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人胆囊癌“的相关文章
-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对人胆囊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 2025年
-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SNHG1在人胆囊癌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胆囊癌细胞株NOZC-1、人胆囊上皮细胞株HGBE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NHG1相对表达量,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SNHG1在NOZC-1细胞中的定位。将对数生长期NOZC-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作处理正常培养)、空载组(转染siRNA-NC)、干扰组(转染SNHG1-siRNA)。转染后培养48 h,3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IκB)、p-IκB、Krüppel样因子5(KLF5)蛋白相对表达量,计算p-IκB/IκB。结果 NOZC-1细胞SNHG1相对表达量(3.776±0.274)高于HGBEC细胞(1.004±0.104)(t=2.191,P=0.013)。SNHG1在NOZC-1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转染后培养48 h,3组细胞增殖率、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050,P<0.001;F=37.680,P<0.001)。干扰组细胞增殖率[(92.69±1.63)%]低于对照组[(100.00±1.84)%]和空载组[(98.12±1.71)%](P<0.05),细胞凋亡率[(4.51±0.11)%]高于对照组[(3.30±0.06)%]和空载组[(3.43±0.30)%](P<0.05),对照组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与空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3组NF-κB p65、KLF5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κB/Iκ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0~649.70,P均<0.05)。干扰组细胞NF-κB p65(0.23±0.03)、KLF5(0.34±0.02)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κB/IκB(0.77±0.02)均低于对照组(0.49±0.01、0.88±0.01、1.00±0.10)和空载组(0.35±0.02、0.43±0.03、1.15±0.06)(P<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胆囊癌细胞SNHG1表达增高,下调其表达可通过调控SNHG1/KLF5轴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田玉伟王佳佳刘红山王要轩李珂薛焕洲
- 关键词: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 人胆囊癌细胞系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人胆囊癌细胞系及其应用。所述人胆囊癌细胞系包括人胆囊癌细胞JXQ‑3D‑1404R1或人胆囊癌细胞JXQ‑3D‑1404R2;所述人胆囊癌细胞JXQ‑3D‑1404R1于2023年4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
- 冯飞灵冯雁张大东许晓雅李志宽年宝宁陈升谢正华熊磊姜小清
- 制备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细胞系的筛选
- 背景及目的: 胆囊癌是指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发生于胆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病情早期被诊断、发现的概率较低,病程快,转移时间较早,预后差。其中,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成功切除的概率较低。化疗的效果较差,放...
- 宋奉京
- 关键词:胆囊癌皮下移植
- 大黄素纳米载药系统逆转人胆囊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可行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为改善大黄素(EMO)水溶性差等问题,使用中空介孔硅纳米颗粒(HMSNs)包封EMO,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NOZ)评价其逆转胆囊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效用。方法通过油水双相反应结合模板法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中空介孔硅。利用物理吸附法制备负载EMO的纳米载药系统(EMO-HMSNs)。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微粒形态,动态光散射(DLS)测定其电势和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其载药率、包封率。体外实验中,我们用Western blotting、荧光显微镜、Transwell迁移实验分析EMO-HMSNs对胆囊癌细胞EMT的逆转效用。结果SEM观察可见制备出的HMSNs微粒为球形且粒径均一,TEM观察可见HMSNs具有中空结构,DLS结果显示粒径约为201 nm,表面电位约为27.29 mV。荧光显微镜发现随着时间延长载药微粒在NOZ中聚集增加。NOZ中加入EMO-HMSNs共培养后,Transwell迁移实验发现其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三种EMT相关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EMOHMSN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有效抑制胆囊癌细胞迁移。
- 达选博张诚项雨凯胡海何川崎孔祥余邱晨吕贝宁张红雷王玉彬杨玉龙
- 关键词:大黄素纳米微粒胆囊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 Hedgehog信号通路介导白藜芦醇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凋亡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凋亡、侵袭能力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GBC-SD细胞,随机分成空白组和RSV低、中、高剂量组(0,20,50,100μmol·L-1RSV)。通过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 (Caspase 3)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GBC-SD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和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1)、Gli2、音猬因子(Shh)的表达。再将GBC-SD细胞随机分为空质粒组、Gli1过表达质粒组、Gli1过表达质粒+RSV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Gli1蛋白过表达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上述各组的凋亡水平和侵袭能力。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RSV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 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0.01);RSV中、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01)。与空白组相比,RSV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cadherin、Vimentin、Gli1、Gli2和Sh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转染空质粒+RSV组相比,Gli1过表达质粒+RSV组细胞的凋亡率降低,侵袭能力增加(P<0.001)。结论 RSV促进GBC-SD细胞凋亡、抑制GBC-SD细胞侵袭及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信号相关。
- 秦洪莉莫立军张瞳高明
- 关键词:白藜芦醇胆囊癌上皮间充质转化凋亡
