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7篇“ 全脑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章
- 两种不同调强放射治疗中全脑放射治疗的海马和下丘脑-垂体轴剂量学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比较3个非共面全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9野共面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脑转移患者全脑照射保护海马和下丘脑-垂体轴计划中的剂量分布。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放射治疗的1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图像资料。其中8例患者预防性颅脑照射(PCI)为36 Gy/18次,脑转移病灶推量(SIB)照射总剂量为54 Gy/18次;另4例患者只做了总剂量为36 Gy/18次的PCI治疗。每例患者分别设计3个非共面全弧VMAT(3A-VMAT)及9共面野IMRT(9F-IMRT)两种治疗计划,模拟设计海马和下丘脑-垂体(HT-P)轴区域的保留方法。放射治疗计划未实施到患者体内。评价两种计划适形性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覆盖(TC)、γ通过率、海马、下丘脑及垂体剂量。结果:(1)VMAT计划剂量SIB照射的CI、HI和TC分别为0.972、0.059和97.19%;IMRT计划剂量分别为0.955、0.083和95.45%,两种计划的H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24,P<0.05);(2)VMAT计划剂量全脑放射治疗(WBRT)的CI、HI和TC与IMRT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7,t=-4.056,t=10.025;P<0.05);(3)VMAT计划左侧海马和右侧海马剂量最大辐射剂量(D_(max))、平均辐射剂量(D_(mean))和等效2 Gy剂量(EQD2)与IMRT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_(左侧海马)=-2.432,Z=-3.059,Z=2.432;Z_(右侧海马)=-3.059,Z=2.353,Z=-2.589;P<0.05);(4)VMAT计划HT-P D_(max)、HT-P D_(mean)和机器跳数(MU)值与IMRT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9,Z=2.904,Z=-3.059;P<0.05)。VMAT计划与IMRT计划的γ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个非共面全弧VMA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明显优于9野共面IMRT,对海马和下丘脑-垂体轴的保护VMAT也有较大优势。两种IMRT技术在全脑放射治疗同时保护海马和下丘脑-垂体轴均具有可行性,但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结果和安全性分析。
- 李伶李淑慧徐祖敏梁玉新周凌宏
- 关键词:海马
- 儿童生殖细胞瘤全脑放射治疗中自适应消除摆位累积误差新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以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radiotherapy,IGRT)为基础探讨儿童生殖细胞瘤全脑自适应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adaptive radio therapy,ART)可行性,为临床全脑ART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治疗科20例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行全脑预防性照射的放疗患者。每例患者治疗前三次及后每周行一次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共7次。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左右(lateral,LAT)、进出(longitudinal,LNG)、升降(vertical,VRT)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原计划命名为Plan_A,将因摆位误差值产生新的治疗中心点(treatment center point,ISO)回归治疗计划系统,不改变射野权重、射野分布情况下进行体积剂量计算,用Plan Sum功能相加摆位累积误差产生新计划得到Plan_B。将摆位累积误差产生的新计划用Acuros XB算法重新快速优化后用Plan Sum功能相加得到Plan_C。对比Plan_A、Plan_B、Plan_C的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剂量变化并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证统计学差异。结果 与Plan_A相比,Plan_B均匀性指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95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HI98 PTV为1.058 4~1.084 7。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PTV为0.934 4。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D_(min)相对偏差为-7.22%,P值为0.000 7。OAR相对偏差为-0.1%~9.8%。与Plan_A相比,Plan_C的HI95 PTV、HI98 PTV为1.056 9~1.078 8。CI PTV为0.936 5。CTV D_(min)相对偏差为-1.69%,P值为0.545 9。OAR相对偏差为-0.15%~3.40%。结论 儿童生殖细胞瘤全脑放疗摆位累计误差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摆位累计误差导致靶区均匀性及适形度变差,CTV的D_(min)变化超过5%,OAR受量增高。ART再计划可以让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及危及器官受量接近原计划。同时Plan_B虽然存在相对偏差,但是危及器官的绝对剂量
- 王天赋李星月马明旭关大维许海燕宫瑾
- 关键词:全脑放射治疗
- 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射波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射波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射波刀组(50例)与伽马刀组(14例)。射波刀组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射波刀治疗,伽玛刀组采用全脑放疗联合Luna伽玛刀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及放疗安全性的差异。结果射波刀组疾病控制率为96.0%(48/50),高于伽玛刀组的92.9%(13/14),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自理动力(ADL)评分治疗后1个月[(87.1±7.3)与(82.2±7.9),t=2.20,P=0.032]、治疗后3个月[(92.1±6.5)与(87.0±6.7),t=2.55,P=0.013],射波刀组ADL评分均高于伽玛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波刀组放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15/50),低于伽玛刀组的50.0%(7/14),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射波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 张军舰薛俊霞张征召丛阳丁丽娟
