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2篇“ 体外刺激“的相关文章
- 呕吐毒素体外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对炎性因子和m^(6)A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24年
- 本实验构建了呕吐毒素(DON)体外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模型,研究DON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对炎性因子IL-6、IL-8和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METTL3、METTL14、FTO、WTAP和YTHDF2表达的影响。利用2μmol/L的DON刺激细胞24h和48h,收集不同时间点细胞样品的总RNA和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和m^(6)A修饰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METTL3和FTO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2μmol/L的DON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24 h和48 h后,炎性细胞因子IL-6、IL-8的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0.01);与对照组相比,METTL3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均上调(P<0.05),FTO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均下调(P<0.05),METTL14基因仅在24 h后上调(P<0.05),而WTAP和YTHDF2基因在DON刺激细胞24 h和48 h后均无显著变化。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METTL3蛋白在48 h后上调(P<0.05),而FTO蛋白在24 h和48 h均下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DON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可引起细胞内炎性因子的表达增加,且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METTL3的上调和FTO的下调可能与细胞炎症相关。此外,对DON组小鼠腹腔注射5 mg/kg BW DON,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3 h后检测小鼠肺脏组织中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肺脏组织中m^(6)A甲基化相关基因METTTL3、METTL14、WTAP、YTHDF2均无显著差异;FTO下调(P<0.001)。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在DON刺激小鼠3h后FTO蛋白下调(P<0.01),表明DON在动物体内也表现出相似的效应。
- 丰伟丽薛智慧赵庆博周焕焕周傲刘玉兰张晶
- 关键词:呕吐毒素
- 一种通过LIPUS体外刺激衰老间质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LIPUS体外治疗衰老间质细胞的新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能量强度对衰老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刺激,本发明的方法能促进衰老间质细胞增殖并加快脂滴利用,从而增加间质细胞体外培养睾酮生成并增强其分泌功能。该方案可...
- 韩厦李朋罗嘉强徐帅许俊伟夏术阶陈辉榕李铮
- 一种体外刺激大肠杆菌生长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体外培养技术与肠道菌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刺激大肠杆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氨苄青霉素抗性BL21和氨苄青霉素抗性DH5α菌液;获取无抗BL21和无抗DH5α菌液:牦牛奶制备:分组培养;pH值的测...
- 马忠仁粟雨芯苏君鸿李方琳田晓静乔自林
- 体外刺激性咳嗽联合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法在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体外刺激性咳嗽联合口咽通气道吸痰法在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神经内科肺部感染的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刺激性咳嗽联合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法。比较两组病人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干预第4天痰液吸净时间、吸痰总次数及住院时间、对护士吸痰技术操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气道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士吸痰技术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第4天吸痰总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刺激性咳嗽联合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法适用于肺部感染不能自主排痰的病人,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可反复操作,病人满意度高。
- 胡娅莉顾志娥刘必琴施杨
- 关键词:口咽通气道吸痰
- 溶藻弧菌体外刺激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血细胞后早期转录组研究
- 2023年
-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是我国传统养殖贝类,细菌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成为制约泥蚶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血细胞是泥蚶免疫防御的执行者,血细胞能直接吞噬异物,能通过包囊作用将异物包裹,血细胞还在炎症反应和伤口修复中发挥作用。采用RNA-seq测序技术研究了溶藻弧菌体外刺激后泥蚶血细胞3 h和6 h时转录组动态变化,与未受刺激血细胞相比,3 h时1 790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包括1 319个上调基因和471个下调基因;6 h时3 183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包括2 629个上调基因和554个下调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溶藻弧菌刺激后免疫相关多个信号通路或生物学过程发生显著改变,如吞噬体、细胞凋亡、蛋白酶体、内质网加工、局部黏附等。部分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丰度3 h时变化不显著而6 h时发生显著改变,部分免疫相关基因3 h和6 h时表达丰度均显著改变。研究结果为泥蚶血细胞早期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泥蚶抗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钟爱华王迎宾毕澜方徐浩磊
- 关键词:血细胞转录组
- 一种可通过体外刺激恢复肠道蠕动便秘治疗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秘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通过体外刺激恢复肠道蠕动便秘治疗设备,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前端的接线头,所述机体前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绕线机构,所述接线头的个数为四个,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接...
- 李振国
- 一种体外刺激大肠杆菌生长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体外培养技术与肠道菌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刺激大肠杆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氨苄青霉素抗性BL21和氨苄青霉素抗性DH5α菌液;获取无抗BL21和无抗DH5α菌液:牦牛奶制备:分组培养;pH值的测...
- 马忠仁粟雨芯苏君鸿李方琳田晓静乔自林
