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68篇“ 传统中药“的相关文章
-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差异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中药配方颗粒)和对照组(传统中药饮片),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给予中药配方颗粒的效果理想,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改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张琪
- 关键词:慢性胃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
- 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探讨当前主流中药治疗方法在胃溃疡之中取得的疗效差异。方法 于我院2021年9月-2023年6月间接收的胃溃疡患者之中选取94例进行相关研究,在完全随机情况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以我院自制中药饮片汤剂治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择我院自制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相关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相比于对照组而言均存在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方法在治疗结束后相比于对照组而言取得了更为可观的疗效(P<0.05)。在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不同用药方式并不会导致并发症发生率的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之中能够更为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行为(P<0.05)。结论 通过对不同中药治疗方式进行观察可发现,在胃溃疡治疗之中,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由于治疗方式更为简便,其也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 刘素芳
-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胃溃疡
- 一种传统中药材保鲜袋
- 一种传统中药材保鲜袋,涉及中药材保鲜技术领域,包括根部防护装置和茎叶防护装置,根部防护装置上设有茎叶防护装置,根部防护装置由根部盛放装置和根部清理装置构成,根部盛放装置上设有根部清理装置,根部清理装置与茎叶防护装置相连接...
- 彭生亮
- 传统中药阿魏的“前世”和“今生”
- 2024年
- 阿魏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清朝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记载,现已纳入《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权威药典。阿魏在天山北坡均有分布,尤其是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塔西河乡、旱卡子滩乡等地素来就被称为阿魏之乡,以盛产天然野生阿魏出名。笔者从各类历史典籍中,系统搜集、整理了阿魏使用的相关历史,让碎片化的历史记载,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发展脉络,方便读者参阅。
- 杨仲年(文/摄影)
- 关键词:《中华本草》《中国药典》《植物名实图考》历史典籍传统中药
-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比较采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可有效提高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刘超许雷
- 关键词:胃溃疡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
- 全国第一批老药工姜保生传统中药特色炮制方法辑要
- 2024年
- “医无药不行,药无医无用”,中药炮制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桥梁,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和炮制程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当前中药炮制技术面临“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严重问题,笔者师承全国名老药工姜保生先生,通过跟师学习总结,系统挖掘整理了姜老师6种传统特色炮制技术和经验,可为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实践以及医疗机构临方炮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周巧朱娟娟吕畅曲珍妮卢琪戴衍朋石典花
- 关键词:中药
- 传统中药炮制研究的四重证据法
- 2024年
- 本草文献的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以乾嘉学派的考据学为主,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的一种治学方法。近年来,黄璐琦院士将二重证据法运用于本草文献研究中,倡导本草考古,即在本草文献考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出土的文物为依据,修正和补充历史文献的错漏、局限和缺佚。作者根据炮制文献研究的特殊性,提出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与炮制古法复原,并称为传统中药炮制研究的四重证据法,其核心内容为古法复原。运用该法着力解决:文献记载的炮制工艺是否真实的问题,古籍中同种药物不同炮制工艺的优劣比较问题,古代炮制文献中的疑难问题,现代中药炮制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并列举了具体的运用实例。
- 于大猛范逸品
- 关键词:中药四重证据法本草
- 云南传统中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路径探析
- 2024年
- 文章通过以云南中药产业融合发展为出发点,阐述了中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对了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产业链供应链的差异,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云南中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议。
- 郭伟陈静漪罗细飞李向宾
- 关键词:中药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 传统中药及植物的活性成分对糖尿病不育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导致。糖尿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对心脏、血管、眼、肾脏和神经以及生殖系统均有影响。目前研究表明,传统中药与植物可改善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少炎性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刺激β细胞分泌等途径来保护靶器官免受高糖环境下的侵害。文章对传统中药和植物活性成分及对糖尿病不育症的影响进行综述,对我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日后的糖尿病膳食疗法提供新选择。
- 韩友鑫(综述)杨丹(审校)
- 关键词:糖尿病不育症中药
- 传统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与潜在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预后不良因素。不同队列研究显示,50%~70%的SLE患者并发LN,其中约30%的LN患者会逐步恶化为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风险随之激增26倍^([1])。LN作为一种复杂的肾炎,其治疗颇具挑战性。LN的发病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多种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补体、凝血等途径的激活,内源性免疫原性分子的蓄积以及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紊乱共同构成了LN的发病机制^([2])。
- 秦维正徐竞忆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中药
相关作者
- 周书珩

- 作品数:3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市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传统中药 中药口服液 中药颗粒剂 养鸡业 对虾
- 刘睿芬

- 作品数:96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中药颗粒剂 传统中药 水煎煮 煎液 相对密度
- 曲桂武

- 作品数:45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大鼠血清 传统中药 佐剂关节炎 RMI RDI
- 孙亚楠

- 作品数:25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大鼠血清 传统中药 佐剂关节炎 RMI RDI
- 刘俊杰

- 作品数:43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大鼠血清 传统中药 佐剂关节炎 CIS R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