- 关键词:全脑放疗射波刀多发脑转移瘤
- 立体定向全脑放射治疗联合沙利度胺对肺腺癌脑转移瘤近远期疗效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全脑放射治疗(WBRT)同步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肺腺癌脑转移瘤近远期疗效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9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RT+WBRT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SRT+WBRT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功能状态卡氏功能量表(KPS)评分、病程、近期疗效和生存指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3周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癌及脑转移瘤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4,U=6.22;P<0.05),观察组患者肺癌及脑转移瘤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_(肺癌)^(2)=6.23,χ^(2)=7.13;x_(脑转移瘤)^(2)=7.32,χ^(2)=6.14;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t=6.12;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4,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得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3周观察组患者Mo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42,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3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2,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乏力、嗜睡、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末梢神经炎等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结论:SRT与WBRT同步联合沙利度胺能有效改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近远期疗效及MoCA和MMSE评分。
- 顾香莲陈荣龚卿陆松方庆亮
- 关键词:沙利度胺神经认知功能
- 肺癌脑转移海马保护性全脑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全脑放射治疗(WBRT)是肺癌脑转移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该治疗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同时会引起海马损伤,最终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海马保护性WBRT(HS-WBRT)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首诊肺癌脑转移患者海马保护区转移率低,HS-WBRT治疗后海马区复发率低,安全性高。HS-WBRT+局部加量(SIB)可针对性地降低海马的辐射剂量,保证足够剂量覆盖脑实质,并增加脑转移瘤的放射剂量,可同时提高颅内控制率及保护认知功能。然而,HS-WBRT仍处于应用性研究阶段,如何设定合理剂量参数及联合药物降低海马损伤还需进一步探索。
- 钟秋霞刘智华
- 关键词:肺肿瘤脑转移海马
- 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病灶同步推量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的剂量学及预后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病灶同步推量对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中剂量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120例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采用全脑放射治疗+病灶同步推量治疗的6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全脑放射治疗+序贯推量治疗的5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计量学参数、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组患者1年总生存期(OS)、1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计划肿瘤靶区(PGTV)、计划靶区(PTV)的靶区适形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PGTV的靶区均匀指数(H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15,t=9.928,t=6.012;P<0.05)。观察组患者1年OS有23例,1年PFS有21例,单因素分析中原发疾病、肺癌靶向治疗、分级预后评估(GPA)评分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1年OS的影响因素(χ^(2)=4.433,χ^(2)=8.257,χ^(2)=5.939,χ^(2)=4.147;P<0.05);靶向治疗、原发疾病分级是1年PFS的影响因素(χ^(2)=5.438,χ^(2)=5.8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靶向治疗是1年OS的保护因素(OR=0.272,P<0.05),低GPA评分、高外周血NLR是危险因素(OR=3.750,OR=3.000;P<0.05);肺癌靶向治疗是1年PFS的保护因素(OR=0.21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病灶同步推量的放射治疗计划均匀度和适形度均较好,且安全性较好。低GPA评分、高外周血NLR患者预后不佳应早期给予干预措施。
- 肖志季罗青松谢悦
- 关键词:全脑放射治疗剂量学预后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行伽马刀及全脑放射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及全脑放射治疗(WB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东北国际医院接受放疗的140例NSCLC脑转移患者,根据放疗方式不同分为WBRT组(59例)和SRT组(伽马刀,81例)。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绘制Kalp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SRT组的总有效率高于WBRT组(75.31%vs.50.85%),SRT组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75.31%vs.89.83%)、昏迷(70.37%vs.84.74%)及急性放射性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79.01%vs.93.22%)显著低于WB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T组的中位OS、PFS分别为14.0(7.5,28.5)、7.5(3.0,21.0)个月,均长于WBRT组的6.0(3.5,10.5)、3.0(1.5,5.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A评分低、有颅外转移和颅脑放疗方式WBRT均为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伽马刀放射治疗NSCLC脑转移的近期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减少不良反应,对具有良好预后因素的患者施行伽马刀放射治疗可能会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 巩月辉金河天
