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仲裁第三人“的相关文章
- 仲裁第三人制度研究
- 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的基石,仲裁协议的相对性使得多数承受实体权利义务条款的非仲裁协议签字方无法成为仲裁程序中的适格主体。与之相关的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和合并仲裁理论为第三人参与仲裁程序提供了理论依据。各国立法和仲裁规...
- 柳婷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制度意思自治
- 论仲裁第三人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思路
- 2023年
- 在我国仲裁实践过程中,虚假仲裁、恶意仲裁等仲裁现象屡屡出现,对案外人的权利造成严重威胁,案外人的权益保护已经成为我国仲裁制度改革的一大现实问题。然而,基于对仲裁的自愿性、契约性、秘密性等特征的考虑,我国的仲裁立法一直没有确立仲裁第三人制度,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对利害关系人提供救济,但其救济效果并不乐观。对于仲裁第三人制度,域外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立法和实践基础,有学者也呼吁对该制度进行域外借鉴,但学界对此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仲裁案外人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域外的仲裁第三人制度进行介绍,以此探讨在我国确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完善案外人的保护提供可靠路径。
- 李琦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制度案外人权利救济
- 仲裁第三人程序准入制度的检视与完善被引量:11
- 2021年
- 检视与完善仲裁第三人程序准入制度不仅对仲裁第三人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以仲裁协议为基石的仲裁制度体系性改进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在仲裁程序开启之前,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于第三人的标准不应仅依据实体法权益牵连关系加以确立,而应构建主观方面、利益关联、意思表示三位一体的标准体系。在仲裁程序进行中,第三人加入后的主体资格,不宜采“第三人制度说”,而提出“身份转换说”。即在符合所设定的三重标准或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的特定情形下,仲裁第三人从“案外人”转换为“案中人”,直接以当事人而非第三人的身份参加仲裁。在仲裁程序结束后,尤其是前案为正常诉讼或仲裁,后案为虚假仲裁的情况下,权益受损第三人获取救济的紧迫性使得案外人申请不予执行制度应予以维持。但是,为避免非因自身原因应参加而未参加仲裁程序的当事人陷入两难境地,应对该制度的适用主体做限缩解释。
- 汪蓓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契约性合并仲裁
- 仲裁第三人制度研究
- 随着商事交往越来越频繁,商事交易关系变的复杂,各种矛盾之间纠纷解决的难度逐渐增大,这给纠纷解决机制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因而作为仲裁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的社会产物商事仲裁,在处理和解决商事经济纠纷的问题上日趋专业化和日...
- 李文凯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制度法律规制司法解释仲裁法
- 文献传递
- 论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立
- 探讨仲裁第三人制度,首先要明确仲裁的实质。什么是仲裁?仲裁是一种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将双方争议交由仲裁庭裁决,裁决结果具有一裁终局效力并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纠纷解决制度。随着社会的不...
- 李宜霖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制度司法适用
- 我国仲裁第三人撤销权的保障与路径研究
- 近年来,仲裁裁决侵害仲裁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案件频发,维护仲裁第三人合法权益已成为当今仲裁制度的主要完善方向。保障仲裁第三人撤销权的有效实施,其目的在于给仲裁第三人在遭受不良仲裁行为侵害时,提供一条有效的救济途径,同时也体现...
- 李军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仲裁裁决撤销权撤销之诉司法审查
- 文献传递
- 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建——以各地仲裁规则的发展为视角
- 2020年
- 仲裁第三人制度符合诉讼法的两便原则,既便利法院进行调查、节约司法资源,也有利于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在仲裁领域中,立法上还没有明确规定仲裁第三人制度。随着民商事的不断发展,各类仲裁案件越发复杂,除了涉及到仲裁协议的双方,往往关乎到第三人的利益。而第三人除了事后诉讼没有别的救济途径,此时仲裁第三人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学界对于是否应该建立仲裁第三人制度有很大的争议,大部分围绕“意思自治”展开。但国内外一些实践表明,在商事仲裁中设立第三人制度,不仅不会影响到仲裁自身的秘密性、契约性与便捷性,反而正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在仲裁价值取向上的进步,这不仅符合了当今复杂的商事活动的需要,更是仲裁实务的必然发展趋势。
- 马丽丽李梓鸿李冠程许卓镕江东乐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意思自治
- 关于仲裁第三人的思考
- 2020年
- 商业交易的精细化与复杂化导致仲裁过程中遭遇一个争议事实涉及多方当事人的尴尬,为了应对此种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仲裁第三人”概念。因此也出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冲突,如何在仲裁的法理基础上设立第三人规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内涵,通过分析不同的理论观点以及国内外的实践得出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立与自愿原则并不冲突,将仲裁第三人纳入我国法律法规具有合理性。
- 徐晶晶
- 关键词:仲裁协议自愿
- 金融仲裁第三人制度建立刍议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驱动着我国金融不断变革,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使得金融仲裁面临更大挑战。现有的金融仲裁几乎无涉第三人权益、仲裁机构依法无权追加在金融争议中可能影响其合法权益的第三方当事人,严重损害了第三人合法权益。【设计/方法】通过探究问题的产生背景、对比分析现状后我国金融仲裁现有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对第三人参与仲裁持否定态度,在现有救济途径均无法有效维权前提下,从利益平衡角度出发应赋予金融仲裁第三人当事人地位并有权提起撤销和执行异议之诉,【结论/发现】通过有限建立金融仲裁第三人制度以合理保护其合法权益。
- 范卫红郑国涛
- 关键词:信息化现代金融金融仲裁第三人制度
- 论仲裁第三人制度
- 随着商事活动日趋复杂,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愈发普遍。诉讼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设立有第三人诉讼参加制度。但依据传统理论,仲裁只能在仲裁协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第三人因非仲裁协议签署主体而不能参加到仲裁程序...
- 郭旭
- 关键词:仲裁第三人意思自治原则仲裁第三人制度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王红艳

- 作品数:45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仲裁协议 仲裁第三人 数据同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法
- 余子新

- 作品数:21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双语教学 仲裁程序 仲裁协议 合同第三人 仲裁第三人
- 石育斌

- 作品数:18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PE基金 仲裁第三人 国际商事仲裁 LP 权益保护
- 孙志超

- 作品数:27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风险投资 有限合伙 法律 私募 创业
- 郭玉军

- 作品数:150被引量:1,339H指数:2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国际私法 国际商事仲裁 中国国际私法 管辖权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