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 篇“ 克隆繁殖 “的相关文章
黄柳雌雄株克隆繁殖 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 黄柳(Salix gordejevii)是杨柳科柳属优势固沙灌木,其天然种群具有雌性偏倚的现象。黄柳的克隆繁殖 在沙地演变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其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对维护沙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兰庆关键词:黄柳 克隆繁殖 克隆整合 2种农作物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 与生长的影响 2024年 旨在评估农作物红薯与香茅草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 及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红薯和香茅草的地上部分粉碎物,对空心莲子草茎节实施了3种不同处理:表层覆盖、混土栽培和水提液浇灌。通过测定茎节的存活率、生物量及酶活性等指标,评估不同处理对空心莲子草影响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100 g/kg的处理浓度下,经过红薯混土栽培和香茅草水提液浇灌处理后,空心莲子草茎节的存活率分别降至55.56%和43.75%。相比之下,高浓度(100 g/kg)的水提液浇灌处理显著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茎长(红薯:3.37 cm,香茅草:2.25 cm)、根长(红薯:3.34 cm,香茅草:2.62 cm)、叶面积(红薯:0.46 cm^(2),香茅草:0.37 cm^(2))及生物量(红薯:0.19 g,香茅草:0.13 g)。此外,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这些变化反映了植物应对氧化应激的生理反应。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100 g/kg的高浓度红薯与香茅草处理能显著抑制空心莲子草的茎节克隆繁殖 与幼苗生长,尤其是通过水提液浇灌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这一发现对于开发新的植物生长调控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吴冉迪 葛丽清 张付斗 申时才 杨云海 杨韶松 郑凤萍 范泽文 高家乐 徐高峰关键词:空心莲子草 红薯 香茅草 克隆繁殖 光照和氮素对芒萁克隆繁殖 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和施氮水平对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克隆繁殖 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旨在为芒萁单优层片发育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3种光照[透光率35.96%(L1)、13.00%(L2)和4.75%(L3)]和2种氮素水平[施氮(N1)和不施氮(N0)],比较分析光照和氮素对芒萁克隆繁殖 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①在2种氮素水平下,L2处理的根状茎芽数出现最大值,L3处理的克隆 分株数显著低于L1和L2(P<0.05)。施氮显著提高了各遮光下克隆 分株数和芽数(P<0.05),分别增加了124.7%(L1)、82.8%(L2)、53.8%(L3)和70.0%(L1)、125.7%(L2)、122.5%(L3)。②在2种氮素水平下,克隆 分株株高随遮光程度增加显著增加(P<0.05),L3处理的羽叶长显著高于L1和L2(P<0.05),叶宽无显著差异(P>0.05)。施氮水平下,L1和L3处理的克隆 分株株高显著增加(P<0.05),L1处理的羽叶长显著增加(P<0.05),L3处理的羽叶长显著降低(P<0.05),L2处理的株高和叶长增加均不显著(P>0.05)。③在2种氮素水平下,L3处理的克隆 分株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干质量)比、生物量羽叶分配比例显著高于L1和L2处理(P<0.05),根状茎分配比例显著低于L1和L2(P<0.05),各遮光处理芒萁克隆 分株生物量羽叶分配比例显著高于根状茎(P<0.05),根状茎显著高于茎和细根(P<0.05)。【结论】L2处理更有利于芒萁克隆 分株的形成,施氮有利于芒萁克隆繁殖 能力的增强;L3处理的克隆 分株可通过增加株高、叶长以及生物量叶分配比例适应弱光生境;无论何种光强资源及氮素水平,芒萁均优先保证羽叶的生长,其次保证根状茎生长。 王佳佳 张明如 伊力塔 张汝民 何云核关键词:芒萁 克隆繁殖 生物量 光照 氮素 根状茎 赤霉素对入侵植物凤眼莲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 的调控 2021年 【目的】明确植物激素赤霉素对入侵植物凤眼莲营养生长和无性克隆繁殖 的影响,探索凤眼莲快速生长繁殖 的内在调控机理,为其科学防控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温室条件下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培养凤眼莲幼苗,并定期对其叶茎表面喷洒50μmol·L-1赤霉酸(GA 3),培养4周后检测其营养生长和无性繁殖 指标,包括株高、根长、膨大茎周长、叶片的数量、叶片的长和宽、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茎上组织重量、根重,以及克隆 株数量和匍匐茎长度。【结果】相比于喷洒无菌水的对照,50μmol·L-1 GA 3处理后的凤眼莲叶柄明显增长,株高更高,根系较短,膨大茎消失;叶片数量无显著差别,但叶片形状由肾圆形变为心形,叶片宽度变窄,长度基本无变化,总体叶面积变小;叶片所含叶绿素和氮含量更少,茎上组织和根系重量变轻,但根冠比无明显变化,且基本不产生克隆 株。