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6篇“ 乳房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即刻重建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乳腺癌是目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头号肿瘤疾病,随乳腺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得到保证,由此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针对无法保乳的患者,乳房重建为其提供美学和肿瘤安全的治疗选择。目前手技巧、材料的进步和患者社会理念的不断提升,乳房切除术后即刻重建备受青睐。本文就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患者选择、方法、后治疗及综合治疗相关影响作一综述。
黄毅程腾吴晓东胡勇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即刻乳房重建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乳腺癌乳房切除术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乳腺癌乳房切除患者对于希望的真实心理体验,探寻其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状况。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行乳房切除的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以资料饱和为标准,围绕访谈提纲内容,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患者在手前后真实感受的相关资料,按照Braun和Clarke的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2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1)疾病引起的身心变化:①失眠、头痛;②病耻感-自卑、孤独;③反思不良的生活习惯;④心理的石头落地。(2)希望重塑:①幸福感、疾病获益感;②寻找生活的乐趣;③性情的改变;④渴望后尽快恢复社会角色;⑤社会支持正能量的传播。结论乳腺癌乳房切除术患者希望水平不等,这与患者的人格特征、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等差异性有关。医护人员采用多种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个体化精准的护理,以提升患者希望、幸福水平,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的目的。
邢海燕沙俊通吕玉栋
关键词:乳房切除
互联网+情景模式教育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围手期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互联网+情景模式教育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围手期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舟山医院收治的行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92例进行研究,其中2021年8月—2022年2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期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情景模式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及后并发症。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2.14±2.85)分vs.(61.90±3.26)分、(64.07±3.46)分vs.(63.75±3.72)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76、0.427,均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41.19±2.92)分vs.(49.18±2.79)分、(43.42±2.84)分vs.(52.44±3.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18、13.596,均P<0.05)。教育前,两组患者汉化乳腺癌幸存者自我效能感量表(BCSES)、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32.67±2.36)分vs.(32.56±2.35)分、(97.86±4.49)分vs.(97.63±4.5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4、0.243,均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BCSES、FACT-B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45.15±1.97)分vs.(41.00±2.16)分、(117.52±3.80)分vs.(108.04±4.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28、10.804,均P<0.05)。两组患者后并发症发生率[2.17%(1/46)vs. 8.69%(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6,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围手期应用互联网+情景模式教育,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自我管理效能明显强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林双双吴丽君罗喆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围手术期
腋窝淋巴结手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比较不同式的腋窝淋巴结手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32例采用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腋窝淋巴结手方式分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组(SLNB组,n=84)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组(ALND组,n=148)。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SLNB组比较,ALND组患者T分期和N分期更高,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放疗比例更高,后总引流量更多,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病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中,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腋下淋巴结清扫患者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李玲陈波韩思源
关键词:并发症
乳腺癌不保留或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保留或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的手方法、早期安全性及美容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乳腺癌不保留或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时间、中出血量、早期并发症,并采用Ueda评分及Harris评分评估其早期美容学效果。结果纳入患者2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9.0±6.8)岁。1例患者双侧乳房均为恶性肿瘤,其余患者均为单侧恶性肿瘤。6例患者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前彩色超声包块平均最大径(24.4±11.9)mm。平均手时间(153.9±49.4)min,中出血量(29.2±18.3)mL。后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后未见癌残余1例、0期3例、Ⅰ期10例、Ⅱ期6例、Ⅲ期3例。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8(3.0~9.2)个月。后3个月内主要并发症2例(8.3%),其中1例手切口裂开、1例区出血;次要并发症4例(16.7%),其中2例手切口裂开、2例手部位感染。后3个月Ueda评分优好率达82.6%,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7.0%。全组患者均未出现运动畸形、包膜挛缩、乳头乳晕坏死、皮瓣坏死、移植物丢失。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在选择可靠患者的情况下,乳腺癌不保留或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后早期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早期美容学效果,在符合适应证的患者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作为常规手进行推广。
