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6篇“ 休闲期“的相关文章
-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旨在为化肥农药“双减”政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科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杨凌曹新庄试验地冬小麦肥料试验为基础,设置不施肥(CK)、减量施肥(氮(N)、磷(P_(2)O_(5))用量分别为165和122 kg/hm^(2))和常规施肥(N、P_(2)O_(5)用量分别为220和160 kg/hm^(2))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及夏季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生物量、株高、盖度、多度、频度、丰富度,以及藜、狗尾草和马唐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标及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N/P),研究减量施肥对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均对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生物量、株高、盖度、多度、频度有明显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杂草生物量增加;施肥处理藜和地锦草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其他农田杂草的株高和生物量总体降低。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苋的有机碳含量以及藜、狗尾草、马唐和葎草的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藜、马唐全磷含量显著降低。相较于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处理狗尾草全磷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藜、狗尾草和马唐氮磷比和碳磷比总体显著增加,碳氮比显著降低。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减量施肥处理缓解了藜和马唐氮磷比的增加幅度。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降低;与减量施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ielou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显著降低。植物β多样性指数表明,常规施肥对小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最大。【结论】减量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冬小麦休闲期农田杂草的物种多样性均明显降低,但减量施肥处理缓解了常规施肥对�
- 缪弘志罗慧琴徐晨晟朱学强高亚军周建斌
- 关键词:减量施肥农田杂草植物多样性
- 不同覆盖及灌水对农田冬季休闲期水热影响及调控效应
- 2024年
- 内陆干旱区农田冬季休闲期长达4个月,为提高农田冬季休闲期抑蒸保墒能力,探索适宜的冬季休闲期灌水及覆盖模式。在民勤绿洲红崖山灌区利用称重式蒸渗仪测定土壤水分、地温、耗水量、累计蒸发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覆盖及灌水条件下农田水热变化及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冬季休闲期覆盖+灌水处理可以减少土面蒸发、减少渗漏,将较多的冬季灌水储存在土壤中,其中T3、T4储水效果显著,有利于来年作物播种及苗期生长,还可调节地温变化幅度,减缓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避免地温大起大落。覆膜和膜+草覆盖处理(T3、T4)可作为冬季休闲期有灌溉条件地区水分调控的适宜选择,而覆膜处理可作为冬季休闲期无灌溉条件地区水分调控的适宜选择。
- 丁林王文娟刘文光
- 休闲期复种绿肥冬油菜对陇中旱地春小麦氮磷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氮、磷肥对春小麦的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春小麦氮磷的吸收和利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秸秆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后春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提高了23.03%和17.68%;籽粒、秸秆中氮含量分别降低了5.44%、27.39%,秸秆氮吸收量降低了8.69%,籽粒氮吸收量提高了11.29%;籽粒中磷含量提高了11.35%,秸秆中磷含量降低了10.00%,籽粒、秸秆中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30.84%、12.50%。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65%、12.18%,磷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7.65%,磷素利用效率降低了5.34%。综上,休闲期麦后复种绿肥冬油菜可提高小麦籽粒的磷含量、氮磷吸收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 张宝时李国权裴希谦鞠青夏张金兰杨钊牛树君曹世勤
- 关键词: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磷素利用效率
- 一种南方休闲期稻田固氮减排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休闲期稻田固氮减排的方法,包括生物措施和生物量提升管理措施两个方面,其中生物措施包括本地优势杂草培育、稻茬再生两个步骤,生物量提升管理包括田间水分分段管理、磷肥调控、田间管理、春耕时期调控四个步骤。本...
- 陈安磊陈春兰张文钊侯海军刘毅刘飞盛荣秦红灵
- 休闲期耕作与播种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 为明确旱地麦田耕作蓄水、探墒沟播保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于2020-2022年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以休闲期耕作为主区,设免耕、深松和...
- 钟融
- 关键词:播种方式微生物群落
- 季节性冻融对绿洲灌区农田休闲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评价季节性冻融对休闲期农田土壤团聚体性质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民勤地区,以常规田间管理措施和冬灌制度为代表设计不同试验处理,开展了冬季季节性冻融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特性指标的影响研究,观测了冻融前后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粒径组成,分析了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及灌溉条件下冻融前后不同粒径大团聚体含量和特性指标变化。【结果】冬季季节性冻融可使耕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各粒径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与冻结前该粒径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含量越高,降幅越大;各土层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质量直径GMD变小,分形维数D变大,变幅与冻结前各粒径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质量直径GMD受10~5mm粒径团聚体含量影响较大,分形维数D受2~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影响明显。【结论】冬季季节性冻融对土壤大团聚体有破碎作用,显著降低了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秋耕能增大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但影响在土壤冻结前基本消除;冬灌可促进表层土壤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
