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72篇“ 二叠系“的相关文章
-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系泥页岩元素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 2025年
-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统泥页岩是区域重要的烃源岩,但以往对于其不同沉积相的元素特征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次对下扬子地区港地1井中上二叠系泥页岩岩心进行连续X射线荧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XRF)元素扫描,分析中上二叠系地层Si、Al、Ca、Fe等主量元素和Sr、Rb、Ti等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样品矿物成分分析,讨论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垂向上对陆源沉积具有较强指示意义的Al、Ti、Si、Rb等元素具有较高-高-低的变化规律,而指示海相沉积的Ca、Sr等元素主要集中在上部的大隆组,其他层位含量较低。元素比值具有一定规律,其中Rb/Sr、Ba/Sr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Al/(Al+Fe+Mn)比值最大值为0.8,最小值为0.4,平均值为0.71,普遍大于0.6,指示生物成因为重要的来源。中上二叠统整体属于过渡相-海相的还原环境,从下而上沉积环境从深水盆地相-深水陆棚相-海陆过渡相-浅水陆棚相变化,期间水体从较深-较浅-较深的整体变化趋势。其中孤峰组初期为深水盆地相,随后逐步进入到深水陆棚相,龙潭组以海陆过渡相为主。沉积时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比较频繁,深水期岩性以自沉积的灰岩为主,对应元素Ca含量较高,浅水期则主要为浅灰色泥页岩沉积,对应的主要元素则变化为Si、Al。而大隆组海平面发生短期沉降之后水体逐步加深,以陆棚沉积为主。
- 张启燕葛天助刘晓高卿楠史维鑫
- 关键词:沉积环境
-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
- 2025年
-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岩心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产液剖面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对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特征及页岩油高产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类型可划分为砂岩类、白云岩类和泥岩类等,粉砂岩类储层以陆源碎屑沉积物为主,泥岩类储层以陆源-内源混积物为主,白云(灰)岩类储层以内源化学沉积为主;玛湖凹陷风城组粉砂岩类、白云岩类和泥岩类储层孔隙喉道尺寸依次减小,孔隙连通性依次变差。②玛湖凹陷风城组粉砂岩类储层含油性最好,其次是泥岩类储层,白云岩类储层含油性最差,孔径较大的孔隙和微裂缝中的游离油含量较高,孔径较小的孔隙中的吸附油含量较高。③玛湖凹陷风城组优质烃源岩和优质储层分别控制着页岩油的高产区域和高产层段,长英质矿物含量、有效孔隙度值、游离油孔隙度值、裂缝密度和脆性指数等均较高的储层是页岩油高产的有利层段。
- 钱永新赵毅刘新龙刘鸿刘国梁朱涛邹阳陈方文
- 关键词:裂缝密度二叠系
- 四川盆地德阳—绵阳凹陷南缘二叠系栖霞组沉积演化及有利储层分布
- 2025年
- 综合利用岩心、岩屑、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四川盆地德阳—绵阳凹陷南缘二叠系栖霞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有利储集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绵阳凹陷南缘中二叠世栖霞期主要为缓坡相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浅水缓坡和深水缓坡—盆地等沉积亚相及多种微相,岩性以晶粒白云岩、亮晶生屑灰岩、泥晶生屑灰岩、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及泥质灰岩为主。②栖一段沉积期,海水相对较深,滩相整体发育程度较低,仅在古地貌相对较高的高石梯区域沉积,岩性以泥晶生屑灰岩为主,沉积相受古地貌的影响较大;栖二下亚段沉积期,水体相对变浅,原古地貌高部位高石梯地区所发育的滩相受可容纳空间不足的影响而向古地貌相对低部位的磨溪地区侧向迁移,使地貌高差减小并逐渐发生反转;栖二上亚段沉积期,磨溪地区的滩相在垂向加积的同时,进一步向蓬莱地区迁移,沉积地貌高差减小但暂未发生反转。栖霞组滩相的发育受沉积微古地貌与相对海平面升降共同控制。③栖霞组以白云岩储层为主,其发育主要受岩相、岩溶及裂缝等因素控制,相对高能的颗粒滩由于沉积地貌相对较高,容易发生暴露而接受早期岩溶作用改造形成优质储层,高孔渗为进一步叠加白云石化作用提供了流体通道。磨溪地区高能滩最为发育,为研究区最有利储集区带,北部蓬莱地区次之,“德阳—绵阳”凹陷周缘有望成为下一个规模相控的天然气聚集区。
- 李亚王尉赵立可刘冉张玺华陈延贵黄天海肖笛
- 关键词:白云石化作用栖霞组二叠系四川盆地
- 凝灰岩成因及储集空间类型——以川西北大坪剖面二叠系吴家坪组为例
- 2025年
- 【目的】川西北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海相碳酸盐岩中广泛分布厚度不等的凝灰岩,并具有一定的天然气储集能力。川西北大坪剖面吴家坪组剖面厚45.02 m,在吴一段和吴二段中发育单层厚5~55 cm的凝灰岩,分布稳定,为研究该区凝灰岩成因及储集空间类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方法】基于野外剖面实测,并采集凝灰岩样品进行全岩矿物含量、地球化学特征、锆石微量元素、U-Pb年龄等分析对比,探讨凝灰岩成因及储集空间类型。【结果】吴家坪组凝灰岩以火山尘凝灰岩为主,由粒径小于0.05 mm的玻屑组成;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含少量石英、石膏;吴一段凝灰岩具有Al_(2)O_(3)/TiO_(2)高的比值(23.36~34.56)、SiO_(2)/Al_(2)O_(3)的低比值(1.84~2.75)及Eu、Ba、Sr、Ti元素明显亏损等特征,吴二段凝灰岩具有Al_(2)O_(3)/TiO_(2)高的比值(21.140~53.049)、SiO_(2)/Al_(2)O_(3)的低比值(1.829~2.682)及Eu弱亏损、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结论】吴家坪组凝灰岩受到蚀变程度较高,其来源均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多期酸性火山作用有关,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且吴二段凝灰岩受到壳幔混合的影响。凝灰岩中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洞、不规则溶孔、粒内溶孔、有机质孔、粒间溶孔、裂缝等,凝灰岩中热液锆石测得的U-Pb年龄为132.37±0.53 Ma,其形成受早白垩世热液、构造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 杨凤英张云峰曾琪潘清川范存辉李一苇尹宏张本健
