沉积充填了套厚层的火山碎屑沉积。晚白垩世—古近纪时期.
- 张鹏辉何梅兴何梅兴李洪奎李洪奎
- 关键词:深部结构盆地演化
- 青藏高原东部中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热年代学证据
- 2023年
- 为定量分析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隆升时序及特征,笔者开展了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BF](66±9)~(4.3±1)Ma,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87±11)~(69±4)Ma,东北部及东部裂变径迹年龄值较大;研究区西北缘构造隆升较早(200~160 Ma),东南部隆升相对较晚(140~30 Ma),西(南)部构造隆升最晚(90~10 Ma),新近纪之后则整体进入构造隆升;岩石冷却速率和剥蚀速率广元—江油一带西侧较高,红原—文县一带南侧更高,理县附近最大,分别为23.26℃/Ma和0.78 mm/a,这种分区差异性主要受多条区域性大型断裂带制约。
- 金文正王俊鹏白万奎叶治续
- 关键词:裂变径迹构造隆升中新生代青藏高原
相关作者
- 刘章月

- 作品数:158被引量:36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砂岩型铀矿 铀矿 铀矿床 盆地 铀矿勘查
- 郭召杰

- 作品数:199被引量:2,989H指数:3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南缘 天山北缘 柴达木盆地 晚新生代 地球化学
- 刘红旭

- 作品数:192被引量:54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砂岩型铀矿 铀矿床 古尔 铀成矿 伊犁盆地南缘
- 万景林

- 作品数:78被引量:1,01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构造抬升 中新生代 热历史
- 马寅生

- 作品数:171被引量:2,066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柴达木盆地 石炭系 地质灾害 构造应力场 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