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3篇“ 农业生产力“的相关文章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业生产力重塑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一直重视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快...
张明明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福建丘陵山区县域农业生产力评价及空间特征分析——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实证研究
2024年
为科学测度县域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以福建省74个丘陵山区县为例,基于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业价值功能视角,构建了包含28个指标的县域农业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生产资源与条件、生产水平与能农业结构、产值和市场竞争等5个方面。首先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功能指标权重和特征指标权重,然后利用TOPSIS方法对74个县域的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生产功能指标水平和特征指标水平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应用ARCGIS分析县域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8个指标权重中,8个指标的权重<0.01,18个指标的权重0.01~0.1,2个指标的权重>0.1,总体权重贡献相对比较合理;在熵值方面,大部分的熵值都比较高,26个指标的熵值超过0.9以上,这说明指标信息量比较小,不确定性相对较大。2)在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测度方面,优势县域数量闽南>闽东北>闽西北,表明生产等因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3)在功能指标水平测度方面,农业生产功能比较优势县域数量闽南板块和闽西北板块要比闽东北板块多,表明资源禀赋方面西北部分要比东南部分具有优势,但闽南在生产方面具有优势;农业价值功能比较优势县域数量闽东北板块最多,闽南板块最少,表明闽西北的产品数量要比闽南和闽东北多。因此,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加强科技投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加大财政扶持等要素是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措施。
陈志峰杨国永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丘陵山区县域
福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评价与结构优化行动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模型
2024年
为科学测度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农业生产功能、农业价值功能两个维度和生产资源与条件、生产水平和能农业结构、产值、市场竞争等5个方面28个指标构建了福建省农业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权重分配来看,大部分指标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农业价值功能指标方面;(2)从综合评价方面看,具有先天资源优势的闽西北地区和具有后天发展潜的闽南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好;(3)从子系统评价和聚类分析看,指标分异比较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厦门、莆田、泉州、漳州、南平和三明,分异较小的有福州、宁德和龙岩。福建省9个地市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且具有板块化特征,特别是功能指标表现特征明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保粮保生态”行动、闽南高优农业产业“多元增效”行动、闽东北山海协作产业“挖潜增效”行动,建议以“圈”状格局、人与自然和谐、闽台农业融合等方面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福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陈志峰郑景容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综合评价结构优化
全球灌溉和雨养农业生产力异常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024年
农业生产力异常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对灌溉和雨养农业生产力异常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尚显不足.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干旱引起的农业生产力异常,通过综合运用遥感数据、多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多元ENSO指数(MEI)和Madden-Julian振荡(MJO),对生长季结束前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和四个月期间水文气候变量与农业生产力异常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在2001~2020年间,生长季结束前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和四个月的多尺度SPEI显示,全球显著(p<0.1)干旱趋势的百分比分别为8.30%~13.42%、6.50%~14.63%、6.52%~14.23%和6.47%~14.95%,表明全球大部分地区趋于干旱.(2)在2001~2020年间,灌溉和雨养农业范围内,农业生产力异常和干旱胁迫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农业生产力异常与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SPEI-1、SPEI-3、SPEI-6、SPEI-12)以及气候指数(MEI和MJO)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全球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25、0.27~0.28、0.25~0.26、0.21~0.22、−0.02~0.01和0.06~0.11.所有水文气候变量中,SPEI-3和SPEI-6与农业生产力异常的相关系数最高,进一步揭示了作物对干旱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表明生态系统长时间受到非生物胁迫干旱的干扰.(3)农业生产力异常与干旱指数(SPEI-1、SPEI-3、SPEI-6和SPEI-12)以及气候指数(MEI和MJO)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p<0.1)的区域百分比分别为14.77%~20.27%、21.51%~32.55%、22.60~35.68%、21.89%~35.16%、7.93%~11.20%和9.44%~17.94%.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水文气候变量对农业生产力异常的影响,为制定适应性措施以缓解气候胁迫对作物生产的负面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鑫鑫王伦澈曹茜孙嘉牛自耕杨柳江伟霞
关键词:干旱
浅谈吉林省黑土地农业生产力提升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长期以来,我国黑土地因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等原因造成土壤退化、生态失衡等结果。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路径,特别是吉林省农业产区的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吉林省开展黑土地农业生产力提升策略的研究,对于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吉林省黑土地生产现状,提出了优化农作物轮作布局、推广科学化的大田作物耕作方法、加快推动土壤测试和配方施肥以及加速增施有机肥推进进程等黑土地生产提升策略,旨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通合作,助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支撑黑土地保护、农业农村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
霍刚王祥肖宇胜左震关卫东邱野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初期海南黎族苗族地区提高农业生产力措施研究
2024年
海南全岛解放后,党和政府根据黎族苗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以经济-文化为主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海南黎族苗族地区由初期农耕社会-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化,使得其农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基础设施迅速改进、教育文化水平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迅速地拉近了与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这些政策措施,既符合农业社会的发展规律,又充分联系了黎族苗族地区的实际,因而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益,其亦给当今推动海南黎族苗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朱沁夫张成甦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农业生产力
探索土地获取、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力三角关系的动态联系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证据
保有权保障与农业生产力进而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动态联系是合乎逻辑的,但尚未在研究中得到证实。现在世界上最紧迫的三个问题是获得土地、农业生产力和粮食安全。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2和2.4的主要具体目标是抵御气候变化,...
