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3篇“ 全面康复“的相关文章
全面康复模式下学前听障儿童集体教学的实践思考
2024年
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模式顺应现代儿童观、教育观、康复观的发展要求,主张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将听障儿童康复涉及的各学科和干预技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系,并与听障儿童正常的生活节律和学前教育活动相协调,形成统一的康复方案,以促进听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张煜
关键词:听障儿童集体教学教育观康复方案生活节律
早期全面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早期全面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全面康复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生活质量更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低、运动功能更强、临床疗效更好(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全面康复加快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梦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全面康复护理的作用
2024年
探讨介入性治疗对下肢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的作用。方法 目标:110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患者(2021.1-2023.1),分组:随机,予对照常规干预,予观察常规干预+全面康复护理,对照两组异同。结果 SAS、SDS评分,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降,且观察组<对照组(P<0.05);血管功能,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升,且观察>对照(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升,且观察>对照(P<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升,且观察>对照(P<0.05)。结论 全面康复护理,对促进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意义重大,可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广意义深远。
马文静王志敏张彦秀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
全面康复干预对急诊留观急性心衰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满意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给予全面康复干预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0例急诊留观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组(n=30,给予常规干预模式),另一组为康复组(n=32,给予全面康复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激状态、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心功能。结果与同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抑郁、焦虑、压力评分均降低(P<0.05);与常规组[(2.50±0.36)、(2.23±0.27)、(2.70±0.24)分]比较,康复组干预后抑郁、焦虑、压力评分[(1.82±0.32)、(1.76±0.20)、(2.18±0.19)分]均更低(P<0.05)。与同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分离症状、创伤事件再体验、对创伤事件的回避、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社会功能损害评分均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较,康复组干预后分离症状、创伤事件再体验、对创伤事件的回避、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社会功能损害评分均更低(P<0.05)。与同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均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较,康复组干预后血清hs-CRP、IL-1β、IL-6水平均更低(P<0.05)。与同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均改善(P<0.05);与常规组比较,康复组干预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均更优(P<0.05)。与常规组(70.00%)比较,康复组干预后总满意度(90.63%)更高(P<0.05)。结论全面康复干预能够改善急诊留观急性心衰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闫璐璐
关键词: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满意度
全面康复就是拒绝“康复回流”
2023年
我在中心工作已经31年了。刚参加工作时,全国的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有一个口号,叫“能听会说就是康复”,起初我对这一提法深信不疑。直到1995年暑假,我连续接到几位已康复离园、曾随班就读的听障儿童家长的电话,都在向我陈诉一件事:“我的孩子离园的时候已能听会说,为什么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就跟不上了,还得去特殊学校?”这一问题开始引发我的注意,但没有引起我的深入思考。
白帆
关键词:听障儿童全面康复随班就读离园