肖晓龙泉伊李宏江
关键词: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乳房假体
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乳腺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期指标、手并发症发生情况、乳腺美观性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皮质醇(Cor)]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时间为(132.48±15.69)min,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为(7.41±0.83)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手切口感染、皮瓣积液、乳头凹陷、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观察组病人后7 d切口瘢痕、乳房外形、双乳对称性、整体美学效果评分分别为(3.26±0.33)分、(3.94±0.41)分、(3.33±0.34)分、(4.05±0.41)分,后1个月评分分别为(3.85±0.34)分、(4.19±0.27)分、(3.86±0.25)分、(4.28±0.1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观察组SOD水平为(73.40±7.35)U/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OPP、Cor水平分别为(11.03±1.05)μmol/L、(192.78±19.34)nmol/L,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病人可有效减少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乳腺美观性,缓解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
刘亦晴邹华伟丁华
关键词:NSM即刻乳房重建应激反应
乳腺癌患者单侧乳房切除术后早期体像水平及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单侧乳房切除术后早期体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因乳房缺失而造成体像困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华西医院乳腺外科行乳房全切手的240例乳腺癌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乳腺癌患者体像问卷和家庭复原力问卷,调查乳腺癌患者的体像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体像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体像总分为(76.35±13.08)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切除乳房重量、家庭复原力是乳腺癌患者早期体像困扰的主要影响因素(R^(2)=0.35,F=17.21,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后早期体像水平较低,收入、乳房重量、家庭复原力是体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谢红梅陶琳王月华叶子付岚
关键词:乳腺癌
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处理
2024年
目的:探讨乳房切除术后不同腋窝处理方式对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SEER数据库中2010—2019年3871例病理诊断为T_(1-2)N_(1mi)M_(0)期单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并行乳房切除的患者数据。根据患者后腋窝处理情况,将其分为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组(2519例)和SLNB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组(1352例)。其中,又将SLNB组患者分为后放射治疗(PMRT)组(706例)和无后放射治疗(Non-PMRT)组(1813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平衡基线特征后,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患者的BCSS。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及亚组分析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其风险因素。结果:共185例患者死于乳腺癌,其中SLNB组81例,ALND组104例。SLNB组中,Non-PMRT组乳腺癌相关死亡37例,PMRT组35例。生存分析显示:ALND组与SLNB组患者的B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610);Non-PMRT组和PMRT组患者的B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3,P=0.34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分子分型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SLNB组患者,分子分型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ALND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BCSS(HR=0.953,95%CI:0.710~1.279,P=0.750);同时,PMRT也没有显著改善仅行SLNB患者的BCSS(HR=1.193,95%CI:0.746~1.908,P=0.46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接受PMRT,ALND均没有为其带来BCSS获益(未接受PMRT:HR=0.998,95%CI=0.700~1.424,P=0.993;接受PMRT:HR=1.286,95%CI=0.770~2.148,P=0.336)。同时,ALND也没有给其他亚组患者带来获益,尤其对于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患者,ALND还可能对其BCSS造成不良影响(HR=9.577,95%CI=1.226~74.849,P=0.031)。结论:ALND和PMRT均未能有效改善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李朝阳任文琦侯令密蒋燕清刘沁豪赵永真张梅钱双强李金穗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微转移腋窝淋巴结清扫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2023年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乳房切除术(NSM)能提高后患者的美容效果,减轻乳房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但该式并非适合所有的乳腺癌NSM患者。目前,对于该式的禁忌证认识相对一致,而对于部分适应证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保留NAC NSM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文杰张琳倪慧汤超李长青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肿瘤学安全性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联合假体乳房重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乳房重建是全乳切除术后重要的美容修复手段。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NSM)避免了全乳切除术乳房重建时乳头缺失、乳头重建效果差、手操作复杂等问题,患者满意度更高。假体乳房重建不涉及供区损伤,对机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率低,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重建方法之一。NSM联合假体乳房重建安全、美观、后满意度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NSM、假体乳房重建及辅助治疗对NSM联合假体乳房重建的影响进行综述。
刘小涵闵柠柠白雪李席如
关键词:乳腺癌

相关作者

吴炅
作品数:183被引量:1,234H指数:1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前哨淋巴结 保乳
王宇
作品数:667被引量:3,829H指数:2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肝纤维化 外科手术 乳腺癌 门静脉高压症
关山
作品数:50被引量:382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乳腺癌 乳房重建 乳房切除术 假体
张亚男
作品数:79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癌患者 乳房切除术
蔡海峰
作品数:74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星状神经节阻滞 乳腺癌术后 静脉 乳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