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篇“ 伦理转向“的相关文章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现代竞技体育的伦理转向
- 2025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竞技体育的内在契合性,挖掘古典主义观念下竞技体育的德性向度和文化价值:通过规则实现公正,通过竞争实现超越,通过盛会维系和平,从美德伦理学角度给现代竞技体育异化的突围提供古典理论资源。以德性伦理转向作为关键,以超越的愿景、公共的规则来达到秩序构建的目的,同时为当下构建人类体育共同体,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可能的路径。
- 王娜王娜
- 关键词:竞技体育美德伦理体育哲学
- 中国社会工作的伦理转向
- 2024年
- 与机构实践场景发展起来的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不同,我国社会工作是在基层治理的社区现实生活场景开展专业实践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西方的接纳内涵是在个人主义基础上建构出来的,即对服务对象采取不批判的态度,并且对服务对象作为人的价值保持尊重。这种接纳的指导原则具有三个显著的功能:一是规范专业关系,二是促进接纳个人,三是秉持专业价值。这种关注对个人进行接纳的伦理原则明显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把个人视为抽象的人,因而无法适应在生活场景中需要做出具体改变的现实中的人。
- 童敏邓洁
- 关键词:专业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个人主义价值观伦理原则伦理转向
- 数字时代重大工程伦理转向与治理之策
- 2024年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工业紧密融合,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重大工程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关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乃至人类未来的“国之重器”,在为人类创造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伦理风险。重大工程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内蕴着人的发展伦理诉求、自然伦理诉求和社会伦理诉求。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重大工程风险的主客观共存性、集体责任的难以还原性、共同体伦理观的变化性、人工智能化等主客观原因,致使重大工程陷入了一系列伦理困境。为此,应加强重大工程的技术风险防范与认知,兼顾自律“软约束”和他律“硬约束”,探寻重大工程治理与伦理治理之策。
- 程志波孟繁慧
-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伦理诉求伦理困境伦理治理
- 面对ChatGPT的挑战:呼唤文学翻译中的伦理转向被引量:2
- 2024年
- 在目前所有饱受热议的话题中,ChatGPT可能是最受关注的一个。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ChatGPT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意味着什么?这是否意味着一切迟早都会被ChatGPT或AI所取代?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人类的伦理道德是否仍然有效和必要?以上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它侧重于文学翻译和理论翻译。在本文作者看来,一般的写作无疑可由人工智能完成,甚至包括一般的翻译。但对于文学创作和翻译,人工智能不一定能够胜任。优秀的译者只能相对忠实地表达其理论的基本要义,但对其微妙而有争议的深层含义则无法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地再现。因此,作者呼吁在当前的文学翻译中出现一种“伦理转向”,这样可以恰如其分地评价人工翻译者的工作和角色,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王宁
- 关键词:人工智能文学翻译翻译伦理学
- 负责任计算:计算广告的伦理转向
- 2024年
- 伦理转向除对技术的自然科学-技术式以及经济方面的观察外,还必须注意技术在社会心理以及社会伦理方面的影响,这恰好是计算广告发展中相对缺失的部分。计算广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正当性拷问迫使其亟须伦理转向,通过前瞻性治理、多元化参与、动态化调整的伦理在场提升技术发展水平以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负责任创新理论与计算广告特点,提出“负责任计算”理念,通过在要素、设计、测试、应用、复盘等全流程各环节分别嵌入透明、预期、协商、响应、反身性维度,使计算广告以伦理可接受、价值可赞许、发展可持续的方式更具正当性地融入社会生活。
- 王水
- 关键词:广告伦理
- 当代共同体的伦理见证及他者的出场——当代诗歌的“伦理转向”
- 2024年
- 新世纪以来,当代诗歌一方面继续承受着边缘化处境,另一方面积极重构着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一次“伦理转向”。这次转向在诗歌的语言、意识、书写范式上正在促成诸多新的变形,使得当代诗歌的面貌既偏离了1980年代的先锋实验书写,也推进了1990年代的历史叙事书写。近年来,当代诗歌的重要变化表现在,许多诗人开始有意识地去承认、揭示当代共同体的伦理面貌,主动见证生命个体缠绕于共同体中的伦理境况。同时,当代诗人逐步将诗歌中的主体表达为一个陌生化的自我,并将文本空间改造为一个伦理空间,去辨认、叙述伦理性的陌异他者。这一源于当代诗歌伦理意识的转向,推动了当代诗歌美学范式的探索和拓展。