- 关键词: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
- 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0年
- 脑转移瘤是一种继发于其他原位性肿瘤的颅内占位病变,前期病情发展缓慢,脑转移瘤患者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期病情发展迅速,此时已无法采取手术治疗,需要采取其他方式延长患者生存期[1,2]。全脑放射治疗以及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均属于放射治疗,因其各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全脑放射治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瘤对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98例。
- 华松张森余杰杨峥王旸
- 关键词:脑转移瘤全脑放射治疗神经认知功能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Varian 23EX型直线加速器行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尼莫司丁对脑转移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Varian 23EX型直线加速器行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尼莫司丁对脑转移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脑转移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Varian 23EX型直线加速器行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尼莫司丁治疗,对照组采取Varian 23EX型直线加速器行全脑放射治疗,应用卡氏功能量表(KPS)评分,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间的差异,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影响预后的多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生存率和无瘤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1,t=6.497;P<0.05);对120例患者的随访中,患者生存51例,死亡69例,预后多因素分析中患者的年龄、KPS评分、脑转移时间、治疗方式及脑转移体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1,x^2=24.780,x^2=9.212,x^2=52.212,x^2=6.591;P<0.05);患者的年龄、KPS评分、脑转移时间、治疗方式、脑转移体积与不良预后呈现正相关(r=0.380,r=0.457,r=0.556,r=0.516,r=0.716;P<0.05)。结论:采用Varian 23EX型直线加速器行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尼莫司丁对脑转移癌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的年龄、KPS评分、脑转移时间、治疗方式及脑转移体积均为其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春盛杨士杰王莹莹左灵
- 关键词: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
- EGFR-TKI联合全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全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NSCLC脑转移患者9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EGFR-TKI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组(研究组)48例和全脑放射治疗组(对照组)48例。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9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8岁。全脑放射治疗2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并对1年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41.7%,疾病控制率为83.3%;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27.1%,疾病控制率为73.0%。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74、1.384,P <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60.4%,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8%;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33.3%,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20.8%。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0.979,P <0.05)。不良反应,研究组主要有腹泻、皮疹、头痛、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对照组主要有头痛、白细胞减少和恶心。两组腹泻、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831、0.967,P <0.01)。结论 EGFR-TKI联合全脑放射治疗EGFR突变NSCLC脑转移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控制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 蔡会民唐洪让刘孝志王志超
- 关键词:厄洛替尼埃克替尼脑转移
相关作者
- 张丽

- 作品数:9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 研究主题: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RT 单抗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刘俊

- 作品数:118被引量:36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有机发光二极管 同步放化疗
- 陈苏

- 作品数:74被引量:1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X刀 放射外科 X刀治疗 直线加速器 X-刀
- 姜照林

-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鼻咽癌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脑转移瘤 临床观察与护理
- 高兰婷

- 作品数:22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胸腺肿瘤 胸腺瘤 非小细胞 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