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07篇“ 中药灌肠治疗“的相关文章
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以随机信封法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经皮肤癌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此方案治疗,共84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应用中药灌肠治疗,共84例。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生长因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CD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均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此外,该组治疗有效率也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肝癌时,在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灌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转移、提升临床疗效。
张圣村
关键词:中药灌肠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
应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患者的效果与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盆腔炎性疾病(PID)寒湿凝滞证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灌肠疗法对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阳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ID寒湿凝滞证患者87例,根据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3年3月至2023年10月入院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使用阿奇霉素治疗,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入院的4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并使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灌肠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超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带下增多、腹痛、腰酸、腰骶胀痛、疲乏低热评分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积液深度、盆腔包块直径均减小,阻力指数均降低,研究组指标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D寒湿凝滞证患者治疗中实施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灌肠疗法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刘希张志敏成凤凤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阿奇霉素中药灌肠炎症因子
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现代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与肠道功能紊乱及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学则认为其发病以“浊毒致病”为核心机制,原发性肝脏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湿痰瘀等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中药灌肠疗法可使效直接通过肠黏膜吸收,促进体内浊物的排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肝性脑病。笔者将近年来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王沙唐鲲毛德文石清兰王赟淇柏文婕
关键词:肝性脑病灌肠疗法中药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慢性肾脏病(CKD)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寻找有效控制发展的治疗手段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肠-肾轴”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随着CKD的进展,尿毒症毒素(UTs)逐渐蓄积,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反过来,失调的肠道菌群和受损的肠道屏障通过加剧UTs的蓄积和诱导全身炎症反应等途径加重肾脏的损伤。基于此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灌肠治疗CKD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肠-肾轴”理论和运用中药灌肠联合基础治疗中药灌肠联合结肠透析和中药灌肠联合口服中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CK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桑永浩贠捷代丽娟宋立群
关键词:中药灌肠慢性肾脏病
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1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治疗,实验组加用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降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 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好,体现的不仅仅是炎症的变化,还在影响预后的不良反应方面进行了抑制。
吴咏
关键词:盆腔炎汤随机对照研究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治疗
一种治疗溃疡型结肠炎的中药灌肠治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溃疡型结肠炎的中药灌肠治疗方法,通过将气囊三腔导尿管替代传统的灌肠管,在保留灌肠时充水的气囊可起到肛栓的作用,病人的舒适度改善,提高了灌肠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长,物在肠腔内的有效吸收面积增加,仙地菖榆...
朱茜邵岩峰王建平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CPI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PID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静脉输注治疗,治疗1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并辅助相应护理干预,治疗2组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治疗。分别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对3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2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患者临床体征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治疗2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组疗效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 穴位按摩与中药灌肠联合应用可有效缩短盆腔炎患者各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提高了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并减轻了治疗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魏成红王超超赵晓晓方丽萍
关键词:盆腔炎慢性穴位按摩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师参与学服务在中药灌肠治疗中的干预效果
2024年
中药灌肠治疗中,予中药师参与学服务,探讨干预效果。方法 选患者82例(2023.01至2023.12),均接受中药灌肠治疗。按1:1交替分组法,分A(常规学服务)、B(中药师参与学服务)组,各41例。比对、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SCL-90评分、中药灌肠相关问题发生率:B组中药灌肠认知评分、学服务质量评分:B组>A组(P<0.05)。结论 在中药灌肠治疗中,应用中药师参与学服务,效果好,值得采纳。
杨斌闫春妮柏晓芳
关键词:中药灌肠中药师药学服务干预效果
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高原III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观察中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高原Ⅲ型前列腺炎(湿热受注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青海省中医院外二科门诊及住院部共收治了6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包含30名患者。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即中药八正散加减配合中药中药灌肠(益列灌肠液),对照组给予α受体阻滞剂(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甾体类抗炎(消炎痛美辛栓剂塞肛)。观察两周。在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等发现,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以观察组更为高(93.33%),与对照组比,P<0.05。NIH-CPSI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数据,在治疗初期无差异(P>0.05);治疗后数据以观察组更为低下(P<0.05)。最终结论可得出 中药灌肠,可通过直接将液灌入前列腺局部,能够实现效的快速吸收和利用。同时,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可为患者带来疼痛缓解、排尿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可以临床推广。
伊拉吉赵钰李峰胡冀生张卫川
关键词:精浊前列腺炎中药内服中药灌肠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用规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BD)的组方用规律,为该病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运用中药灌肠治疗BD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分析用规律。结果收纳中药灌肠治疗BD的文献共47篇,含可供录入系统的方剂48首,共涉及中药53味。使用频次最高的3种物依次为黄连、白头翁、黄柏,频次超过10的物共有8味,对高频物进行划分,物功效以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为主。在灌肠治疗BD的中药里,苦寒中药以及归大肠经、胃、脾、肝四经的物应用最多。常用物组合共11个,其中黄连-白头翁对出现频度最高;常用物规则8则,涉及5味中药。聚类分析得出4个新方组合,分别为黄芩-白芍-赤芍-葛根-木香、白头翁-秦皮-黄柏-大蒜、地榆-葛根-木香-秦皮、黄连-秦皮-黄柏-苦参。结论中药灌肠治疗BD主要以苦寒物为主,组方思路多为白头翁汤之加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研究前景。
陈冠儒胡铠承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灌肠数据挖掘

相关作者

左明焕
作品数:151被引量:1,044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华蟾素注射液 恶性肿瘤 肿瘤 氩氦刀 肺癌
胡凯文
作品数:392被引量:2,689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肿瘤 氩氦刀 肺癌 中医
李泉旺
作品数:151被引量:849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氩氦刀 恶性肿瘤 肿瘤 华蟾素 非小细胞肺癌
郭俊
作品数:25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 中药灌肠治疗 胰岛Β细胞功能
裘顺安
作品数:56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 补肾活血方 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