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1篇“ 免疫学特征“的相关文章
成人重度哮喘的免疫学特征和生物靶向治疗现状及展望
2024年
重度哮喘是哮喘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因素,可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压力。近年来,随着对哮喘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生物靶向治疗逐渐成为重度哮喘治疗的新选择。这些疗法通过精确抑制或调节炎症级联反应中的关键分子,从而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并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它们标志着在重度哮喘治疗方面的范式转变。本文系统地探讨重度哮喘的免疫学特征,并对生物靶向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述,旨在为重度哮喘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有益的参考依据。
孙傲王镜銮刘文娟任敦强刘晓静
关键词:重度哮喘免疫学特征生物靶向治疗
17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肺部感染者呼吸道病原体特点与免疫学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肺部感染者呼吸道病原体特点、免疫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断为HIV感染合并肺部感染共176例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临床资料。通过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病原检测,根据有无病原体检出将病例分为检出组(118例)和未检出组(58例),分析病原体单检出率、合并检出率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免疫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HIV合并肺部感染者中118例(67.0%)检出有1种或1种以上呼吸道病原体。其中,检出最多病原体为耶氏肺孢子菌(95/149,63.76%)。此外,29例(16.5%)病例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组与未检出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U=2267、P=0.001)、HIV病毒载量(U=2277、P=0.001)和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χ^(2)=18.557、P=0.001)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7.5岁(OR=1.15、95%CI:1.00~1.23、P=0.038)为HIV感染者发生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CD4^(+)T淋巴细胞计数≥112cells/μl为保护因素(OR=0.89、95%CI:0.84~0.95、P=0.001)。结论HIV合并肺部感染者中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较高。明确HIV感染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特点和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等免疫学特征对其肺部感染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与临床诊断相比,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为HIV合并肺部感染诊断提供更多病原依据。
曾雪灵杨思园常宇飞赵红心王凌航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肺部感染免疫学特征影响因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儿童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11例外周血免疫学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儿童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的外周血免疫学特征及基因变异结果, 以提高儿童TM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11例TM感染的HIV阴性患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特征、外周血免疫学特征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11例患儿中, 男9例, 女2例, 中位年龄19个月。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0/11, 90.91%)、咳嗽(10/11, 90.91%)和肝大(7/11, 63.64%)。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11, 63.64%)和脓毒性休克(5/11, 45.45%)。最终2例患儿死亡。6例患儿(6/11, 54.55%)病程中出现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分别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和免疫球蛋白(Ig)G降低, 6例出现IgA降低, 3例出现IgM降低, 5例出现IgE降低, 3例出现IgM升高, 2例出现IgE升高。1例T细胞和B细胞计数均下降。所有患儿进行基因检测, 均发现基因突变, 8例患儿结合基因突变结果明确诊断为出生免疫错误(IEIs), 其中4例发现CD40LG基因突变诊断为CD40配体缺陷, 1例发现IL2RG基因突变诊断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1例发现STAT3基因自发突变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相关高IgE综合征, 1例发现STAT1基因突变诊断为功能获得型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免疫缺陷, 1例发现CARD9复合杂合突变诊断为家族性念珠菌病2型。另3例中2例患儿基因变异为可能致病, 1例患儿为致病未明确。结论 TM感染在HIV阴性儿童中临床表现不典型, 严重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早期识别并积极进行基因检测, 发现潜在IEIs, 有助于改善患儿远期预后。
樊慧峰曾森强黄莉李甜徐雪花张东伟卢根
关键词:儿童免疫学特征基因变异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伴有肾损害(RI)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与无RI患者间是否存在免疫学指标差异。方法:用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兰州大第二医院收治的134例首次确诊为MM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比RI组和非RI组及Durie-Salmon(DS)分期和危险分层两个亚组的10种免疫学指标和6个常规血液参数的差异。结果:RI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CD8+T细胞比例、IL-10均较非RI组高(均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CD4/CD8比值均较非RI组低(均P<0.05)。DS-Ⅲ分期患者中,RI组NLR、MLR、CD8+T细胞比例、IL-8、IL-10均较非RI组升高(均P<0.05),而DS-Ⅰ和DS-Ⅱ患者中,RI组和非RI组患者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高危MM患者RI组淋巴细胞数、NLR、IL-10均较非RI有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伴RI的MM患者免疫相关指标异常更为明显,DS-Ⅲ分期和高危险度分层表现出明显的免疫指标异常,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阐明MM伴有RI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王蕊于佳宁张连生李莉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免疫学指标
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在免疫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测序方法,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提供全转录组的高通量视图,揭示CHB病程中免疫细胞转录谱的精细变化,为探究CHB的免疫发病机制、探索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技术支持。现对scRNA-seq技术在CHB免疫学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治疗CHB提供新思路。
舒畅张大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特征