【结论】外源喷洒赤霉素可以改变凤眼莲的植株形态,并抑制凤眼莲的叶片发育,从而造成其生物量累积和克隆繁殖 水平的降低。 许静 李晶 陶贵荣关键词:凤眼莲 赤霉素 营养生长 克隆繁殖 浅析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命观念的达成——以“动物的克隆繁殖 ”为例 2021年 以"动物的克隆繁殖 "为例,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课堂教学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章力关键词:课堂教学 克隆 峨眉秋海棠大小依赖的克隆繁殖 和性分配 王雷克隆 整合对天胡荽分株间有性和克隆繁殖 策略的影响2021年 研究了克隆 整合特性对天胡荽在异质性土壤养分环境中繁殖 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 整合可显著提高相连分株中处于低资源条件下近端分株的结果数和坐果率、总种子数量,及其单个克隆 分株的平均结籽数,但对各处理单果重量的无显著影响。克隆 整合有利于促进资源缺乏端的有性繁殖 ;促进生理顶端分株的克隆繁殖 。在低资源条件下,克隆 整合促进近端分株的有性繁殖 以及远端分株的克隆繁殖 ;相反则促进远端分株的有性繁殖 和克隆繁殖 。因此,克隆 整合特性是天胡荽对异质性环境的重要适应对策,它使天胡荽能够扩展到不适合植物生长的低养分斑块中,从而增加了天胡荽对恶劣环境的繁殖 适合度及适应能力。 李晓红 张万灵 张万灵关键词:克隆整合 有性繁殖 繁殖策略 桂林喀斯特生境红背山麻杆克隆繁殖 特征 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研究桂林喀斯特生境砍伐干扰克隆繁殖 (FICP,felling interferes clonal production)和无干扰克隆繁殖 (NICP,non-interfering clonal production)2种类型的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繁殖 群落,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红背山麻杆前后端水平侧根直径、分株数和地径,探讨红背山麻杆对适应喀斯特生境所表现出来的克隆繁殖 特征,旨在为喀斯特石山地区的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红背山麻杆根分枝强度较弱,方向性较强,分株不密集,表现为“游击型”克隆 植物。(2)砍伐干扰对红背山麻杆的克隆繁殖 具有促进作用。(3)砍伐干扰克隆繁殖 的克隆 分株存活率比无干扰克隆繁殖 的低,风险分摊现象比无干扰明显。(4)红背山麻杆前后端水平侧根具有不对称性:在克隆 分株地径小于0.2 cm时,后端水平侧根小于前端水平侧根越过临界点0.2 cm后,后端水平侧根大于前端水平侧根。 周俊妞 梅军林 马姜明 张雅君 王海苗 菅瑞关键词:分株 克隆繁殖 2种丁香种胚离体培养和克隆繁殖 的研究 以丁香属紫丁香和自育杂交品种Syringa ‘ZF’丁香为试材,采用胚为外植体,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培养条件下,进行胚离体培养和克隆繁殖 的研究。结果表明:种胚最佳消毒时间为20min;WPM培养基有利于紫丁香的增殖,... 孟昕 刘佳 王东军关键词:丁香 胚培养 MS 克隆繁殖 文献传递 羊草不同地理种群表型变异及其对根茎克隆繁殖 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羊草是我国重要优良牧草之一,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由于资源环境的多样性和自然选择的复杂性,羊草种群发生了丰富的表型变异。以不同地理来源的66份羊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同质园试验方法,研究了羊草种群间表型和繁殖 相关性状的变异情况,用曲线拟合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了变量性状对羊草根茎克隆 无性繁殖 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地理来源羊草的表型和繁殖 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原生境条件对羊草表型和繁殖 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2)羊草不同性状的变异程度有所不同,叶片性状的变异最小,根茎子株相关性状的变异大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3)线性函数可较好地描述羊草根茎克隆 生长力与主要变量性状间的关系。4)表型性状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分蘖能力相关性状母株分蘖增加倍数对羊草根茎克隆 生长力的解释作用强。总之,叶片宽大、茎长和株高方面有优势、分蘖能力强的羊草的根茎克隆 无性繁殖 能力相应也强。 白乌云 白乌云 侯向阳 武自念 丁勇关键词:羊草 根茎 克隆生长 种内变异
相关作者
李根前 作品数:149 被引量:1,168 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沙棘 云南松 毛乌素沙地 克隆生长 生物量分配 苏智先 作品数:246 被引量:2,185 H指数:28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慈竹 珍稀濒危植物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生态农业旅游 李甜江 作品数:62 被引量:382 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沙棘 油茶 克隆生长 毛乌素沙地 生长量 马姜明 作品数:168 被引量:1,177 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马尾松人工林 檵木 群落 不同恢复阶段 马尾松 申时才 作品数:67 被引量:233 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薇甘菊 化感作用 红薯 除草剂 除草剂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