Teka, Asmamaw Mulusew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粮食安全时间序列数据技术效率系统GMMVAR模型
有机物料配合深耕混合还田快速提升砂质棕壤农业生产力的效果和机理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提高土壤肥是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方式,我们尝试了不同耕作和有机肥还田方式对砂粒含量较高且贫瘠的土壤的培肥效果。【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年开始,在辽宁南部砂质棕壤进行,供试作物为玉米。以常规浅翻15 cm (T15)为对照,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0-15 cm,T15+S)、深翻35 cm (T35)、秸秆深混还田(0-35 cm,T35+S)、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5+M)、秸秆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5+S+M)、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秸秆条覆盖(HT+HS)处理,共9个处理。2020年玉米收获后,测产,同时取0-15 cm和15-3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有机碳储量。【结果】试验进行3年后,在0-15 cm土层,T35+M和T35+S+M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较T15分别增加了19.2%和20.4%,而NT和T35处理则显著降低;在15-35 cm土层,T35、T35+S、T35+M和T35+S+M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T15分别增加了12.5%、24.5%、29.9%和35.7%。深翻和有机物料还田(T35+S、T35+M和T35+S+M)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与T15处理相比,3年T35+S、T35+M和T35+S+M处理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10%、12.3%和16.4%,而浅翻处理(T15+S、NT、NT+S和HT+HS)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玉米产量。T15+S、HT+HS和NT+S处理间有机质转化率无显著差异,但与T35+S处理相比平均降低了57.9%,与T35+M处理相比平均降低了78.4%。0-15 cm土壤有机质和pH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而在15-35 cm土层,除pH外,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有机碳储量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结论】腐熟猪粪、猪粪和玉米秸秆配合深翻混合还田可以快速提升0-35 cm土层中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提高有机质的转化率,是较为理想的棕壤快速培肥途径。通过提高深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了辽宁南部棕壤的农业生产
陈旭韩晓增王晓辉郭振希陆欣春严君邹文秀
关键词:耕作方式耕作深度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进步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以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为分析方法
2023年
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其认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是影响生产力的三大要素。生产力除受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外,还受其内部要素的直接作用。教科书中蕴涵唯物史观是应有之义,需要教师在仔细阅读和理解教科书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挖掘,并努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王晓荣
关键词:生产力理论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唯物史观
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力提升——访DJI大疆农业市场总监樊文泽
2021年
要为农户提供真正有价值、有竞争的产品记者:作为以消费级业务起家的国际知名的无人机企业,大疆干农业有什么优势?目前大疆已经是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头部品牌,大疆农业无人机有哪些核心优点?樊文泽:自2015年发布第1款植保机MG-1以来,大疆一直以追求技术和服务迭代,为农户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为发展目标,不以短期利润为目的。
校林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短期利润植保机市场总监农户

相关作者

党国英
作品数:555被引量:2,200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民 农村 城乡一体化 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
周广胜
作品数:496被引量:12,021H指数:6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玉米 全球变化 植被 夏玉米
王月健
作品数:28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研究主题:玛纳斯河流域 农业生产力 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安全 艾比湖
池泽新
作品数:79被引量:505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中介组织 农户 农业中介组织 主导型市场 农业产业化
袁文平
作品数:16被引量:1,08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干旱 承载力分析 农业生产力 人口承载力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