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6篇“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文章
- 儿童炎症性肠病被引量:8
- 2006年
- 刘作义
- 关键词:儿童炎症性肠病慢性腹泻病美国医学会杂志肠道病变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
-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精准治疗研究与应用
- 2025年
- 儿童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在诊治方面仍然面临挑战。IBD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对患儿的心理和社会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我国儿童IB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建立儿童IBD的精准治疗新模式成为国内外儿科医师和学者的目标。精准医学已被证明在肿瘤、新生儿遗传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儿童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文就当前精准治疗在儿童IBD中的应用情况,阐明精准治疗在儿童IBD治疗中的作用。
- 贾双珍孔琰刘前超朱艾琳吴捷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儿童
- 全肠造影CT形态学和定量参数预测儿童炎症性肠病复发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全肠造影CT(CTE)形态学和定量参数对炎症性肠病(IBD)患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8例IB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3例)与未复发组(n=75例)。比较两组患儿CTE形态学特征、定量参数,分析CTE形态学特征、定量参数与IBD复发的关系及评估价值。结果复发组CTE形态学特征肠壁分层强化、腹腔淋巴结肿大、梳状征、肠系膜密度增高、结肠袋消失比例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肠壁厚度、动脉期CT值、门脉期CT值、CTE评分高于未复发组(P<0.05);IBD病程、病情程度、肠壁分层强化、腹腔淋巴结肿大、梳状征、肠系膜密度增高、结肠袋消失、肠壁厚度、动脉期、门脉期CT值、CTE评分是IBD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E形态学特征:肠壁分层强化、腹腔淋巴结肿大、梳状征、肠系膜密度增高、结肠袋消失评估IBD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33(95%CI:0.434~0.629)、0.599(95%CI:0.500~0.692)、0.582(95%CI:0.483~0.676)、0.588(95%CI:0.489~0.682)、0.570(95%CI:0.471~0.665),定量参数:肠壁厚度、动脉期CT值、门脉期CT值、CTE评分评估IBD复发的AUC分别为0.765(95%CI:0.674~0.841)、0.706(95%CI:0.610~0.790)、0.728(95%CI:0.634~0.809)、0.708(95%CI:0.613~0.792),联合评估IBD复发的AUC为0.935(95%CI:0.871~0.973),大于各形态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单独评估(P<0.05)。结论 IBD复发患儿CTE形态学和功能学改变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联合评估复发风险的价值较为可靠。
- 张宁黄子菡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形态学特征
- 益生菌Blautia wexlerae在改善或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益生菌Blautia wexlerae在制备改善或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以益生菌Blautia wexlerae作为有效成分,制成医学上及食品中能接受的剂型,可显著改善或治疗儿童炎症性...
- 王莹徐娟姜璐
- 肠道真菌与儿童炎症性肠病
- 2024年
- 肠道真菌是肠道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肠道真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肠道真菌与炎症性肠病(IBD)相关性,也逐渐引起儿童消化领域的重视,基于肠道真菌的干预措施,可能为IBD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笔者拟就IBD患者的肠道真菌构成变化,以及其作为IBD诊治生物标志物与治疗手段可能性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认识肠道真菌与IBD的关系提供参考。
- 刘清汪志凌
-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CROHN病分子靶向治疗念珠菌属马拉色霉菌属儿童
- 儿童炎症性肠病特殊饮食治疗
- 2024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以肠道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特殊饮食治疗可调节肠道菌群以及肠道免疫从而在儿童IBD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将探讨儿童IBD的特殊饮食治疗策略,包括CD排除饮食、CD治疗饮食、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IBD抗炎饮食等。
- 朱文熹刘云曼洪莉
- 关键词:儿童炎症性肠病
- 儿童炎症性肠病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2024年
- 炎症性肠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延迟诊断普遍存在,影响患者的病程和结局。早期识别、早期诊断能够明显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预后。由于内镜检测的创伤性,寻找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标志物十分重要。该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儿科领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几种用于鉴别炎症性肠病与非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新型标志物,并讨论了儿童与成人炎症性肠病标志物的不同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尽早准确识别炎症性肠病,改善患者预后。
- 贺玺钟雪梅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生物标志物
- 叙事医学在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应用
- 2024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展,IB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1-3]。2017年《柳叶刀》(TheLancet)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世界范围内IB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欧美国家的IBD发病率已处于高位平台期,而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IBD发病率正处于新病例增长的第一阶段且以儿童期发病为多,反复的腹痛、腹泻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迟缓、青春期延迟、骨病、肠穿孔、肛周脓肿及肛瘘等,使IBD患儿在家庭、娱乐、学习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较大影响,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终身影响,而不断增多的IBD患儿无疑将给全球医疗保健带来更严峻的挑战[2-3]。
- 涂岷江李小敏黄曼尧李乐王朝霞
- 关键词:肛周脓肿新病例青春期延迟炎症性肠病儿童营养不良
- T细胞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儿童炎症性肠病(pediatr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PIB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重。尽管对于PIBD的病因学已有一定认识,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基因易感性、环境因素及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其中T细胞发挥关键作用。深入探索PIBD中T细胞的激活、迁移及反应机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为早期诊断和患儿个体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就T细胞在PIBD发病中的作用、与基因突变的关系以及在临床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PIBD发病机制的理解,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孔琰张添卓吴捷
- 关键词:儿童T细胞炎症性肠病
- 生物制剂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生物疗法,特别是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从根本上改变了儿童IBD的治疗和病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开始应用儿童IBD,现总结不同类型生物制剂在儿童IBD中的应用,阐述其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临床转换和联合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IBD的优化治疗。
- 邹标刘圣烜舒赛男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生物疗法儿童
相关作者
- 陈洁

- 作品数:341被引量:2,147H指数:2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幽门螺杆菌 炎症性肠病 儿童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
- 黄瑛

- 作品数:146被引量:1,22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炎症性肠病 儿童炎症性肠病 幽门螺杆菌 早产儿
- 许春娣

- 作品数:260被引量:1,74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炎症性肠病 小儿
- 王歆琼

- 作品数:60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炎症性肠病 儿童炎症性肠病 乳糜泻 克罗恩病
- 吴捷

- 作品数:97被引量:4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炎症性肠病 胎鼠 新生儿窒息 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