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83篇“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章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1999年
- 周琳陈龙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1998年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因子,与内皮细胞的FLT_1和FLK_1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总结了VEGF的结构特点、分类、体内分布与表达以及生物学功能.
- 李季平郏春香古红梅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VEGF
- 麦滋林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儿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分析麦滋林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儿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2年1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儿85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麦滋林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Hp根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胃泌素(GAS)、胃动素(MTL)、Ghrelin、VEGF水平;使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血浆黏度(PV)、低切黏度(LBV)、高切黏度(HBV)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Hp根除率(50.00%)相比,研究组Hp根除率(74.42%)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TNF-α(2.64±0.43)μg/L、IL-6(16.48±1.93)ng/L、GAS(109.52±18.25)ng/L、MTL(210.98±21.75)pg/ml、PV(1.77±0.28)mPa/s、LBV(5.35±0.79)mPa/s、HBV(11.94±1.25)mPa/s、ESR(20.26±2.55)mm/h水平相比,研究组TNF-α(1.65±0.14)μg/L、IL-6(9.58±1.42)ng/L、GAS(67.35±12.62)ng/L、MTL(140.46±17.46)pg/ml、PV(1.11±0.06)mPa/s、LBV(3.12±0.20)mPa/s、HBV(6.11±0.22)mPa/s、ESR(12.67±1.10)mm/h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Ghrelin(60.26±6.18)ng/ml、VEGF(121.66±14.67)ng/L水平相比,研究组Ghrelin(70.82±8.24)ng/ml、VEGF(153.68±17.59)ng/L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儿采用麦滋林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Hp根除率,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儿胃肠功能、血液流变学水平,上调Ghrelin、VEGF水平,其治疗效果显著。
- 王康盛林晓燕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麦滋林奥美拉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开设在盒体内部的上、下腔体、用于密封上腔体的密封组件、若干个存储在下腔体内部的放置架组件;所述上腔体内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放置...
- 程刚王磊李古郡李龙海卞宏杰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胸苷激酶-1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的预测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胸苷激酶-1(TK-1)对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HBV患者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治疗效果,将治疗组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组和无效组的肝功能、免疫功能以及VEGF、TK-1水平的差异,探讨VEGF、TK-1与肝功能、免疫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对HBV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组VEGF、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IgA、IgG、IgM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VEGF、TK-1、HBV DNA均有显著改善,且有效组改善程度较无效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有效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免疫功能显著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TK-1与CD3^(+)、CD4^(+)、CD8^(+)、CD4^(+)/CD8^(+)、IgA、IgG、IgM呈负相关,与AST、TBIL、ALT、HBV DNA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BV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VEGF检测与TK-1检测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项VEGF检测与单项TK-1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和TK-1的表达水平与HBV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显著相关,VEGF和TK-1对HBV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 任静黎圣洪钟华平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乙型病毒性肝炎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双盲对照实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晋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老年医学科收治的SAP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01例、双支病变101例和三支病变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研究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EECP治疗。观察患者规范治疗1个疗程(36 h)前后血清VEGF水平及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三支病变患者VEGF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患者和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VEGF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41±82.57)ng/L vs(218.75±82.58)ng/L,P<0.01;(224.47±85.08)ng/L vs(218.96±83.04)ng/L,P<0.01]。研究组VEGF改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单支、双支、三支患者干预后VEGF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干预后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Peak VO_(2)/kg、VO_(2)/kg@AT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干预后Peak VO_(2)/kg、VO_(2)/kg@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87±5.18)ml/(kg·min)vs(17.15±5.18)ml/(kg·min),P<0.01;(14.33±2.24)ml/(kg·min)vs(12.81±1.57)ml/(kg·min),P<0.01]。结论EECP治疗有助于提高VEGF水平,改善SAP患者心肺功能。
- 郭完计李曼曼郑彩平任欣欣陈康彭小燕原庆丹栗子璇
- 关键词:心绞痛反搏动术
- 基因沉默砷中毒大鼠附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及精子凋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因沉默砷中毒大鼠附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及精子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60只健康1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蒸馏水)组及2.4、12、60 mg/L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40只。采用自由饮用方式连续染毒6个月。将2.4 mg/L亚砷酸钠染毒组雄性SD大鼠进行慢病毒干扰,即分别为对照组、NC-shRNA阴性感染组、VEGF-shRNA-1病毒感染组、VEGF-shRNA-2病毒感染组、VEGF-shRNA-3病毒感染组,在每侧附睾分别注射含有不同慢病毒载体的病毒液100μl,每组6只。分别以Western blot及q-RT-PCR法检测大鼠附睾VEGF,VEGFR2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凋亡率。结果慢病毒感染慢性砷中毒正常组大鼠附睾后VEGF、VEGFR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阴性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VEGFshRNA-3质粒组干扰效果更为有效。与对照组和阴性感染组相比,VEGF-shRNA-3质粒干扰组精子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睾VEGF基因沉默可能通过抑制VEGFR2的表达,促进精子凋亡。
- 戴研平高晓勤罗羿轩秦海霞
- 关键词:RNA干扰砷中毒精子凋亡
- 高通量透析联合金水宝片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与口服金水宝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透析患者血浆(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透析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为低流量透析。对照组给予高通量透析(HFHD),治疗组在高通量透析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3片/次(0.42 g/片),3次/d,连续3个月,对比两组研究前后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Hb与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降低,Hb和Alb水平均增高,且治疗组的Hb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EGF、IL-1β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VEGF、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维护其血管内皮功能,而高通量透析联合金水宝改善更明显。
- 林小堃张敏林中方卢敏然
-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金水宝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Β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顺铂为基础化疗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标准的一线治疗,作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通过顺铂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治疗无效组15例,治疗有效组37例;治疗显效组78例,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探索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后,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显效组、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对比治疗显效组、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患者各项因素分析,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CYRFA21-1、VEGF同样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分析得出,血清MMP-9、CYRFA21-1、VEGF单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效果,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MMP-9、CYRFA21-1、VEGF表达水平升高,MMP-9、CYRFA21-1、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顺铂治疗后,其表达降低,且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有关,临床可通过早期监测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预后。
- 王海英吴凯田胤纯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顺铂细胞角蛋白19片段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意义及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意义及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HBV感染者为研究组,根据病情进展程度将82例患者分为A组(慢性乙型肝炎)37例、B组(代偿期肝硬化)24例、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21例,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此外根据血清HBV DNA载量将HBV感染者分为阴性组18例(<1.0×10^(5)copy/ml)、低载量组26例(1.0×10^(5)~1.0×10^(8)copy/ml)和高载量组38例(>1.0×10^(8)copy/ml)。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IL-17、PLR、VEGF表达水平及HBV DNA载量,分析血清IL-17、PLR、VEGF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L-17、PLR、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血清IL-17、PLR、VEGF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A组,而B组患者血清IL-17、PLR、VEGF水平显著高于A组;高载量组患者血清IL-17、PLR、VEGF水平显著高于低载量组和阴性组,而低载量组患者血清IL-17、PLR、VEGF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IL-17、PLR、VEGF水平升高与HBV DNA载量、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7、PLR、VEGF表达水平升高是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L-17、PLR、VEGF联合诊断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835。结论血清IL-17、PLR和VEGF作为反映HBV感染及疾病进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密切相关。通过监测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估HBV感染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风险,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倪慧慧潘高峰陈舒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白细胞介素17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