- 胡国平
- 关键词:当代诗歌伦理转向共同体
- 共同富裕的劳动伦理转向及实践路径
- 2024年
- 共同富裕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多重领域的综合问题域,其过程、要素、环节与伦理紧密关联,本质上要求加强伦理理念的运行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调整。以资本伦理为架构的资本主义“普遍富裕”面临诸多悖论:在财富分配方面,体现为资本正义优先与劳动群体普遍贫困的关系对抗;在人的发展方面,表现为资本自由泛化与人的劳动本质窄化的理想落差;在生态环境方面,呈现为资本利己至上与劳动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失衡等。针对这些悖论,共同富裕实现从资本伦理到劳动伦理的新质转向成为走出困境的伦理必然。从共同富裕与劳动伦理的逻辑契合关系看,共同富裕具有劳动本体性、人民价值性和社会历史性的伦理特征,指向确证共同富裕的劳动道德基础、强调劳动主体立场和揭示“劳动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方向。构筑共同富裕的劳动价值基础,有助于涵育“共创-共享社会财富”的公共德性、有益于明确“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有利于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祉。为此,重建共同富裕良性发展的伦理道德模式,需要将以劳动正义、劳动自由、绿色劳动为价值内容的劳动伦理嵌入共同富裕实践。新时代共同富裕应从制度、文化、生态等维度协同发力,建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相统一的全民富裕、达成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统一的全面富裕以及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和解的总体富裕,以彰显中国式共同富裕超越西方式“普遍富裕”的新型伦理结构范式。
- 张楚仪
-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
- 20世纪前30年戏曲批评的伦理转向
- 2024年
- 20世纪前30年的戏曲批评面临新旧话语的交替,批评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为对重色轻艺批评传统的极力对抗,同时带来批评伦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向。探析20世纪前30年戏曲批评的伦理转向,重返这一时期戏曲批评对抗花谱话语的历史现场,在经历了过度依赖启蒙话语的剧本评论和受主观喜好支配的考据法评论探索后,批评家探索出以舞台艺术为中心、尊重艺术本体为伦理诉求的批评新取向,更多元、更接近本体的戏曲批评范式也在这种驱动力下逐渐形成。
- 任婷婷
- 关键词:戏曲批评批评伦理
- 中国社会工作的伦理转向:从接纳个人到接纳现实被引量:4
- 2024年
- 随着我国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化,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差异日益凸显,亟需明确自身的伦理依据。接纳一直被视为社会工作的一项核心伦理,特别是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接纳已经成为建立专业关系和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必要条件。通过梳理西方的研究脉络可以发现,尽管社会工作对接纳内涵的界定与心理学不同,前者关注专业关系建设,后者注重服务对象改变,但是两者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建构的,强调接纳个人。这与中国社会工作社区实践的场景性和多元化现实根本相左,只会加剧服务对象对现实问题的回避。为此,中国社会工作需要以接纳现实为专业实践的伦理依据创建“中国学派”。
- 童敏邓洁
- 关键词:接纳中国社会工作伦理转向
- 物性凸显与他者伦理转向——从抖音短视频的“面容”呈现说开来被引量:1
- 2024年
- “面容”是列维纳斯用来指称“我—他”伦理关系的表征,也是其“他者伦理”思想的入口,但其在进入媒介场域后,却遭遇了物质化的掩盖与伦理指称的转向。在抖音短视频中,特效贴片黏合的脸导致人面容多义性的隐没,趋同的吸引装置改变了人与人和谐真诚的交往伦理,进而演化为物化个体间的展演伦理。而抖音界面的显现,也以崇高的声音权利与平滑的内容接替遮蔽了用户自身的理性,干预了用户的他者性,将“我—他”伦理转换为“我—它”伦理。特效贴片及数字界面因思想意志的缺失,透显出对他者责任心的淡漠,以致列维纳斯的伦理理想遭遇现代性危机。因此,从他者伦理视角考察抖音的“面容”呈现,可以发现,一种物质性的“面容”德性亟须建立,用户的理性权利也亟待归还。
- 柴敏露袁智忠
- 关键词:列维纳斯
相关作者
- 王嘉军

- 作品数:47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列维纳斯 艺术 文学 伦理转向 伦理
- 欧阳谦

- 作品数:69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福柯 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实践哲学 文化唯物主义
- 狄金华

- 作品数:94被引量:1,35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乡村 土地流转 社会基础 专业合作组织 伦理转向
- 郑丹丹

- 作品数:35被引量:336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性别 家庭资源 伦理转向 女性 性别分层
- 唐伟胜

- 作品数:93被引量:51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叙事 叙事学 叙事进程 修辞 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