- 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刺激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中性粒细胞为研究对象,用瑞氏姬姆萨染色和台盼蓝拒染法对分离培养的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进行鉴定和活性检测,ELISA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体外培养的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L-1β、TNF-α、IL-10及IL-8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体外培养的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F-κB的激活效应。结果显示,体外分离培养的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纯度达99%,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活性逐渐降低。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3 h~24 h刺激时间范围内,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时间的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体外培养的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IL-10、TNF-α、IL-1β和IL-8的分泌量均显著升高(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15 min~120 min刺激时间范围内,随着SA113感染时间的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体外培养的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I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1)。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培养了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株)刺激体外分离培养的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过程中细胞因子IL-10、TNF-α、IL-1β和IL-8的分泌量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这一促进作用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的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调控作用。
- 张凯姜雪莹钱英红曹金山刘博刘博毛伟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奶牛
-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源外泌体体外刺激髓源抑制性细胞极化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源外泌体体外刺激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二者协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生物学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并收集培养上清,超速离心上清获得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蛋白CD9和烯醇化酶的表达。取3只健康BALB/c小鼠,制备股骨髓系细胞,刺激分化为MDSC后,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于6孔板中每孔加入1×10^(6)个MDSC细胞,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20μl外泌体(5μg)、白细胞介素-4(IL-4)(40 ng)和RPMI 1640培养基进行刺激。于刺激24、48和72 h后,分别收集3组MDSC,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单核型MDSC(M-MDSC)的细胞比例变化及其M2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F4/80和CD206的表达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8.0.2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源外泌体为圆形的膜状结构,直径集中在60~90 nm。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外泌体有特异性蛋白CD9和烯醇化酶的表达。外泌体刺激MDSC 24 h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M-MDSC占MDSC的比例分别为(77.14±0.78)%、(75.74±0.50)%,与阴性对照组的(78.13±0.8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3.45,P>0.05);刺激48 h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M-MDSC占MDSC的比例分别为(80.47±0.85)%、(78.27±0.69)%和(68.01±1.33)%,其中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8,P>0.05),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t=11.20,P<0.01);刺激72 h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M-MDSC占MDSC的比例分别为(50.03±0.59)%和(46.14±0.87)%,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74.9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23.18,P<0.01)。外泌体刺激MDSC 24 h、48 h和72 h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M-MDSC上表达M2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的比例分别为(11.83±0.06
- 孙叶挺江楠姜岩岩李腾蒋小凤曹建平沈玉娟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外泌体M2型巨噬细胞
- 副猪嗜血杆菌体外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对炎性因子和m^(6)A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5型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对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METTL3、METTL14、WTAP、YTHDF2和FTO表达的影响,试验构建了Hps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模型,利用不同浓度的Hps(MOI分别为10∶1和100∶1)分别感染细胞0,6,12,24 h,收集各时间点细胞样品的总RNA和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炎性因子及m^(6)A修饰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MOI为10∶1和100∶1时,TNF-α和IL-8基因总体呈上调表达,在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24小时时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12小时时,除MOI为100∶1时的TNF-α基因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Hps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后m^(6)A修饰关键基因METTL3、METTL14、WTAP、YTHDF2和FTO基因均呈下调表达,当MOI为10∶1时,在刺激6,12,24小时时METTL3、WTAP、YTHDF2基因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刺激12,24小时时METTL14基因达到显著水平(P<0.05),FTO基因在刺激6,24小时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MOI为100∶1时,在刺激6,12,24小时时METTL3、METTL14、WTAP、YTHDF2和FTO基因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系能够抑制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能在m^(6)A甲基化修饰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
- 薛智慧郭鑫李水莲周焕焕陈洪波任红艳张晶
-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
相关作者
- 俞惠民

- 作品数:182被引量:1,36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宫内感染 早产儿 新生儿 脑白质损伤 宫内
- 袁天明

- 作品数:139被引量:43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宫内感染 脑白质损伤 肠道病毒感染 未成熟
- 李亚红

- 作品数:5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 细胞氧化损伤 未成熟 体外刺激 脂多糖
- 张恒辉

- 作品数:8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刺激 树突状细胞 四聚体 丙型肝炎 HLA-A2
- 贾战生

- 作品数:321被引量:880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HCV 丙型肝炎 核酶 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