早期全面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早期全面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晋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早期全面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护理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护理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为(13.85±1.87)分、(29.24±2.74)分、(30.58±4.74)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5.61±0.75)分、(50.97±8.16)分、(60.82±7.16)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分别为(13.96±1.91)分、(28.97±2.69)分、(30.85±4.91)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8.16±1.06)分、(40.28±6.74)分、(45.19±6.14)分;两组护理干预前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0.68、0.37,P=0.745、0.425、0.674);护理干预后,早期康复护理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FMA及BI评分更高(t=15.58、8.13、12.63,均P<0.001);疾病相关知识评估调查中,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比82.54%)(χ^(2)=5.14,P=0.023);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分中早期康复护理组4项功能评分[物质(81.64±4.57)分、社会(82.16±6.19)分、躯体(79.64±5.82)分、心理(82.42±5.8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物质(73.14±5.71)分、社会(72.03±5.41)分、躯体(70.17±4.86)分、心理(73.58±5.01分](t=8.91、9.69、10.52、9.05,均P<0.001);早期康复护理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41%比85.71%)(χ^(2)=6.95,P=0.008),残疾率低于对照组(30.16%比14.29%)(χ^(2)=4.59,P=0.032)。结论早期全面康复护理的落�
孙瑜李娜娜李瑞芳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内科护理随机对照研究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
在唱游与律动教学中促进智障儿童全面康复
2022年
为了帮助智障儿童的全面康复,一些教师根据智障儿童的心理情况融入了唱游与律动教学多方位的锻炼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情绪感受能力以及表达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因此需要相关教师加强对唱游与律动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的整合不同的教育资源,以帮助智障儿童全面发展为主有序的实施当前的教育模式,从而为智障儿童的康复提供重要的保障基础。
徐明霞
关键词:智障儿童
基于“癌毒-态靶”理论探讨癌性疼痛的全程管理与全面康复被引量:3
2022年
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约有25%的癌症患者在早中期有癌痛的症状,晚期癌症患者约60%~80%有癌痛^([1])。癌痛不仅是一种躯体的疼痛,它包括癌病所导致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癌痛持续存在将进一步引起机体的脏腑功能失司、阴阳的失调。如肝癌、胃癌、胰腺癌所致的疼痛可导致患者饮食不下,营养缺乏,从而加重机体气血亏虚,正气不足,甚则出现恶病质。
余孝鹏郜文辉曾普华
关键词:癌毒癌性疼痛
全面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颅脑外伤临床较常见,受病情、身心压力等因素影响,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发现若能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阶段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和减少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术后疗效,促进康复。本文探讨全面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报告如下。
孟喆
关键词:康复护理颅脑外伤身心压力康复功能锻炼促进康复术后疗效
基于全面康复视角的残疾儿童照护需求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调查残疾儿童照护需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家庭照护者496例。采用残疾儿童照护需求评估工具调查照护需求率及满足程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照护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总体照护需求率为71.8%,其中,信息支持(83.7%)、精神支持(75.9%)和经济支持(74.1%)较高,替代性服务支持(62.9%)和专业支持(62.2%)处于中等水平。总体照护需求满足程度为39.4%,其中,精神支持(50.8%)、专业支持(45.5%)处于中等水平,替代性服务支持(32.8%)、经济支持(32.3%)和信息支持(30.3%)需求满足程度较低。公共政策满意度越高(B=-3.252,95%CI-5.370~-1.134,P=0.003),视力残疾、言语残疾和未定残(B_(视力残疾)=-12.160,95%CI-21.976~-2.344,P=0.015;B_(言语残疾)=-12.754,95%CI-22.583~-2.925,P=0.011;B_(未定残)=-16.553,95%CI-24.714~-8.392,P<0.001)的照护需求程度更低,家庭角色为母亲(B=9.071,95%CI 4.293~13.848,P<0.001)的需求程度更高。公共政策满意度越高(B=7.392,95%CI 5.523~9.262,P<0.001)、残疾类型为视力、听力和言语残疾(B_(视力残疾)=8.612,95%CI 0.081~17.144,P=0.048;B_(听力残疾)=8.686,95%CI 1.920~15.451,P=0.012;B_(言语残疾)=9.515,95%CI 1.184~17.846,P=0.025)、社会融入阻碍度越低(B=1.932,95%CI 0.457~3.408,P=0.010)以及日均照护时长越短(B=-4.123,95%CI-6.247~-1.999,P<0.001)的照护需求满足程度更高。结论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照护需求是多元的,其中信息支持的需求率最高,而满足程度最低。不同残疾类型儿童、家庭角色及照护时长和环境特征下的照护需求程度及满足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
郑红颖孙梅吕军邱服冰李安巧夏聪
关键词:残疾儿童照护需求全面康复

相关作者

梁巍
作品数:105被引量:54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听障儿童 儿童 人工耳蜗 聋儿 听力语言康复
梁妮
作品数:83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性痴呆 卒中后 清热化瘀方 综合康复 交泰丸
吴弦光
作品数:27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 残疾人 理论架构 残疾
刘泰
作品数:356被引量:1,466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出血 疏血通 利水 胶囊
张金明
作品数:59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社区康复 残疾人 康复服务 康复 康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