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篇“ 丰中子核“的相关文章
测量裂变子核态寿命的探头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能谱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裂变子核态寿命的探头及方法,光电倍增管耦合连接于主探测器的出射端,次探测器围设于主探测器外周,次探测器朝向光电倍增管的端部构建出射窗;光子信息读出设备耦合连接于次探测...
石国柱陈若富方永得徐君宏
RF Gas Cell建造及A~112子核素的精确质量测量
质量是原子核最基本的性质之一,也是核内核子间相互作用的净体现。原子核质量的精确测量是当今核物理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核子相互作用以及天体核合成过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远离β稳定线的子核区,原子核...
侯东升
测量裂变子核态寿命的探头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能谱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裂变子核态寿命的探头及方法,光电倍增管耦合连接于主探测器的出射端,次探测器围设于主探测器外周,次探测器朝向光电倍增管的端部构建出射窗;光子信息读出设备耦合连接于次探测...
石国柱陈若富方永得 徐君宏
子核的奇特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不稳定核的奇特结构,例如集团结构、闯入态等,是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直接核反应实验是研究子核奇特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课题组自主研发了适用于放射性束流在质子和氘靶上发生直接核反应实验研究的带电粒子探测阵列.利用该高精度、大立体角、模块化、多用途的探测阵列,我们在轻子核的奇特结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从实验上确认了^(14)C的π型线性链状分子转动带;发现了子核^(16)C的π2σ2构型线性链状分子结构,^(14)C的一个共振态可能有“3α呈线性排列”的线链超形变结构.我们定量研究了^(12)Be、^(13)B等N=8附近子核的s波和d波闯入强度,结果表明:^(12)Be基态s波占19%,远远小于^(11)Be(~80%),而d波成分却高达57%,是主要的闯入成分;^(13)B基态的s(d)波闯入成分约为12%(5%),处于从Be到C的过渡.
楼建玲叶沿林杨再宏杨再宏许金艳
利用反应时间分析多核子转移反应子核的产生机制
2021年
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mQMD)模型框架下,研究了^(136)Xe+^(198)Pt体系的多核子转移反应过程。给出了不同弹靶接触时间下二分裂碎片的总动能-质量分布,发现准弹性碰撞、深度非弹性碰撞和准裂变反应事件可以采用弹靶接触时间进行粗略的划分。分析了不同弹靶接触时间下类靶碎片的双微分截面分布以及Ba同位素的产生截面分布,结果表明子核素产生于深度非弹性碰撞。另外研究发现,对于^(136)Xe+^(198)Pt体系,出射角在0°附近的类靶碎片产生于心碰撞。
李成郜嘉薇张静雯赵凯雯田俊龙
关键词:多核子转移反应丰中子核产生截面
子核^(63,65,67)Mn的在束γ谱学研究
2020年
利用放射性束68Fe轰击液氢靶引起的敲出反应,研究了极端子核^(63,65,67)Mn的激发态,指认了它们的自旋宇称,建立了这三个原子核的能级纲图。纲图包含11/2^(-)、9/2^(-)和7/2^(-)三个激发态以及5/2^(-)_(g.s.)基态,它们由三条ΔI=1的γ跃迁连接。这种能级结构与K=5/2时强耦合转动带的特征一致。使用改进的LNPS有效相互作用(LNPSm)的大规模壳模型计算能很好地重现观测到的能级。计算表明,^(65,67)Mn的低位激发态都主要包含处于4p-4h的子组态和1p-1h的质子组态。基于实验结果发现,在吸积子星壳,与质量数A=63相关的Urea微子冷却效果比预期的要强很多,而A=65,67的冷却效果比预期的更弱。
卢洪洋刘小雨丁兵刘忠P.DoornenbalA.ObertelliS.MLenziP.M.WalkerL.X.ChungB.D.LinhG.AutheletH.BabaD.CalvetF.ChateauA.CorsiA.DelbartJ.M.GhellerA.GillibertT.IsobeV.LapouxM.MatsushitaS.MomiyamaT.MotobayashiM.NiikuraF.NowackiH.OtsuC.PeronA.PeyaudE.C.PollaccoJ.Y.RousseH.SakuraiM.SasanoY.ShigaS.TakeuchiR.TaniuchiT.UesakaH.WangK.Yoneda
关键词:在束Γ谱学丰中子核
利用直接核反应研究轻子核的奇特结构被引量:3
2020年
直接核反应(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转移反应等)是研究子核奇特结构的常用实验手段之一。以6,^(8)He、^(11)Li、^(11,12)Be、^(14,15)B、^(15,16)C等N=8附近核的结构研究为例,综述了如何利用这几种反应从实验上研究子核的奇特结构。利用^(6,8)He,^(11)Be等晕核在质子和氘靶上的弹性散射数据,拟合得到了这些反应体系的有效相互作用(光学势)。利用^(16)C在质子和氘靶上的非弹性散射数据,抽取了^(16)C的形变参数,结果表明^(16)C的形变不可忽略。利用单核子转移反应,定量研究了^(8)He,^(11,12)Be等子核基态及低占据态的p-,s-,以及d-波成分的强度。结果表明:^(8)He基态的4个价子,除了可以构成正常的(0p_(3/2))^(4)组态外,还有一定的几率构成(0p_(3/2))^(2)(0p1/2)^(2)组态;^(12)Be的基态以d波闯入为主,而其临近的^(11)Be的基态以s波闯入为主。
李根谭智威楼建玲蒋颖叶沿林
关键词: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
子核63,65,67Mn的在束γ谱学研究
利用放射性束68Fe 轰击液氢靶引起的敲出反应,研究了极端子核63,65,67Mn 的激发态,指认了它们的自旋宇称,建立了这三个原子核的能级纲图.纲图包含11/2–、9/2–和 7/2– 三个激发态以及5/2-g.s...
卢洪洋刘小雨丁兵刘忠P.DoornenbalA.ObertelliS.M.LenziP.M.WalkerL.X.ChungB.D.LinhG.AutheletH.BabaD.CalvetF.ChateauA.CorsiA.DelbartJ.M.GhellerA.GillibertT.IsobeV.LapouxM.MatsushitaS.MomiyamaT.MotobayashiM.NiikuraF.NowackiH.OtsuC.PéronA.PeyaudE.C.PollaccoJ.Y.RousséH.SakuraiM.SasanoY.ShigaS.TakeuchiR.TaniuchiT.UesakaH.WangK.Yoneda
关键词:在束Γ谱学丰中子核
利用直接核反应研究轻子核的奇特结构
直接核反应(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转移反应等)是研究子核奇特结构的常用实验手段之一。以6,8He、11Li、11,12Be、14,15B、15,16C 等N=8 附近核的结构研究为例,综述了如何利用这几种反应从实...
李根谭智威楼建玲蒋颖叶沿林
关键词: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
子核129Xe及子核140,141Xe的高自旋态研究
形状驱动效应和形状共存是A-130缺子过渡核区原子核的重要特性之一,反映原子核单粒子运动和集体运动的相互关联和转化,而在A-140子核区,反射不对称性的八极形变对原子核内基本对称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均是原子...
黄彦
关键词:高自旋态八极形变

相关作者

朱胜江
作品数:60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研究主题:高自旋态 核结构 丰中子核 原子核结构 形变
叶沿林
作品数:117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丰中子核 晕核 U 放射性核束 中子
华辉
作品数:58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丰中子核 放射性核束 核反应 放射性 质子衰变
江栋兴
作品数:80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U 丰中子核 重离子 微分截面 晕核
李智焕
作品数:61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U 丰中子核 Β衰变 微分截面 晕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