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742篇“ 全面小康社会“的相关文章
- 全面小康社会视域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J镇为例
-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如今,我国已然实现了这一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飞跃。但就客观实际而言,现下的全面小康社会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其中农村公共服务供...
- 顾一雪
-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 全面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逻辑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这意味着我国虽然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离美好生活尚有差距。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全面”而非局部,或者每一个个体;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小康”而非“发达”;全面小康社会只是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而非现代化总目标的建成;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托底”。在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与美好生活的逻辑关系,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意义重大。
- 柳春喜
-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逻辑关系
- 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 2022年
- 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践行初心与使命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党奉行人民至上的人权理念,不怕流血牺牲争取民族独立为人民争取人权、发展人权、尊重人权、捍卫人权、保障人权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健康权、住房权等权益,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世界人权交流对话提供了中国智慧。
- 何孟飞邢君
-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历史性跨越
- 共享发展理念下苏南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及内在逻辑——以张家港市永联村为例
- 2022年
- 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苏南地区农村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排头兵,其实践经验对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具有重要意义。永联村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苏南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路径的内在逻辑: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作为发展主线,以村办集体产业作为物质基础,展开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的城镇化建设,进而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通过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农民向现代化市民转变,实现农民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全面小康。进入后全面小康社会,苏南地区农村仍需巩固提升小康成果,并解决出现的流动人口管理、城乡关系协调等新问题。
- 方亦驰
- 关键词:共享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永联村
- 全面小康社会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 2022年
-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进程中,如何巩固好、巩固牢脱贫成果是关键。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引领有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以资助促育人、以育人推资助,助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向纵深发展。
- 许雯鹿奎奎
- 关键词:全面小康资助育人
-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徐州生态文明实践被引量:1
- 2021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重理念追求。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 曹典顺曹典顺
- 关键词:田园风光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民生改善
- 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正义价值论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特定阶段,公平正义是其重要蕴含,而制度正义是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和根本保证。伴随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制度正义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彰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是彰显制度正义的过程。在此进程中,制度正义的价值将更加显性化,主要通过促进社会和谐、规制和管控非正义现象和问题来实现,而“后全面小康社会”将通过制度正义体现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超越。
- 廖小明
-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制度正义公平正义
- 农村迈向小康社会的历史分析--评《攻坚克难补短板: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之路》
- 2021年
-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①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即中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 董志凯
-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全面小康
- 《资本论》与全面小康社会的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 2021年
- 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为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的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随着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解决,稳定脱贫、防范返贫和解决全面小康社会后的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文章从马克思对相对贫困的观点出发,结合我国反贫困实践需求,在梳理扶贫理论探索、实践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为今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思路借鉴。
- 刘立云
- 关键词:《资本论》全面小康社会相对贫困
- 后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相对贫困:内涵、识别与治理路径被引量:34
- 2021年
- 相对贫困治理是我国在精准脱贫取得巨大战略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治理相对贫困需立足我国国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识别与治理相对贫困,需要嵌入政策衔接和可持续视角,逐步扩展和丰富城乡统筹的相对贫困识别标准,增强公共政策治理体系的包容性和协同性。文章建议:坚持政策兜底理念,通过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路径,综合应用政府治理、市场机制和再分配政策工具,为相对贫困群体和地区增能赋权。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低收入群体收入可持续增长保障机制。
- 李鹏张奇林高明
- 关键词:相对贫困
相关作者
- 洪银兴

- 作品数:602被引量:8,020H指数:4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经济学 苏南模式
- 孙文生

- 作品数:102被引量:3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 农村 协调发展
- 马成文

- 作品数:91被引量:4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现代信息服务业 农村 经济增长 农村居民 教学改革
- 刘永富

- 作品数:60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务院
- 研究主题:攻坚战 脱贫 脱贫攻坚 打赢 扶贫开发
- 陈锡文

- 作品数:402被引量:3,920H指数:3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三农问题 农业 农民收入 农民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