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1篇“ 促渗作用“的相关文章
一种包含作用的人参籽发酵油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作用的人参籽发酵油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及其用途,其包含美白活性成分以及人参籽发酵油。其中人参籽发酵油能够有效进美白活性成分的皮肤透性,进而增强美白护肤作用
郭浩张蕾武改红王军王雪峰杨珍李肖夏韩少君
肉豆蔻与花椒挥发油复配作用的研究
2024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和花椒的挥发油,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苦参碱为试验药物,氮酮为阳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腹部皮肤为模拟皮肤,进行体外透皮试验。利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含量,计算其累积透过量、透皮速率与皮肤滞留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植物挥发油均可进苦参碱的透皮吸收,当挥发油浓度为6%时,效果最好,且复配挥发油的效果优于单一挥发油。植物挥发油可进苦参碱的透皮吸收,肉豆蔻与花椒复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可作为优良的剂用于外用制剂与化妆品中。
焦颖张彦杨黎燕刘乐乐郭文皓
关键词:体外透皮试验促渗
基于微透析探究付罐疗法对丹参“水-脂”二元组分的作用
2024年
目的建立丹参“水-脂”二元组分的经皮微透析方法,研究付罐疗法(Fu's cupping therapy,FCT)不同处理方式的在体经皮特征。方法考察灌流流速、温度和药物浓度对探针回收率的影响,采用增量法与减量法探究探针膜内外透性的一致性,考察探针体内外稳定性;以新西兰兔为动物模型,测定FCT不同处理时间(背部留罐5、10、15 min)对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皮肤动力学行为。结果流速越大,回收率越低;温度越高,回收率越高;在不同药物浓度下,探针回收率与损失率近似相等;且探针回收率在10 h内稳定性良好。FCT背部留罐15 min对水溶性成分具有显著作用,FCT背部留罐15 min和10 min对丹参脂溶性成分经皮效果明显。结论FCT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技术。
谢欢周斌何金英徐剑刘耀曹国琼张永萍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丹参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付罐疗法在体经皮作用评价
2024年
目的:建立芍药苷的经皮微透析方法,探究付罐疗法(FCT)在体经皮效果。方法:通过增量法和减量法对微透析探针的体外回收率和传递率进行测定,并利用反向析法校正探针对芍药苷的在体回收率;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含5%氮酮处理的芍药苷溶液作为阳性对照组,3号罐留罐法产生负压为-0.30 MPa处理10 min作为FCT处理组,采用皮下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HPLC法测定付罐疗法对芍药苷的经皮药动学的影响。结果:增量法和减量法所测得的芍药苷的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传递率基本一致,药物与析膜间无相互作用;芍药苷的在体回收率为(51.71±0.75)%。FCT处理组能显著提高芍药苷的透皮速率0.0767μg/min(空白组0.0042μg/min),降低时滞,对芍药苷的倍数(ER)为18.26;5%氮酮组倍数(17.69)比FCT组低。结论:付罐对芍药苷具有明显的在体经皮作用,提示付罐疗法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物理技术进行应用。
刘锦萍郑晓霞徐剑张永萍刘耀缪艳燕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芍药苷
一种具有高作用的微囊乳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作用的微囊乳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作用的微囊乳状面膜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纳米乳化剂2‑4%、植物精油0.05‑0.8%、甘油4‑16%、增稠剂0.1...
张目周心慧程建华
一种具有高作用的微囊乳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作用的微囊乳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作用的微囊乳状面膜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纳米乳化剂2‑4%、植物精油0.05‑0.8%、甘油4‑16%、增稠剂0.1...
张目周心慧程建华
一种具有作用的中草药精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油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精油组合物包含丹参、肉桂和冰片以及任选地紫苏和薄荷,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闪式提取‑微波无溶剂法联用法,其能够高效提取本草复方中的精油成分,提高精油对皮肤的安全性。经过纳米包裹后...
