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3篇“ 低流量吸入麻醉“的相关文章
临床腹腔镜手术中给予七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七氟醚流量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流量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麻醉相关指标(拔管时间、麻醉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麻醉前(T1)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腹后5 min(T2)、气腹后3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时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3.6±8.6)、(82.3±10.3)、(85.6±10.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于对照组的(79.6±12.3)、(88.6±12.6)、(92.4±13.1)mm Hg,心率分别为(73.6±8.6)、(80.3±9.2)、(83.3±10.5)次/min,均于对照组的(82.5±9.4)、(88.4±10.5)、(92.5±11.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9.4±1.5)min、麻醉复苏时间(7.2±0.6)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6.5±0.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2.6±2.3)、(10.5±1.2)、(9.2±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1%于对照组的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七氟醚流量吸入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缩短麻醉复苏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唐伟杨蓉蓉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血流动力学
七氟醚与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90例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试验组进行七氟醚流量吸入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试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七氟醚流量吸入麻醉实施全身麻醉手术麻醉效果好,可更好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麻醉效果,缩短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时间。
杨志兰黄建新
关键词:七氟醚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
七氟醚与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七氟醚与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气管插管的96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6名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各48例。给予七氟醚组患者应用七氟醚麻醉,异氟醚组患者则应用异氟醚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拔管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七氟醚组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优于异氟醚。
王斌李灿
关键词:七氟醚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
七氟醚与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分析并对比七氟醚与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时需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为本次观察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异氟醚麻醉,观察组给予患者七氟醚麻醉,对两组临床表现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Aldrete评分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68.6%、9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比异氟醚而言,七氟醚的麻醉临床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刘彦锋
关键词:七氟醚异氟醚麻醉
七氟醚和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七氟醚和异氟醚流量麻醉时对患者疗效的对比。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时需要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患者。在接收相同的流量麻醉技术麻醉前提下,试验组接收七氟醚麻醉,对照组接受异氟醚麻醉。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时间和患者对麻醉满意度来对比两种麻醉剂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手术时长等基本信息方面无显著差异,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43例,占总数的95.6%)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占总数的66.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麻醉中,七氟醚较异氟醚麻醉的安全性高、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陈龙谦黄慧瑜黄丽
关键词:七氟醚异氟醚临床麻醉疗效
基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流量吸入麻醉下异氟醚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流量吸入麻醉对异氟醚药效学的影响,分析流量吸入麻醉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与呼气末浓度的相关性,评价AAI监测流量异氟醚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30例ASA I~II的病人流量异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前、诱导后5mi...
林全阳
关键词:麻醉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异氟醚药效学
文献传递
预充氧化亚氮/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
2008年
报告预充氧化亚氮(N2O)/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经验,30例ASAI~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接受预充N2O/异氟醚流量吸入麻醉.静脉诱导期,以10L/min(N2O7.0L/min,O2 3.0L/min)快速向回路内预充以2.0%-2.5%的异氟醚.病人气道接麻醉机后,总气流量改为1.0Lmin(N2O700ml/min,O2300ml/min)维持15分钟.15分钟后,总气流量减至600ml/min(N2O/O2各300ml/min),同时给予0.8%-1.2%的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结果发现:吸入麻醉后5分钟~8分钟出现一过性MAP降、HR增快,但尚未超出正常范围.从吸入氧分数(FiO2)、吸入呼出(I/E)气中N2O、O2、异氟醚浓度(%)监测结果表明,无缺氧也无CO2蓄积和麻醉药物过量,从而证明本文提供的流量吸入麻醉方法安全、简便、易行.
孙文华
关键词:预充低流量吸入麻醉
安氟醚流量吸入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实验应用吸入麻醉药安氟醚 ,对小型观赏犬进行吸入麻醉试验 ,行间歇正压通气控制呼吸 ,并以 Datex呼吸监护仪对呼吸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尽管安氟醚对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 ,但使用机械通气不要求动物自主呼吸 ,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 (SSS) ,通过调节安氟醚吸入浓度和潮气量 ,可保证呼吸系统功能正常 。
候瑞萍吕占军刘焕奇王海彬王洪斌马金明
关键词:安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
安氟醚流量吸入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
实验应用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对小型观赏犬进行吸入麻醉试验,行间歇正压通气控制呼吸,并以Datex呼吸监护仪对呼吸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尽管安氟醚对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但使用机械通气不要求动物自主呼吸,应用旁气流...
吕占军候瑞萍刘焕奇
关键词:安氟醚吸入麻醉
文献传递
安氟醚流量吸入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
实验应用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对小型观赏犬进行吸入麻醉试验,行间歇正压通气控制呼吸,并以Datex呼吸监护仪对呼吸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尽管安氟醚对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但使用机械通气不要求动物自主呼吸,应用旁气流...
吕占军候瑞萍刘焕奇
关键词:安氟醚吸入麻醉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吕占军
作品数:172被引量:71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克隆细胞 诊治 奶牛 小鼠 安氟醚
候瑞萍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安氟醚 低流量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
刘焕奇
作品数:222被引量:749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水貂 QFM合剂 耐药性 诊治 小鼠
王洪斌
作品数:535被引量:1,30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小型猪 麻醉 腹腔镜 不同脑区 复合麻醉剂
周伟
作品数:8被引量:55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闭式 半紧 低流量吸入麻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脊髓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