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 篇“ 农田风蚀 “的相关文章
一种改进的黑土农田 风蚀 集沙仪 2024年 风蚀 监测可反映风沙运动规律,集沙仪是风蚀 监测的必备仪器,而以往研究大多在沙漠或沙地开展,较少涉及黑土农田 。本研究基于BSNE(Big Spring Number Eight)集沙仪,将采沙盒底部阻风结构中的18目孔径筛网改进为逆向百叶窗式的阻风挡板,采用模拟试验对比分析BSNE集沙仪和改进后rBSNE(Revised Spring Number Eight)集沙仪的保沙和集沙能力,并将其应用于野外黑土农田 风蚀 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与BSNE集沙仪相比,rBSNE集沙仪降低了小粒级颗粒的损失率,当风速低于20 m·s^(-1)时,对<0.25 mm粒径的土壤颗粒的损失率显著降低74.3%~87.1%;当风速达到20 m·s^(-1)时,对所有试验粒径的土壤颗粒的损失率显著降低46.9%~74.3%。与BSNE集沙仪相比,rBSNE集沙仪有助于对小粒级颗粒的收集,当风速低于20 m·s^(-1)时,对粒径为<0.5 mm的集沙量显著增加了9.0%~44.0%;当风速达到20 m·s^(-1)时,对所有试验粒径的集沙量均显著增加7.3%~34.4%。野外监测结果显示风蚀 输沙量随高度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趋势,说明rBSNE集沙仪可应用于黑土农田 风蚀 的监测。 胡伟 丁贵惠 任忠政 杨润城 陈帅 张兴义关键词:黑土 农田 风蚀 土壤颗粒 集沙仪 华北平原农田 风蚀 释尘时空格局及其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模拟 张浩鹏秋免耕对坝上地区农田 风蚀 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秋免耕是中国北方风蚀 区农田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措施,对土壤风蚀 的抑制作用已得到普遍验证,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还缺乏足够认识,是否具有保墒作用还存在争议。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河北坝上地区康保县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手段,通过比较秋免耕地与邻近秋翻耕地风蚀 前后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差异,研究秋免耕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其保土保水保肥作用。结果表明:与秋翻耕地相比,秋免耕地风蚀 量平均降低了73.23%,耕作层土壤含水率平均提高了11.93%,反映出秋免耕具有较强的保土作用和一定的保水作用。同时,秋免耕地通过减少土壤风蚀 降低了富含养分的细颗粒损失,使年内表层土壤粉粒含量平均提高0.27%,沙粒含量平均降低0.35%,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增加5.63%、1.14%,说明免耕具有抑制土壤进一步沙化、贫瘠化的作用。在坝上地区农田 实施秋免耕不仅具有保土作用,还具有保水保肥作用。长期坚持实施免耕留茬保护性耕作,对防止土壤土地沙化、贫瘠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安晨宇 王仁德 周海涛 李庆 张新军 常春平 郭中领 李继峰关键词:农田风蚀 土壤理化性质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耕作区作物残茬对农田 风蚀 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是一种油料作物,其对土壤养分要求低,因此适合在我国北方风沙区推广种植,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然而在采收过程中对土地的扰动,会潜在增加农田 风蚀 的风险,因此需要对油莎豆残茬的生态效益进行探究与评估。基于野外集沙实验和风速廓线测定实验,对油莎豆与梭梭间作未采收、油莎豆纯作留4垄采6垄和油莎豆纯作留6垄采6垄3种残茬类型的防风固沙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与梭梭间作残茬类型中的输沙通量最低,总输沙通量显著小于其他2种模式(P<0.05),并且空气动力学粗糙度(0.553 cm和1.156 cm)和摩阻速度(0.304和0.332)也最高。留4垄采6垄模式输沙通量随时间增加,甚至超过全采收模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接近于0,且摩阻速度最低。留6垄采6垄模式输沙通量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为0.100 cm和0.137 cm,摩阻速度为0.240和0.272。总体而言,单一的宽条带式油莎豆残茬削减风速的作用不如高低穿插搭配的作物残茬。油莎豆种植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采收间距及搭配合适的直立植物进行间作,以在油莎豆采收后漫长的休耕期进行留茬以减轻风蚀 保护农田 。