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6篇“ 书斋“的相关文章
- 明清江南园林中文人书斋的空间布局与陈设艺术
- 2025年
- 明清时期是仕人崇古尚雅极其繁盛的时代,仕人的品位在当时代表中国传统审美,既与民间风尚有所差别,又不同于皇家气度。本文通过整理大量古籍文献以及明清私家园林绘画,梳理出仕人书斋在选址、造景、空间分隔等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私家园林中书斋外部环境的选择与营造、室内空间的布置与装饰、家具陈设的选择与摆放进行深入分析,阐述明清时期仕人书斋空间陈设的意蕴营造。
- 魏瑞杰
- 关键词:明清书斋
- 书斋里的落霞(24首)
- 2025年
- 义海
- “书斋”与“田野”互嵌:教授校长办学的价值、挑战与保障
- 2025年
- 在教育情怀的驱使与知识能动性的召唤下,大学教授跨越理想与现实的边界,迈出“书斋”走向“田野”到中小学担任校长,以其独特的学术精神与管理智慧引领中小学发展。大学教授担任中小学校长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借助“书斋”的理论重构“田野”的实践,让“田野”的教育实践经验反哺“书斋”的学术精神世界。但在这一过程中,教授校长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身份角色转换的迷茫、双重管理考核的摆动和未来平衡发展的疑惑。建议高校应搭建培育培训平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开辟多元发展道路,为教授校长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 王健
- 从书斋走向田野:基础教育课后服务的意蕴价值、现实困境与因应策略
- 2025年
- 从书斋走向田野,意味着教育界开启了一场从灌输教育到以人的身心需要为本的新型育人观念的转变。“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后服务是对教育趋势的顺应与发展,在教育方式变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课后服务执行困境,基于此,展开对课后服务建设的理念澄清、思路创建、方法创新及评价革新的路径探究,阐述教育观大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突破书斋走向田野的系列做法,以期引起人们对课后服务现状与前景的审思。
- 曹爱迪
- 关键词:因应策略
- 开放的书斋
- 2024年
- 县被服厂工人张若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在他退休之后仍被继续留用在厂内看大门儿,闲着没事儿,他又不喜欢吸烟喝酒、下棋遛鸟,但却自有雅趣,那就是专心炼字、学书法。此人有点怪才和灵性,虽年高但是却干事儿入迷,悟性极高,不久就无师自通,数年即以字闻名小城文艺界。
- 马明宸
- 关键词:炼字无师自通书斋
- 古人书斋里的御寒神器
- 2024年
- 明代著名书画家詹景凤在《草书千字文》卷后跋曰:“万历丁酉之十二月,天寒积雪,顾几上笔砚,乃不作冻,佳客在座,乌薪在炉,松萝仙茗在壶……”因为有烧着黑木炭的火盆、煮着茗茶的火炉,以致笔砚没有结冰,于是乘兴而书《千字文》。在数九严寒、大雪纷飞的冬季,古代文人在书斋内吟诗作文、写字绘画,是如何御寒取暖的呢?笔者在此为读者介绍几件古人书斋中必备的御寒神器。
- 郑言
- 关键词:《千字文》古代文人神器书斋古人
- 海底“书斋”,梦开始的地方
- 2024年
- 我读书的场所跟别人有点不一样。其中有一处,在海底。一切的悲愤皆来自我这辈子再也无缘踏进大学校园了。“我要读书。我要自学一点知识,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是我每每打开书本时都要默念的两句话。萌发这个意识时,我已经告别父母,离家当上了一名海军部队的兵。当兵的第一年,我在上海接受了一整年的舰上声呐专业知识培训,空闲时间便到上海南京路的书店里买了许多属于大学中文系的课本。
- 汤养宗
- 关键词:空闲时间大学校园读书书斋
- 明清文人书斋空间诗意建构解析
- 2024年
-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文人书斋在园林建造兴盛的发展中进入鼎盛时期。通过对书斋文化历史沿革梳理,阐述其建筑形态在士大夫阶层发展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剖析其空间文化意蕴。明清文人书斋对空间类型、布局建构、长物陈设的设计思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也是重构现代书斋文化的美学精髓,具有传承与借鉴价值。
- 任康丽徐聪
- 关键词:明清
- 晚明江南文人书斋雅玩的适意美学
- 2024年
- 明代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兴盛,文士崇古尚雅之风盛行。文人参与的园林书斋不仅在环境营造上体现着文人情怀,书斋内的陈设雅玩更是展现出自由适意之感。适意即自由人生态度,明代文人将人生态度融入其中,表达出雅适之乐和追求隐适之思想。因此,明代文人书斋雅玩在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出自然素雅,遵循器物原本材质;追求内心喜好,推崇古雅的闲适之意。受到明代心学影响的文人希望通过书斋雅玩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寓情于物,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追求。他们借以幽然的环境和雅致玩物来表达丰富而复杂思想,将无法实现的政治抱负容纳其中,并以此来实现随意自适的人生境界。
- 耿悦宁
- 关键词:晚明文人
- 斋中梦——明中后期书斋意象的建构
- 2024年
- 明中后期的书斋意象不仅出现在诗文记载、物质文化方面,而且在卷轴画和版画中多有涉及。尤其是明代以沈周、文徵明、杜琼等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似乎十分热衷于以文人书斋别业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为友人或是受人之托所作,一方面是文人之间交游往来的例证,另一方面也可被视作某种内在精神的反映。本文旨在通过明代中叶以后广泛出现的书斋画,揭示书斋意象的虚实涵义,解读明代图像在建构书斋意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毛若楠
- 关键词:明中后期书斋文人
相关作者
- 苗书斋

- 作品数:109被引量:270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移植肾 急性排斥反应 肝移植术后
- 陆书斋

-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外墙外保温 桥梁 混凝土 课程 重点课程建设
- 于书斋

-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压电陶瓷 压电 烙铁头 连通管 气阀
- 宋书斋

-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即墨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药理作用 病理诊断 妇产科医生 快速冷冻切片 快速冰冻切片
- 刘书斋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 研究主题:学生管理 学会宽容 学会感恩 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