骨关节炎关键基因的识别与免疫学特征的研究
李馨钰
抗合成酶综合征重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学特征
2024年
目的:探究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重叠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免疫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人民医院住院的104例ASS伴有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包括人口资料、临床表现(皮疹、肌肉损害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治疗用药,依据患者是否重叠RA进行分组并比较。结果:104例ASS伴有关节炎的患者中,明确诊断RA的患者占23.1%(24/104例),ASS重叠RA组患者的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rapid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P-ILD)发生率(41.7%vs.17.6%,P=0.032)、压痛关节数[10(7,14)个vs.4(0,8)个,P<0.001]、肿胀关节数[4(2,8)个vs.2(0,4)个,P=0.012]及骨侵蚀发生率(47.8%vs.2.5%,P<0.001)均显著高于非RA组。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小板水平[(289.57±68.74)×10^(3)/μL vs.(247.94±77.04)×10^(3)/μL,P=0.022]、红细胞沉降率[43(19,59)mm/h vs.18(10,44)mm/h,P=0.019]和C反应蛋白[19.20(4.80,55.36)mg/L vs.5.68(1.10,14.96)mg/L,P=0.006]在ASS重叠RA组的患者中显著升高。免疫学指标检查显示,与ASS合并关节炎的患者组相比,ASS重叠RA组患者的外周血CLA^(+)Treg细胞[(11.12±4.10)%vs.(17.22±8.49)%,P=0.003]、B细胞[8.56%(4.80%,11.90%)vs.14.55%(8.75%,20.29%),P=0.025]、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7.56%(4.65%,13.20%)vs.13.25%(7.46%,19.25%),P=0.045]的比例显著降低,Na6ve Th细胞[(52.66±17.66)%vs.(40.76±14.96)%,P=0.033]的比例显著升高。治疗反应方面,ASS重叠RA组患者的完全临床应答率较低(16.7%vs.43.8%,P=0.031)。结论:ASS重叠RA患者的肺部及关节受累更严重,治疗应答率低,对此类患者需早期识别并积极干预。
赵亮史成龙马柯赵静王潇邢晓燕莫万星练益瑞高超李玉慧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细胞亚群
HIV/AIDS患者并发EBV和HCMV感染临床免疫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和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情况,检测相关临床免疫学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住院并接受EBV和HCMV筛查的1093例HIV/AIDS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量;荧光定量PCR检测HIVRNA载量、EBV-DNA载量和HCMV-DNA载量。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并发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093例HIV/AIDS患者中,EBV-DNA阳性率为48.22%(527/1093),HCMV-DNA阳性率为19.03%(208/1093)。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EBV-DNA和HCMV-DNA的阳性率下降(χ^(2)=39.50,143.0,均P<0.001);随着HIV-RNA载量增加,EBV-DNA和HCMV-DNA的阳性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46.18,124.3,均P<0.001)。另外,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也可明显降低EBV-DNA和HCMV-DNA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30.60,96.59,均P<0.001)。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HIV-RNA载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4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个/μl(OR=1.46,95%CI:1.02~2.08,P=0.037),HIV-RNA载量>200 copies/ml(OR=1.70,95%CI:1.18~2.44,P=0.004),年龄>30岁(OR=2.15,95%CI:1.44~3.19,P<0.001)是HIV/AIDS患者并发EB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未持续接受ART(OR=1.83,95%CI:1.10~3.02,P=0.019),HIV-RNA载量>200 copies/ml(OR=2.56,95%CI:1.50~4.35,P<0.001),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个/μl(OR=4.61,95%CI:2.57~8.28,P<0.001)是HIV/AIDS患者并发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艾滋病的治疗与管理中,当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200个/μl),HIV-RNA载量升高(>200 copies/ml)或者年龄>30岁时,应加强对病毒的监测和ART,减少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可能。
周林颖刘兴伍勇胡金伟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系统评价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
柴星苑
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免疫学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分析不同预后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28例。年龄4月龄至11岁。男16例(57%),女12例(43%)。前驱感染的病毒中,新型冠状病毒16例、甲型流感病毒8例、乙型流感病毒3例、诺如病毒1例。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21例、急性脑病伴双向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4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病综合征2例、出血性休克伴脑病综合征1例。首发症状中,意识障碍24例(85.7%)、癫痫发作23例(82.1%)、言语障碍17例(60.7%)、不自主运动11例(39.3%)、精神行为异常10例(35.7%)。头颅磁共振成像病变部位提示丘脑17例、脑干10例、基底核9例、小脑半球8例和胼胝体4例。末次随访评估mRS评分>2分17例,mRS评分≤2分1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意识障碍、癫痫丛集性发作、脑干病变、血清T细胞绝对数、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高于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干病变、脑脊液IL-1β和T细胞绝对数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干病变、脑脊液IL-1β和T细胞绝对数等对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病情越重,T细胞绝对数越低,部分脑脊液细胞因子越高。
张建昭马才惠孙静李冬青刘钊苗硕焦辉杨健
关键词:儿童脑病病毒免疫

相关作者

郭瑞珍
作品数:185被引量:543H指数:1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瘢痕癌 EB病毒 非霍奇金淋巴瘤 癌变
林存智
作品数:101被引量:352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 H1N1亚型 光动力疗法 血卟啉衍生物
彭光勇
作品数:43被引量:190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人类疱疹病毒7型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EB病毒 HHV-7
列才华
作品数:72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IGA肾病患者 病理 临床病理 肾小球肾炎
印志娴
作品数:16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粉尘螨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