- 关键词:储集空间类型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二叠系
-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成因机理--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二叠系-三叠系为例
- 2025年
- 为了揭示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成因机理,利用盆地腹部地区最新钻井资料及岩心样品,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和包裹体分析以及XRD等测试方法,对二叠系上乌尔禾组和三叠系百口泉组与克拉玛依组储层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岩演化差异控制了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克拉玛依组经历了压实、绿泥石包壳式胶结、长石/火山岩岩屑溶蚀、硅质胶结、自生伊利石沉淀以及晚期方解石胶结,其中绿泥石包壳是原生孔隙保存的最主要成岩矿物;上乌尔禾组经历了压实、绿泥石充填式胶结、浊沸石胶结、浊沸石/长石/火山岩岩屑溶蚀、硅质胶结、自生伊利石沉淀以及晚期方解石胶结,其中早期浊沸石胶结以及浊沸石、长石和火山岩岩屑酸性溶蚀是次生孔隙发育的关键成岩作用。受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高能相带强水动力淘洗,储层原始孔隙结构优越,与早成岩期的绿泥石包壳及强超压共同控制原生孔隙的保存。中-基性火山岩岩屑水化蚀变成因的高硬度浊沸石早期胶结,抵抗了快速深埋阶段的压实减孔。多期生烃酸性流体伴随超压传递促进硅铝酸盐矿物溶蚀增孔。低地温背景下,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仍处于中成岩A-B期,减缓了成岩演化进程,有效孔隙发育的下限深度增加。
- 王继远王斌王斌胡宗全商丰凯刘德志邱岐李振明邱岐
- 关键词:优质储层准噶尔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保德区块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主采煤层脆性评价——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 2025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保德区块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煤层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井间产能差异大,其重要原因在于储层脆性区域差异导致的强非均质性特征。岩石力学参数法是常用的储层脆性评价方法。研究岩石力学参数和脆性可为压裂改造提供重要参数基础,但当前方法多借助经验公式,评价精度有限。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实验获取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多测井曲线转换模型,建立了岩石力学剖面,进而实现脆性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含煤层系岩石力学参数适用性较好。保德区块主采4+5^(#)和8+9^(#)煤层脆性指数均整体较低,4+5^(#)煤层较8+9^(#)煤层脆性指数值略高,两套主采煤层平面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在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脆性值低。矿物成分差异影响岩石脆性,石英含量越高,弹性模量和脆性指数越大,具有线性关系。
- 张庆丰李子玲张继坤郝帅孙晓光尚延洁左运
- 关键词:二叠系鄂尔多斯盆地
- 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二叠系佳木河组火山岩岩相组合及产能差异
- 2025年
-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二叠系佳木河组火山岩岩相类型及优势储层展布特征不清、油气资源开发难度较大问题。基于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及实验化验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火山岩的岩相类型、储层物性与储集空间特征,建立了岩相组合模型,提出了对产能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火山岩具有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三大类。爆发相以熔结火山碎屑岩和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为主,平均孔隙度大于10%,为主要储层;溢流相以熔岩为主,平均孔隙度小于6%,火山沉积相物性差。②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以气孔、杏仁体内孔及溶蚀孔为主,原生粒间孔较少,爆发相与溢流相顶部溶蚀孔洞发育最为显著。裂缝主要为构造缝和溶蚀缝,发育程度与到断裂距离紧密相关,中-酸性溢流相以斜交缝、网状缝为主,基性溢流相以高角度直劈缝为主。③研究区有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与中-酸性溢流相互层、基性热碎屑流亚相与基性溢流亚相频繁互层、中性空落亚相与中性溢流亚相互层、中性空落亚相与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互层等4种岩相组合。产能最高的为中性空落亚相与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互层组合,其次为中-酸性热碎屑流亚相与中-酸性溢流相互层组合、中性空落亚相与中性溢流亚相互层组合,基性热碎屑流亚相与基性溢流亚相频繁互层组合组合日产量最低。④储层有效厚度与含油饱和度对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孔隙度和地层压力。
- 鲍李银庞雄奇崔新璇陈宏飞高军邹亮赵振丞王琛茜王雷王雷李闻东