- 奥利司他对人胆囊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奥利司他对人胆囊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胆囊癌NOZ、GBC‑SD、SGC‑996细胞,筛选出高表达FASN的人胆囊癌NOZ细胞采用细胞增殖、细胞克隆形成和蛋白检测实验,分析奥利司他对人胆囊癌细胞活性的影响。人胆囊癌NOZ细胞分组:加入培养基设为NOZ细胞对照组,加入培养基+10μmol/L奥利司他设为奥利司他低浓度组;加入培养基+100μmol/L奥利司他,设为奥利司他高浓度组。观察指标:(1)FASN蛋白在人胆囊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2)奥司利他对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的影响。(3)奥司利他对人胆囊癌NOZ细胞凋亡的影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AVONA检验,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结果(1)FASN蛋白在人胆囊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ASN蛋白在人胆囊癌NOZ、GBC‑SD、SGC‑996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7±0.06、0.12±0.04、0.10±0.02,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67,P<0.05);NOZ细胞分别与GBC‑SD、SGC‑996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C‑SD细胞和SGC‑996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奥利司他对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的影响。①细胞增殖毒性实验结果显示:NOZ细胞对照组、奥利司他低浓度组、奥利司他高浓度组的吸光度分别为2.34±0.12、1.57±0.08、1.07±0.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88,P<0.05)。②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NOZ细胞对照组、奥利司他低浓度组、奥利司他高浓度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分别为(257±23)个、(153±11)个、(83±11)个,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64,P<0.05)。③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NOZ细胞对照组、奥利司他低浓度组、奥利司他高浓度组中Cyclin‑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1±0.10、1.52±0.05、1.23±0.1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73,P<0.05)。NOZ细胞对照组�
- 程海鸿孙玉鑫于小鹏王寿华丁俊周迪张晓宇王健东施伟斌马飞
- 关键词:胆囊肿瘤奥利司他细胞活性周期蛋白凋亡相关蛋白
- CD133抑制剂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 目的: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排名第7。胆囊癌发病较为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很难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很多患者在临床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失去手术机会,造成预后不佳。5年的生存率仅为...
- 郭跃
- 关键词:胆囊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抗肿瘤作用
- 一种制备人胆囊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系的方法
- 一种制备人胆囊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系的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胆囊癌细胞接种在含新生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置于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吉西他滨进行诱导,待细胞恢复正常生长时,浓度递增,当细胞能在0.5μmo...
- 锁涛刘厚宝王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人胆囊癌奥沙利铂耐药细胞系的方法
- 一种制备人胆囊癌奥沙利铂耐药细胞系的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胆囊癌细胞接种在含有新生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奥沙利铂进行诱导,待细胞恢复正常生长时,浓度递增,当细胞能在0.5μmol/L浓度下正常生长...
- 锁涛刘厚宝王刚
- 文献传递
- 大蒜素抑制人胆囊癌NOZ细胞的增殖、侵袭并诱导其凋亡
- 2021年
- 目的:探索中药提取物大蒜素对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NOZ细胞后,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OZ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AnnexinⅤ(AnnexinⅤ-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FCM法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NOZ细胞凋亡情况;FCM法检测NOZ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NOZ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剪切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oly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Bcl-2、Bax、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kinase1,CDK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侵袭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终质量浓度为40、80和120μg/m L时均可以抑制NOZ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P均<0.05)。大蒜素可有效促进NOZ细胞发生凋亡(P<0.05),并且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01),还可有效抑制NOZ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大蒜素可上调NOZ细胞中促凋亡蛋白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的表达水平(P均<0.001),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1和cyclin B1的表达水平(P均<0.05);上调侵袭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均<0.001)。结论:大蒜素能够抑制人胆囊癌NOZ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且诱导其发生凋亡。
- 李俊杰邬海峰张东明张志平陆赪阳刘波李明章
- 关键词:胆囊肿瘤大蒜素细胞增殖细胞运动
相关作者
- 锁涛

- 作品数:110被引量:360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胆囊癌 胆囊癌细胞 人胆囊癌 三氧化二砷 胆道支架
- 艾志龙

- 作品数:42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三氧化二砷 人胆囊癌 胆囊癌 细胞凋亡 胆囊癌细胞
- 童赛雄

- 作品数:104被引量:3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 研究主题:胆囊癌 胆囊肿瘤 胆管癌 三氧化二砷 人胆囊癌
- 刘厚宝

- 作品数:146被引量:1,27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胆囊癌 胆管癌 胆道 胆道支架 三氧化二砷
- 刘博

- 作品数:29被引量:9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人胆囊癌 生物学特性 胆囊癌 细胞系 胆囊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