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36篇“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相关文章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建议
2024年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建议。方法 对收入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并发症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对比患者的管理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依从率较高;患者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可推广。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结果较好,患者接受风险管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王刚毛剑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管理效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肺栓塞的预见性护理
2024年
本案例报告了1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肺栓塞的预见性护理的护理经验,通过对患者高危因素的分析、指脉氧的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等护理,积极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获得预期的预效果,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肺栓塞的死亡率,现情况报告如下。This case report reports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an elderly patient with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embolism complicated by pulmonary embolis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atients’ high-risk factors, the monitoring of pulse oxyge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 etc., to a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obtain the expected prognostic effect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s reported below.
王晔吴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肺栓塞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肺栓塞8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2024年
目的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肺栓塞时早期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血气分析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1-12完成的2189例人工关节置换,8例发生肺栓塞,6例抢救成功(4例为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为全髋关节翻修,1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例死亡(1例为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本组人工关节置换术肺栓塞发生率为0.365%(8/2189),8例肺栓塞中7例发生在住院期间,1例发生在出院。6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抢救成功的6例前不吸氧的情况下测量氧分压为61~87 mmHg,平均71.17 mmHg;血氧饱和度为91%~96%,平均93.17%;氧合指数为279~353 mmHg,平均302.83 mmHg。抢救成功的6例发生肺栓塞时(不吸氧状态下测量)氧分压为48~71 mmHg,平均58.50 mmHg;血氧饱和度为79%~93%,平均88.17%;氧合指数为143~278 mmHg,平均219.17 mmHg。结论肺栓塞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怀疑患者发生肺栓塞时,需及时鉴别、确诊,尽快制定治疗方案,降低致死率。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较前明显降低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可明显提高肺栓塞确诊率。
常彦峰周胜虎宋晓阳张浩强刘鹏甄平乔永杰叶烁许延萍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肺栓塞血气分析肺动脉造影下腔静脉滤器
髋膝关节骨性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分析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导致患处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于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于同一医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400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接受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人数为195、205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手时间达到、中出血量、服用激素习惯、体质量、合并代谢性疾病等和切口感染风险的增长有相关性。结论 注意控制患者手时间、切口大小等,有助于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
邓洋华
关键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
室护理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探究手室护理(operating room nursing,ORN)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术(prosthetic replacement of joint,PRJ)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2例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行PRJ患者随机分为UC组(36例,常规护理模式)与ORN组(36例,手室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相对于UC组,ORN组手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中出血量更少,焦虑、抑郁、失眠、疼痛评分更低,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J患者护理中应用ORN模式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时,减少中出血,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恢复,对并发症预防具有积极影响。
胡林园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磨损颗粒诱导人工关节置换术假体无菌性松动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骨科最成功的手之一,但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失败和行翻修手的主要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是指在无外界创伤和感染的情况下,人工关节假体与骨骼之间发生的松动。本文主要从磨损颗粒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生物学机制出发,探讨了巨噬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关系,以期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假体无菌性松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李嘉欢乔永杰曾健康谭飞李培杰王伟宋晓阳祝朗峰李栋栋王静庄凯鹏周胜虎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骨溶解
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发挥传统中药在临床应用方面优势。方法: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8月来本院择期进行单侧THA或TKA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于单独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性抗凝,对照组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结合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分别记录前、3d、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D-二聚体、凝血功能(PT、FIB、APTT、TT)及DVT发生率,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对比前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两组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胀,但治疗组患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消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比较,两组前D-二聚体,PT、FIB、APT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第3天PT、APTT、TT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3项数据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而在出院前两组比较,治疗组TT与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内对比方面,第3天PT、TT及出院前FIB与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TT与FIB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第3天PT、APTT、FIB及出院前PT、FIB与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FIB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能够通过减轻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肢肿胀程度及影响PT、TT起到预防DVT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冯立科周敏华梁伟斌覃相力李素岭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加味深静脉血栓人工关节置换
高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低剂量阿司匹林与高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4月有关低剂量阿司匹林与高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关节置换术V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数据提取表收集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本Meta分析共纳入10篇文献,59106例,其中低剂量组(81 mg每日2次)22591例,高剂量组(325 mg每日2次)36515例。Meta分析结果示相较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中的VTE发生率(OR=0.65,95%CI:0.48~0.88,P=0.006)、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OR=0.61,95%CI:0.42~0.89,P=0.01)及感染率(OR=0.37,95%CI:0.21~0.66,P=0.000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在初次关节置换术中,低剂量组VTE发生风险(OR=0.68,95%CI:0.50~0.93,I2=0%,P=0.02)、DVT发生风险(OR=0.59,95%CI:0.40~0.87,I2=41%,P=0.007)及感染风险(OR=0.33,95%CI:0.17~0.63,I2=0%,P=0.0008)均低于高剂量组;在关节翻修中,低剂量组各并发症发生风险均与高剂量组类似。结论与高剂量阿司匹林相比,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减少关节置换术VTE、DVT及感染的发生,但两种剂量在预防PE、出血事件及死亡方面无明显差异。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作用,在接受关节翻修的患者中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储诚翰穆文博郭子玉杨汝清李旭东曹力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阿司匹林剂量效应关系关节成形术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4年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医院感染的预测.方法选择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1月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18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数据集以3:1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1350例)和测试集(450例).在训练集中应用递归特征消除方法进行自变量筛选,通过网格搜索方法确定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随机森林(RF)等五类模型的最佳参数.使用敏感度(TPR)、阳性预测值(PPV)、特异度(TNR)、阴性预测值(NPV)、F1分数、准确度和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来评估模型性能,确定较优机器学习模型,并采用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方法对较优模型中的变量重要性进行解释.结果1800例参与者中102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5.67%;逻辑回归、DT、RF、SVM和XGBoost等五个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达0.92、0.89、0.98、0.70、0.98;测试集中AUC值则分别为0.85、0.78、0.86、0.63、0.88;XGBoost、RF模型为较优的机器学习模型.SHAP结果显示围手期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手时间、年龄、国家医院感染监控系统(NNIS)评分、失血量是较为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了多种预测模型的效能,其中XGBoost、RF模型的总体性能较优,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识别人工关节置换术医院感染高危患者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甘文思干铁儿杨西帆余旭霞杨璐李文渊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
人工关节置换术感染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感染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出现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感染患者70例,非感染患者55例),病例均进行MRI检查和X线、CT检查,经手及病理证实。分析感染患者MRI征象,比较MRI、CT、X线诊断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患者可见软组织脓肿、关节脓性积液、假体松动、骨质破坏、滑膜增厚、引流窦道、局部骨髓水肿等MRI征象。感染组软组织脓肿、关节脓性积液、不规则软组织脓肿、骨质破坏、窦道形成、骨髓水肿等MRI征象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MRI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X线、CT检查(P<0.05)。结论MRI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伍旭林唐本森周广福王维邓斌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X线

相关作者

吕厚山
作品数:307被引量:4,480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膝关节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人工关节
关振鹏
作品数:93被引量:1,044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 骨关节炎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林剑浩
作品数:234被引量:2,093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关节炎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
陈德胜
作品数:87被引量:407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溶解 钛颗粒 无菌性松动 动物模型 小鼠
曹力
作品数:264被引量:2,004H指数:1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假体周围感染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