杨娜苗明三石磊刘丹程康尹雅婷吕智顾洁洪奇
余甘子软膏的制备及冰片作用考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制备余甘子软膏并考察冰片对余甘子软膏经皮透的影响。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以耐寒试验、耐热试验、离心试验及感官评价为指标优选余甘子软膏的制备工艺,并进行皮肤刺激性考察;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没食子酸、柯里拉京的体外透皮为指标,通过HPLC考察不同含量冰片对余甘子软膏的作用;并对余甘子软膏经皮透及体外释放规律进行探究。结果:余甘子软膏的最佳处方为石蜡油0.5 g,凡士林1 g,羊毛脂5 g,硬脂酸3 g,纯净水1 g,丙三醇1 g,余甘子浸膏4 g;5%的冰片对余甘子软膏中没食子酸和柯里拉京的效果最佳,24 h时的经皮累计透量分别为1.1636,0.0738 mg·cm^(-2),经皮吸收速率为0.0463,0.0031 mg·cm^(-2)·h,增倍数为1.7380,1.8225;24 h时余甘子软膏中没食子酸和柯里拉京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58.91%,45.47%;含5%冰片的余甘子软膏中没食子酸和柯里拉京的经皮透均符合一级方程,体外释放分别符合Higuchi方程、Hixson-Crowell方程;单次给药1,24 h后均无明显皮肤刺激性。结论:制得的余甘子软膏具有良好的性状及体外经皮透、体外释放性能,无明显皮肤刺激性。
崔利利郝佳旭查丽春范晓梅佳华普娟马云淑
关键词:软膏正交试验冰片体外透皮体外释放
丁香挥发油对参黄散中有效成分的透皮作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研究丁香挥发油对参黄散中有效成分的透皮作用。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HPLC法测定大鼠给药12、24 h后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ATR-FTIR)表征大鼠皮肤角质层中脂质和蛋白变化,综合应用病理检测、免疫组化、扫描电镜(SEM)观察挥发油、氮酮对角质层结构、E-钙黏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丁香挥发油主要由丁香酚、乙酰丁香酚组成;对大黄素、丹参酮ⅡA、厚朴酚、吴茱萸碱、辛弗林具有较好的作用,对亲脂性成分的作用优于亲水性成分;可引起皮肤脂质结构紊乱,增加角质层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药物透;改变了皮肤角质层的有序致密结构,使表皮结构变得疏松;降低了细胞之间的粘附,使药物更易透皮肤。结论 丁香挥发油对参黄散中有效成分的透皮作用良好,有望作为皮肤进剂。
刘兴亮王博李玮关旸张婷丁美红石森林
关键词:丁香挥发油
基于经皮微透析技术的薄荷挥发油作用评价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建立以川芎嗪和葛根素为亲脂性和亲水性模型药物的经皮微透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的在体经皮特征。方法:在研究药物浓度和灌注速率对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基础上,采用浓差法测定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传递率,并通过反向析法测定模型药物的探针在体回收率;以大鼠为动物模型,测定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1%、3%、5%)对两种模型药物的皮肤动力学行为。结果:药物浓度对不同药物探针回收率没有显著影响,灌注速率与探针回收率均呈指数关系,浓差法显示两种模型药物的探针回收率与传递率相等,药物在析膜间无相互作用;川芎嗪和葛根素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59.17±1.22)%、(19.85±1.60)%。3%浓度以下薄荷挥发油对川芎嗪和葛根素均无显著的经皮效果,在5%浓度条件下对川芎嗪表现显著活性。结论:低浓度薄荷油对亲脂性和亲水性药物的没有明显经皮作用,仅在较高浓度条件下对亲脂性药物表现作用,提示薄荷油主要通过影响药物热力学活性有关。
王景雁兰颐赵馨雨陈佳佳兰海莫诺兰余玲吴清
关键词:微透析技术透皮吸收经皮给药

相关作者

马云淑
作品数:136被引量:684H指数:15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克班宁 挥发油 促渗剂 经皮渗透 促渗作用
吴文澜
作品数:45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脂质体 多肽 促渗作用 玻璃容器 蛋白质硝基化
梁菊
作品数:89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脂质体 多肽 抗菌 霜剂 药物载体
崔利利
作品数:8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促渗作用 罗通定 挥发油 磷酸川芎嗪 透皮贴剂
汉会勋
作品数:6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促渗作用 挥发油 罗通定 磷酸川芎嗪 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