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8篇“ 保留肛门“的相关文章
改良的保留肛门括约肌虚挂线治疗Crohn病肛瘘的效果及术前伴直肠狭窄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总结Crohn病(Crohn disease,CD)肛瘘术前伴直肠狭窄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探讨改良的保留肛门括约肌虚挂线(简称“改良虚挂线法”)治疗CD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且采用改良虚挂线法治疗的CD肛瘘患者,总结术前伴直肠狭窄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同时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变量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建立决策树模型。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CD肛瘘患者234例,其中术前伴直肠狭窄发生率为22.2%(52/2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伴直肠炎症、蒙特利尔分型B2型、瘘管范围位于肛提肌上方、瘘管数量单条且有分支或多条、淋巴细胞计数≥6.03×10^(9)/L、血小板计数≥0.61×10^(9)/L、红细胞沉降率≥39.11 mm/h、C反应蛋白≥5.13 mg/L和脑钠肽≥313.26 ng/L的患者术前伴直肠狭窄发生的概率增高(P<0.05)。对于术前伴或不伴直肠狭窄患者,采用改良虚挂线法治疗后的CD活动指数评分、肛周CD活动指数评分和肛管静息压均较治疗前呈现降低趋势、肛管最大收缩压呈现升高趋势。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共18个节点,9个终端节点,决策树模型的增益图从0%开始逐渐增长,最终到达100%;指数图从198%开始维持较高的水平后快速降低至10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0.821,0.908)],其敏感度为84.35%、特异度为82.33%。结论CD肛瘘患者术前伴直肠狭窄发生率较高,采用改良虚挂线法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术前伴直肠炎症、蒙特利尔分型B2型、瘘管范围位于肛提肌上方、瘘管数量单条且有分支或多条且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水平较高者应关注其术前伴直肠狭窄的情况,本研究根据这些重点关注的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术前是否伴直肠狭窄的区分度较好。
伍军项武军陈震宇
关键词:肛瘘直肠狭窄
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后预防性临时造口永久化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背景与目的:预防性临时造口作为一种简单有效减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严重程度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手术中,但部分预防性临时造口患者因各种因素不能还纳,从而转变为永久性造口。目前,造口永久化仍然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不良后果,其发生原因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单中心的连续性手术样本,探讨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行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联合预防性临时造口且完成超过12个月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永久性造口的发生情况,比较永久性造口患者与造口还纳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永久造口定义为造口超过12个月未能还纳。结果:共纳入299例患者,其中268例(89.63%)如期还纳(造口关闭组),31例(10.37%)未还纳(永久造口组)。与造口关闭组比较,永久造口组初诊时远处器官转移发生率更高(7.5%vs.25.8%,P=0.003),同时,T3与T4期、N2期以及临床分期Ⅳ期比例更高(均P<0.05);术后总并发症(19.0%vs.41.9%,P=0.003)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1%vs.9.7%,P=0.016)升高,吻合口漏发生率也升高(4.9%vs.19.4%,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合并远处器官转移(OR=5.41,95%CI=1.80~16.27,P=0.003)和吻合口漏(OR=4.44,95%CI=1.15~17.09,P=0.030)是形成永久性造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目前仍有部分患者的预防性临时造口无法还纳而形成永久性造口。永久性造口与肿瘤位置过低、初诊时存在远处器官转移和出现吻合口漏密切相关。
张洁雷小康王新静杨茜曹星雪谷美佳武爱文王林
关键词:直肠肿瘤肠造口术手术后并发症
改良的保留肛门括约肌虚挂线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改良的保留肛门括约肌虚挂线与传统低位切开高位实挂线对比观察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肛门功能、总疗效等方面的差异,旨在探索高位复杂性肛瘘更加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徐爱玲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肛门括约肌切开挂线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先断阴道后处理子宫旁组织联合骶前间隙入路行保留肛门的后盆腔脏器切除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7年
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术多针对来源于直肠或妇科生殖系统的肿瘤,因肿瘤同时侵犯直肠及女性生殖器官,为确保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中遂将肿瘤及受侵脏器一并切除。当肿瘤体积较大。且与直肠及女性生殖器官融为一体时,如果将子宫阴道与直肠强行分离并分别切除,将会导致肿瘤破裂、癌细胞种植扩散,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如何保证肿瘤切除的完整性及避免术中两侧输尿管和盆壁血管损伤,成为手术操作进程的难题。我们利用先断阴道后处理子宫间隙联合骶前间隙入路行保留肛门后盆腔脏器切除,能有效降低手术难度,提高肿瘤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损伤输尿管,现报道如下。
王刚成韩广森刘英俊程勇王有财刘晓勇化朋标
关键词:保留肛门骶前间隙临床疗效宫旁组织阴道联合脏器切除术
直肠癌能保留肛门吗?
2016年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脂肪性食物增加,大便在结肠和直肠滞留时间延长,对肠黏膜的刺激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有人做过统计,美洲居民食肉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需3~4天,而非洲居民以蔬菜、水果、谷类食物为主,食物在消化道通过时间不到24小时。
申文江
关键词:直肠癌保留肛门谷类食物癌发病率消化道生活水
肛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保留肛门功能与较差的远期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对uT1期直肠癌,NCCN指南和卫生部门的规范都推荐应用经肛门切除术治疗,但是文献表明其疗效存在争议。文章综述了经肛门切除术的发展、适应证以及长期疗效,并回顾了经肛门切除术后存在高危因素时的及时补救手术和复发后的挽救手术效果。所有这些结果表明:经肛门切除术适用于某些对经腹部大手术有禁忌证的患者,或者适用于某些对保留肛门意愿极其强烈而不愿做大手术的患者,但是他们必须明白,经肛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低于常规的根治性手术,包括增加癌症相关的死亡风险。
叶盛威
关键词:直肠肿瘤疗效
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新手术
2015年
直肠癌是发生在肛门附近的癌症。一直以来,治疗后都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这是因为必须将肛门连同肿瘤一起切除。不过近年来,在保留肛门功能的前提下切除直肠癌的新型手术得到了推广。
祁焱
关键词:直肠癌肛门手术永久性
1例低位性直肠癌根治再造膀胱保留肛门手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14年
总结了1例低位性直肠癌浸润膀胱行低位性直肠癌根治再造膀胱保留肛门手术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针对患者心理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术后引流管护理、造瘘口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等措施。认为精心有效的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陈苑
关键词:护理
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适应症选择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标准并分析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52例,保留舡门括约肌手术患者10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分析直肠癌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手术方式的选择与肿瘤发生部位、环周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侵犯脏器、大体类型、是否为根治性、Dukes分期有关,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局部复发率、排便功能、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直肠癌患者可以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而手术方式的本身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卢进业张飞梁志东
关键词:直肠癌肛门括约肌适应症
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治疗分析56例
2013年
目的:观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56例中,肿瘤下缘位于齿状线上3.5~6.0cm。DukesA期6例,B期35例,C期15例。肿瘤占据肠腔1/3~4/5,均无远处转移。56例均采用Dixon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局限性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回访2年内复发4例(DukesC期),3年内复发11例,其中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7例。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保肛手术不影响患者生存率,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徐毅李忠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癌根治术保肛

相关作者

韩方海
作品数:158被引量:77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 直肠肿瘤 胃癌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王振军
作品数:352被引量:2,685H指数:2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肛瘘 直肠癌 直肠肿瘤 肛提肌 低位直肠癌
汪建平
作品数:341被引量:3,042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直肠肿瘤 预后
詹文华
作品数:489被引量:3,40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预后 外科手术 结直肠肿瘤
谢忠士
作品数:71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癌 右半结肠切除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P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