-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佳木河组准噶尔盆地
- 四川盆地南缘二叠系茅口组构造-沉积分异及控储效应
- 2025年
- 四川盆地作为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主力产区,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和二叠系发现多个大型油气聚集带。与蕴含巨量油气的二叠系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相比,二叠系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以往一直被认为是裂缝、缝洞型储层,油气勘探未取得重大突破。最近,在川中地区茅口组台缘相带显示具有良好白云岩储层,其形成背景与基底断裂活化导致构造-沉积分异密切相关。川南地区在茅口期亦发生基底断裂活动,但对于该地区是否发育类似的台缘相带仍不明确。通过开展详细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分析,开展了构造-沉积分异和岩相古地理重建研究。结果表明,川南地区茅口组发育碳酸盐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深水陆棚相,具有由浅水台缘滩向深水陆棚转换形成的构造-沉积分异结构。岩相古地理重建结果显示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期碳酸盐台地发育优质滩相储层,并受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川南地区的构造-沉积分异控储模式,揭示了台缘相带的“宽边缘、薄滩体、间断加积”特性。
- 孟宪武陈安清李雯苏成鹏孙诗宋晓波黄光辉雍茹男王泽宇朱茜
- 关键词:古地理重建茅口组四川盆地
- 准噶尔盆地南缘大龙口剖面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相剖析
- 2025年
- 为了理清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沉积环境,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大龙口剖面为例,通过分析岩性、岩相类型,岩相组合、解剖剖面砂体的空间展面规律。总结梧桐沟组3类8种能够表征成因砂体的砾、砂、泥岩相;基于岩相,进一步建立4种岩相组合类型,分别为河道内部、越岸决口扇、河漫滩砂体;通过对剖面岩相组合的分析,在梧桐沟组时期,发育点坝、决口扇、河漫滩沉积亚相,建立随着湖平面变化的曲流河沉积响应模式,并应用露头的研究结果明确了地下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 杨志浩姚宗全汪勇黄钰
- 关键词:点坝准噶尔盆地南缘
-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二段页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分布被引量:2
- 2025年
-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海相页岩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层系。通过X射线衍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有机地球化学、低温氮气吸附等分析,对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二段海相页岩的沉积相展布、储层及烃源岩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对储层发育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东北地区吴二段的沉积受海平面上升和裂陷发育的影响,主要为深水陆棚相,在达州—开江—万州—忠县一带沿北西—南东方向呈连通条带状展布。②研究区吴二段页岩储层中矿物组成复杂,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质量分数为67.9%;与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相似,研究区的石英具有生物成因特征而呈絮凝状,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均较小(小于6.0μm),指示沉积水体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页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11%,孔隙类型包括有机质孔隙、粒内孔隙、粒间孔隙及微裂缝,孔隙结构以狭缝孔为主,中孔对孔体积的贡献率最大。③研究区吴二段烃源岩具有高TOC含量、高成熟度特征,TOC平均值为4.80%,R_(o)平均值为2.53%,达到过成熟阶段,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具有良好的生气潜力,基本达到Ⅰ类页岩气储层标准。④研究区吴二段储层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成岩改造作用,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有利于页岩储层的形成,石英的抗压保孔作用和有机质生烃作用是页岩储层形成的关键,石英含量、TOC含量和孔隙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开江—梁平、万州地区为吴二段有利页岩储层分布区。
- 罗冰文华国廖义沙张兵姚永君温思宇杨凯
- 关键词:还原环境上二叠统
相关作者
- 张顺存

- 作品数:88被引量:98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三叠系 石炭系
- 史基安

- 作品数:184被引量:2,513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成岩作用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三叠系
- 魏建设

- 作品数:75被引量:52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研究主题:二叠系 石炭系 烃源岩 银额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 柳益群

- 作品数:218被引量:2,227H指数:29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成岩作用 三塘湖盆地 二叠系 芦草沟组
- 卢进才

- 作品数:79被引量:78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研究主题:二叠系 石炭系 烃源岩 石炭系-二叠系 银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