- 张新民高雅玉李泽霞张丽萍祁怀平
-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水稳性团聚体绿洲灌区
- 温室黄瓜休闲期套种苦瓜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在保护基本农田不减少,确保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环境下,合理的安排设施蔬菜作物茬口和间作套种,对于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温室利用率、实现高产、稳产和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卢龙县四季青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温室黄瓜夏季休闲期套种苦瓜,能够恰好利用两茬黄瓜收、种之间的温室闲置期,采取水肥一体化、物理防虫、膜下滴灌等措施,使苦瓜亩产在6000公斤以上。
- 杨月魏征
- 关键词:温室黄瓜水肥一体化间作套种膜下滴灌设施蔬菜休闲期
- 黄土旱塬区麦田休闲期降水与土壤贮水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22年
- 为提高休闲期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利用1981—2020年陇东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定位土壤水分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小麦田休闲期间降水与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40年陇东黄土高原休闲期降水以14 mm/10 a的速率增加,降雨总日数和小雨日数呈减少趋势,中雨、大雨日数呈弱增加趋势;(2)近40年休闲期1 m土层平均以9.5 mm/10 d的速率充水,贮水量平均增加97 mm,21世纪以来贮水量增加明显;(3)休闲期降水与1 m土层贮水增量符合二次函数关系,1 m土层开始贮存水分的降水阈值为175 mm,贮水增量与中、大雨总日数相关性最高,前期降水主要以土壤蒸发消耗为主,后期降水则大部贮存于土壤中;(4)休闲期1 m土层平均贮水效率为0.27,贮水效率随着麦收时的土壤墒情增加而线性递减,当麦收时1 m土层贮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的45%~48%时,贮水效率较高,1 m土层水分得到充分补充的降水阈值为388 mm。该研究成果揭示了近40年陇东黄土高原休闲期降水和土壤贮水的转化规律,同时为指导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贾建英贺楠韩兰英万信王兴梁芸王小巍王帆黄鹏程
- 关键词:土壤贮水休闲期黄土高原
- 不同休闲期农田管理措施下季节性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评价我国西北地区季节性冻融对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民勤红崖山灌区,以小麦地、玉米地为代表,设计不同休闲期耕作措施和有无冬季储水灌溉处理,开展了冬季季节性冻融过程对土壤团粒结构影响研究,观测了冻融前后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的粒径分配,分析了冻融过程中土壤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量、水稳性大团聚体量和平均重量直径(MWD)的变化。【结果】由于团聚体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冻融对耕层土壤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量及MWD的作用尚不确定,但可使水稳性大团聚体量显著降低,MWD变小;秋耕能增大土壤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量及其MWD、水稳性大团聚体量和MWD,但影响在土壤冻结前基本消除,对土壤冻融过程不产生显著影响;冬灌对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量及其MWD的影响无规律可循,但可增大水稳性大团聚体量及其MWD的降幅。【结论】冬季季节性冻融对试验区土壤大团聚体有破碎作用,显著降低了水稳性大团聚体量,灌水使这种破碎作用加剧,秋耕有增加大团聚体量和增大粒径的作用,但影响随着冻融期结束而消失。
- 张新民高雅玉李泽霞张丽萍祁怀平
- 关键词:田间管理措施水稳性团聚体季节性冻融
- 龙脊稻作梯田休闲期的土壤水分、养分与酶活性特征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解休闲期稻作梯田的土壤水分、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对提高梯田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水平状况的影响,在广西龙脊梯田景区内采集休闲期19个稻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结果表明:龙脊稻作梯田土壤水分、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和速效磷的平均值分别为40.58%、4.76、18.82 g/kg、1.97 g/kg、97.51 mg/kg、0.32 g/kg和68.61 mg/kg,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平均值分别为5.01 mg/(g·24 h)、4.02 mg/(g·24 h)和9.75 mg/(g·2 h);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3个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归一化的土壤养分和归一化的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在休闲期提高土壤水分有利于龙脊稻作梯田土壤总有机碳的固持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 靳振江颜秋梅吴淼王家丽章俊顾中玮王晓彤
- 关键词:水分养分酶活性土壤有机碳
相关作者
- 高志强

- 作品数:418被引量:2,329H指数:25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旱地小麦 休闲期 土壤水分 小麦 冬小麦
- 孙敏

- 作品数:291被引量:1,30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旱地小麦 休闲期 土壤水分 深翻 小麦
- 任爱霞

- 作品数:123被引量:54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旱地小麦 休闲期 土壤水分 深翻 耕作
- 邓妍

- 作品数:64被引量:2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旱地小麦 休闲期 深翻 土壤水分 耕作
- 赵维峰

- 作品数:113被引量:4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旱地小麦 休闲期 菠萝 深翻 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