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5篇“ 倪瓒“的相关文章
倪瓒
今日美术馆书库:本书是一本介绍倪瓒绘画作品的书。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倪瓒生平概述、艺术成就、论艺摘选、各家评论摘录、年表简编等。
盛东涛著
关键词:美术批评倪瓒中国画
倪瓒
郑拙庐著
关键词:传记倪瓒
倪瓒“一河两岸”图式演进历程研究
2025年
元末明初政权更迭,社会环境恶劣,以倪瓒为代表的江南文人画家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人生历程的推进、内心思想的转变,倪瓒寄情书画,运用独特的“一河两岸”图式创造属于自己的画风,并蕴含独特韵味,在中国画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倪瓒的典型图式,“一河两岸”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存在一个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画家所经历的生活与时代又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施泓言
关键词:倪瓒图式演进
从交游经历看倪瓒书画艺术的演变
2025年
身处元末动荡的时代,倪瓒的一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后人往往将他描绘为一个超然物外的高士,但这种形象却掩盖了他真实的生活面貌。为此,本文将结合历史事实和文献考证,深入探讨倪瓒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分析其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及交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旨在重构一个更为真实和具体的倪瓒形象。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超越对倪瓒的理想化和刻板印象,作为独立人格的书画家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历磨砺。
魏毅
关键词:倪瓒书画交游
艺术史的“文本化”--以倪瓒的形象生成为例
2025年
在文本印刷较图像复制远为发达的前现代,依托文字的艺术家轶事往往比作品传播得更远。有明一代,小说戏曲出版繁荣发展,许多前代贤士的轶事、传记被重新编撰成迎合大众趣味的小说文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倪瓒的“洁癖”传说在明清两代得到夸张和戏剧化的增补,固化为高度符号化的艺术史印象,顾元庆出版的《云林遗事》一著尤其推动了“倪高士”形象的生成。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对“癖”的怪奇审美趣味盛行,其中“好洁”被赋予精神层面的意义,与彼时画谱里简化的“倪瓒风格”相互强化,最终形成了明清文人画叙事中“画品即人品”的典范。
熊鹤婷
关键词:小说戏曲文本化戏剧化图像复制倪瓒大众趣味
倪瓒存世诗稿考略
2024年
倪瓒是元代书画家中诗名最著者之一。元代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虞集就曾以“鲍谢才情”来表示对倪瓒的称许。元末诗坛盟主杨维祯也曾言“句曲张贞居、东海倪元镇、昆山顾仲瑛、云邱张仲简、吴兴郯九成,咸名能诗者也”,并于《郯韶诗序》中将倪瓒视为继赵孟頫、虞集、范梈、杨载之后起者。1顾瑛称倪瓒“诗趣淡雅,如韦苏州”,2将之比拟为作诗简古澹泊、清深妙丽的唐代诗人韦应物。
杨可涵
关键词:诗稿虞集杨载倪瓒
浅谈倪瓒山水画艺术
2024年
倪瓒是“元四家”之一,其不同于唐宋审美标准的逸品画,有着“一江两岸”三段式的独特构图,画风疏秀苍松,笔墨简练,形成了风格鲜明、意境幽远的境界[1]。其绘画集中体现了画家的文化修养、学识与精神气质,为一代文人画的典范。其山水画不仅技法灵动率性,更重要的是在美学思想和艺术价值上有引领作用,对元代及其以后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明雪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自娱逸气不求形似
倪瓒小楷风格分析研究
2024年
倪瓒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艺术成就在古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通过对倪瓒书法艺术的分析,探讨其对后世历史人物的影响以及其书法艺术成就的历史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倪瓒的生平背景及其书法创作特点,然后以时间线分析倪瓒书法艺术的作品及其主要成就,接着讨论其对后世历史人物的影响,最后阐述倪瓒书法艺术成就的历史意义。倪瓒小楷书法作为他传世作品中最常用的题跋书体,以其工整匀称,线条流畅,结体典雅而著称。在笔法上,倪瓒小楷书法善于运用点画、顿挫,构图严谨,行草有力,书法品格高古,气韵豪迈。同时,其作品中的清雅脱俗,给人以品格清峻之感,体现了倪瓒文人形象和高尚的人格风范。
黄珊蒋直真
关键词:倪瓒元代书法小楷
倪瓒艺术的三个关键词
2024年
倪瓒的艺术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第一个词是萧散天真,他的作品笔墨和造型都不求精工,往往会产生意料之外的萧散天真之趣。第二个词是似嫩实苍,这是孙承泽对他的评价。第三个词是平淡峥嵘,这是李日华对他作品的观感。他的作品看似不经意,但在寻常的笔画和景致背后,却有深邃的意韵,能够吸引观者去反复品味。
叶康宁
关键词:倪瓒
倪瓒山水画风格小探
2024年
关于风格,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应该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一语了。在中国,与之相似并且同样广为人知的则是“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都不约而同地将风格与其创作主体人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并认为风格即人格,是创作主体思想与情感的外在流露,反映了人的精神与追求。元代山水画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人物是“元四家”,元以后画山水画而不受其影响的几乎没有。笔墨在他们这里具有了独立审美性,书法与绘画的结合更紧密了,并且他们还在画上题字作诗,配合画面需要而相互补充,为诗文书画合一的文人画形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倪瓒作为其中的代表,他的画简洁而单纯,成熟画风都是寥寥数笔,一个面目,一种精神,模仿不来,因为它表现了画家本人,而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我们如果想要具有自己的绘画风格,首先关注的其实不是风格,而是认识自己,找到自我。
童军民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自我

相关作者

吕少卿
作品数:63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倪瓒 画风 山水画 画学思想 美学思想
陈彦霖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倪瓒 两岸 逸品 笔墨 笔墨技法
赵琰哲
作品数:46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画院
研究主题:乾隆朝 仿古 乾隆帝 文徵明 清宫
朱良志
作品数:179被引量:46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研究主题:石涛 八大山人 事迹 中国艺术 考析
车丽娟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逸气 倪瓒 审思 境界 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