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1篇“ 乡土叙事“的相关文章
- 以乡土叙事扩展国际传播空间
- 2025年
- 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黑脸琵鹭》作者:孙晖、杨丰鸣、刘钦铁、薛颖、修长明、钟永强、于海编辑:王会军、张田收、于庆华原创: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权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求我们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作为国际传播的“通用语言”,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尤其是自然题材纪录片服务国家战略的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品”身份愈加清晰。
- 刘钦铁
-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中国叙事通用语言中国话语权黑脸琵鹭
- 改革视域下齐鲁乡土叙事研究
- 2025年
- 改革开放带来乡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乡村政治生态的复杂化,在此背景下,改革、道德、以及城乡对照成为齐鲁乡土文学最突出的三大主题。改革视域下齐鲁乡土文学塑造了极富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折射出山东作家对乡土改革中的人性、道德、文化的敏锐洞察和深层思考。通过启蒙、民间、社会三种不同视角的风景叙事,表达了作家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乡土世界的复杂情感,同时也映照出山东乡土文学审美精神的嬗变。齐鲁作家扎根乡土,始终关注农民命运,大胆揭示农村社会问题,积极参与齐鲁文化精神的重塑,并在艺术上形成了地域文化根基深厚、人文道德情怀强烈和民间色彩浓郁等特色。与此同时,当代山东乡土文学创作也存在创作视角单一、乡土社会的真实困境与文学相疏离、创作手法保守等问题。作家需要深入乡村,追踪新时代农村变迁轨迹,深刻地反映乡村社会的多元面貌和农民的真实困境。
- 鲁美妍
- 关键词:叙事
- 文学民族志:中国社会学家的乡土叙事
- 2025年
- 2021年,一部名为《茧》(Cocoons)的小说被北京大学远赴英国伦敦求学的孙静从“弗斯档案”中拾起,费孝通笔下深藏了80多年的文学作品重见天日,一石千层浪起,费孝通其人其著,再度成为学人们的热话题。伴之《金翼》,人们不免对中国社会学生出一种微妙的“完整感”。师出同门,青年费孝通和林耀华从实求知,两小说都属于依凭社会事实书写的文学民族志范本,人物故事均可找到真实生活原型。把住这条学术伦理,我们对著本内容和世界人类学便会有更深更新的认识。
- 谷家荣罗明军
- 关键词:人物故事乡土叙事民族志学术伦理《金翼》
- 地域·阶级·底层:论罗淑乡土叙事的女性文学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2025年
- 四川简阳籍女作家罗淑是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史上较早自觉致力于创作乡土文学的作家,其女性乡土叙事突破现代女作家较少书写乡村的局限,在男作家主导的乡土文学创作中别有特色。运用比较分析、文本细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研究罗淑的乡土文学作品可以发现,罗淑的乡土叙事富有蜀地特色,展现当时四川简阳农村的生产和生活面貌,表述与革命时代风潮相契合的阶级关系之思,描绘知识女性较少贴近的底层生活。罗淑的作品呈现带有鲜明本土色彩的乡土中国,具有女性主体意识。罗淑的创作拓宽了知识女性文学创作的题材和视域,为新世纪以来兴起的女性乡土叙事潮流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 陈鸣镝
- 关键词:罗淑阶级
- 乔叶《宝水》的新乡土叙事
- 2025年
- 乔叶的《宝水》在中国乡村现代化的背景下,以中原大地上的宝水村为切入点,反映和反思了乡村转型发展的路径与问题。宝水村是作者的心中再造之乡,它提醒读者,宝水的乡建之路提供了乡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宝水》中塑造了乡村社会的一系列新人:维系传统的奶奶、基层干部大英、乡建专家孟胡子都是作者为文学作出的新贡献,在一个个文学新人的背后,是青春叙事的弱化和作者的乡愁书写。乔叶追求的传奇故事的日常性和日常生活的传奇性,使作品生动展现了乡村发展的历史洪流,同时大量生活化场景的进入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忱、宽容、理解,也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
- 郑媛
- 关键词:乡村想象
- “新乡土叙事”札记
- 2024年
- 关于“新乡土文学”或“新乡土小说”的命名与论述,一直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中时隐时现的线索。对“新"的强调,或许是基于“乡土文学”写作新貌和乡土中国”新变,抑或呈现了批评家对“乡土文学”新可能的期待。在我看来,“新乡土文学”仍然在生成之中,因而我更倾向于用“新乡土叙事”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来描述乡土文学的变化。
- 王尧
- 关键词:乡土文学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乡土中国批评家
- 贾平凹小说的乡土叙事
- 2024年
-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之一,贾平凹是乡土文学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一员,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内涵及影响力来看,贾平凹都表现出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贾平凹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受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以及独特地域文化的浸染,故乡成为其一直以来的关注焦点及创作素材。贾平凹的小说仿佛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为我们呈现出乡土世界的风土人情及世间百态,见证了中国农村变迁的沧海桑田,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贾平凹在不断地探索与调适中,叙事模式从“密实流年”向“海风山骨”转变,叙事视角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间切换自如,通过整体与局部意象的构建,使作品的意蕴更加深刻。
- 权丽桃
- 关键词:乡土叙事乡土小说
- 赤·桑华小说乡土叙事研究
-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赤·桑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特别是其小说的乡土叙事风格及其在藏族文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赤·桑华作品的细致分析,论文揭示了其作品中对叙事地点与时间、叙事技巧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独到见解。进一步地将...
- 昂青闹日
- 关键词:乡土小说叙事方式
- 贵州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乡土叙事观察
- 2024年
- 1.乡土叙事的丰富多元乡土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中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指以乡土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泥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广义指一切书写乡村面貌的文学形态。乡土文学作为贵州主流文学延续了百年,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质。从20世纪30年代的赛先艾到80年代的何士光,贵州乡土文学以男性话语为主,表达主体性别身份单一。
- 龙潜(苗族)
- 关键词:乡土叙事男性话语文学形态乡土生活主流文学
- 80后作家乡土叙事的“常”与“变”
- 80后作家留给文学史的印象是一个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都市文学作家为参照而得出的忧伤叛逆的主体形象,实际上80后作家的内部构成十分复杂,也存在出身村镇进行乡土叙事的林森、魏思孝、郑小驴、甫跃辉、陈崇正、颜歌、马金...
- 杨惟嵋
- 关键词:80后作家乡土叙事代际差异青春文学
相关作者
- 陈晓明

- 作品数:365被引量:2,28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 德里达 小说 当代文学
- 韩鲁华

- 作品数:58被引量:193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创作 《古炉》 乡土叙事 《秦腔》 文学叙事
- 张艳梅

- 作品数:172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深阅读 小说 长篇小说 海派市民小说 叙事
- 陈家洋

- 作品数:43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 中国纪录片 乡土叙事 乡土小说
- 吴高泉

- 作品数:16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话语 农民 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20世纪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