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97篇“ 人类文明“的相关文章
-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
- 2024年
- 人类文明始终处于一种持续演变的状态,它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逐步展现新的面貌。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它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人类从混沌时代走向文明时代起,对自身文明的不懈追求,就成了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和不竭动力。在21世纪,人类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亟待人们加以深入研究和思考应对之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新时代,我国适时运用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赋予新内涵、提供新动力、营造新境界。
- 龙鸣杰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全球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研究的新进展——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24年
- 2023年6月24-25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主办,《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王大明,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德国法兰克福大学Iwo Amelung,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王作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曹信邦,江苏省气象学会张志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曾小雨李晓岑
- 关键词:全球气候人类文明
- 人类文明新形态:交往发展中的新向度--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审视被引量:1
- 2024年
-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交往实践的最新成果,可以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视域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审视与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交往历史发展中,由“人的依赖关系”进入“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形态后,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交往形态发展的全新过渡形态;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在应对全球性交往危机、构筑世界交往新体系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在当下交往发展的现实中所彰显出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当代形态、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形态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全新形态,是为世界交往发展所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 陈庆华
-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
- 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拓展文化创新资源“《大众考古》进万校文化遗产传天下”公益活动诚邀合作伙伴
- 2024年
- 《大众考古》是中国第一份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大中专院校青年学生的以考古、文物兼及文化遗产、博物馆、文物收藏、文化历史等内容为主题的科普和文化类月刊。该刊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主持编辑,其秉持的宗旨是让发掘、发现、研究、阐扬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科学--考古学以及文物学、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古人类学、博物馆等知识。
- 关键词:人类文明成果文化遗产文物收藏古人类学大中专院校
- 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的生态维度——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在生态维度的现实内涵、建设路径与实践遵循被引量:1
- 2024年
-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这一重要论断中,关于生态维度的论述对于当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生态维度的现实内涵、建设路径以及实践遵循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 王晨岚
- 关键词:生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
- 河流与人类文明
- 2024年
- 在探索文明的源流时,谁也不能无视河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类文明之初,往往是决定性的,无可替代的。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长江,都孕育过伟大的文明,都是今天世界文明的重要源头。河流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每一条河流必定会孕育出一种文明,更不意味着河流越长、水量越多、流域越大,孕育出的文明就越伟大。
- 葛剑雄
- 关键词:人类文明河流
- 人类文明基本理论问题刍议
- 2024年
- 文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创造的积极成果,标志着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进步状态。文明缘起于自然界,它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多样性、互鉴性、整体性等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人类文明可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形态;从空间维度来看,人类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形态。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不仅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而且为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的中国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来考察人类文明的内涵、缘起、特征、分类等这些基本理论问题,具有应景性的现实价值意义。
- 张胜旺郭玲霞
- 关键词:人类文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意蕴
- 2024年
-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是一种无止境地盘剥自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对抗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就必须彻底变革资本逻辑,变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现代社会主义文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为人类文明应对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现实方案。
- 姜越贺新元
-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向度被引量:1
- 2024年
- 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当代中国的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向度,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基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伦理导向和道德支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向度以逻辑生发为起点,体现在以消解文明悖论、振兴中华文明、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场域内不断深化发展,构建了以经济伦理任务、政治伦理职责、社会伦理模式、生态伦理理念、全球伦理观照为核心要素的伦理意蕴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实践进路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形成了达成伦理精神共识、汇聚伦理行动力量、确立伦理道路方向、应对伦理时代变局的多维实践体系。
- 李想
- 关键词:伦理意蕴中国式现代化
- 人类文明发展境遇与价值重塑
- 2024年
- 人类文明发展境遇既根植历史又立足现实。社会历史进程蕴含着文明观的调适、历史观的碰撞、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确证,如何探赜、索引人类文明发展理路的基本论题。分而述之,可以管窥文明发展思维镜像。文明观念相互对峙并且有多重偏向,文明优越论、冲突论、衰亡论等论调隐患重重,积压在社会历史深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塑就文明观,伫立唯物史观真正出发点之上,开启文明观反思性建构的理论之窗。文明价值重塑何以可能,犹可探究人类文明形态价值基准、文明价值塑造动因、全人类共同价值等论题。以此提升人类文明前进的前瞻性和解释力,明晰人类文明发展的抉择与路向。
- 汤荣光
- 关键词:人类文明价值重塑
相关作者
- 何传启

- 作品数:351被引量:65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生态现代化 生活质量 路径图 知识经济 人类文明
- 宋才发

- 作品数:472被引量:1,60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WTO规则 法律保护 法治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
- 韩升

- 作品数:193被引量:5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共同体 社会治理 人类命运 政治 政治哲学
- 葛剑雄

- 作品数:303被引量:6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历史地理 中华文明 历史地理学 人类文明 谭其骧
- 王立胜

- 作品数:138被引量:6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