休耕期合理的作物留茬是减轻土壤风蚀 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对于干旱区农田 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谭锦 吴秀芹 吴秀芹 张欢 冯梦馨 莎日娜关键词:油莎豆 作物残茬 风沙流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一种荒漠绿洲区防农田 风蚀 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一种荒漠绿洲区防农田 风蚀 的种植方法,第一年3月下旬播种小麦,小麦收获后高留茬并秸秆覆盖、免耕,适时复种冬油菜,次年油菜收割后播种玉米,并于当年收获,第三年作物种植、耕作模式与第一年相同,第四年与第二年相同,如此反复... 杨彩红 柴强 耿艳香 伏星舟 严长庚 赵宇浩文献传递 保护性耕作对坝上地区农田 风蚀 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河北坝上农田 土壤风蚀 严重,实行农田 保护性耕作则是抑制农田 风蚀 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坝上地区大力推广秋免耕加春晚耕的保护性耕作制度,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在秋免耕加春晚耕保护性耕作体系防风蚀 效果,以及是否具有保水保肥作用问... 安晨宇关键词:农田土壤风蚀 土壤理化性质 海伦黑土农田 风蚀 监测研究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之一,除水蚀外,风蚀 也较为严重,对区域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土壤风蚀 是土壤在风力作用下剥蚀、分选、搬运的过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土壤风蚀 导致土壤质地变粗,结构变... 杨润城关键词:黑土农田 耕作方式 农田 风蚀 量预测模型及风蚀 量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 风蚀 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为固定起沙风速条件下的农田 风蚀 量预测模型,其表达式为:Q<Sub>dt</Sub>=a<Sub>1</Sub>·C·R·E·W·exp(b<Sub>1</Sub>·k·U)。在此... 王仁德 李庆 常春平 郭中领 肖登攀 刘超文献传递 适用于河北坝上地区的农田 风蚀 经验模型 被引量:13 2017年 目前,中国缺少一种被广泛认可、普遍适用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农田 风蚀 模型。本研究利用多年的野外风沙观测数据和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建立了一种基于河北坝上地区自然环境的农田 风蚀 经验模型。该模型涵盖风力侵蚀因子、粗糙干扰因子和土壤抗蚀因子三大风蚀 影响因子,包括起沙风速、地表粗糙度、土壤可蚀性和土壤含水率四大风蚀 影响要素,可对各种农田 地表的风蚀 量进行定量计算和预测。应用该模型对坝上地区2013年风蚀 季农田 风蚀 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翻耕耙平地的平均风蚀 量为39.45t·hm-2·a-1,莜麦留茬地的平均风蚀 量为14.08t·hm-2·a-1,与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在更广泛地区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订,促进该风蚀 模型与"3S"技术融合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王仁德 常春平 郭中领 李庆关键词:农田 新型农田 风蚀 集沙仪性能试验研究 2016年 从设计集沙仪的基本原则入手,介绍了新型农田 风蚀 集沙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利用Fluent软件对集沙仪风沙分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数值模拟结果看,排气口和排沙口气流降幅约90%左右。经0FDY-1.2移动式风蚀 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农田 风蚀 集沙仪的大幅度降速性能为提高集沙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平均集沙效率达92.29%,等动力性达95.8%,能较好地满足了风洞试验和风蚀 观测要求。 司志民 陈智 宋涛 肖璟关键词:农田土壤风蚀 集沙仪
相关作者
王仁德 作品数:101 被引量:474 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风蚀 农田 风蚀 风蚀量 农田土壤 常春平 作品数:109 被引量:611 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风蚀 农田 风蚀 土壤 集沙仪 高焕文 作品数:221 被引量:3,035 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研究主题: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机 播种机 农业机械化 开沟器 李庆 作品数:44 被引量:199 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风蚀 土壤风蚀 农田 气候变化 农田风蚀 王学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214 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冬油菜 农田风蚀 风洞试验 冬季覆盖作物 低温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