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6篇“ 冬种“的相关文章
沿河县秋冬种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2025年
为筛选出适宜沿河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对2023年省级秋冬种21个中熟至中晚熟新油菜品种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21个供试油菜品种中,庆油8号、中油杂610、黔油177、黔油1566、宝油187等品种生育期、株高适中,抗病抗倒伏强,产量高,特别是庆油8号和中油杂610品种产量表现突出,产量均达2175.0 kg/hm2以上,这些油菜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沿河县具有大面积推广的潜力。
武绍龙
关键词:油菜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玉林市冬种马铃薯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5年
通过分析玉林市冬种马铃薯栽培现状及栽培存在的优质脱毒种薯应用面积不大、生产经营粗放、种植水平不高、机械化水平低、灌溉用水缺乏、受气候影响较大以及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等问题,总结了玉林市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马铃薯节本增效生产提供参考。
杨声澉宾丽慧容敏坚廖莉莉
关键词: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9个冬种甘薯不同发育时期品质变化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9个黄肉甘薯品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型及主要品质变化,为鲜食甘薯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以9个冬种黄肉甘薯品种为试材,测定5个发育时期甘薯的直径、薯长、单薯重、颜色、干率以及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直径、薯长、单薯重、干率等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增加,‘广薯79’在45~105 d、‘安娜’在135~165 d薯长增速最快;直径、单薯重增加速度最快的是‘玛莎莉’;‘广薯79’干率增速最快。可溶性糖含量在发育中呈现下降趋势,‘广薯72’降速最快。淀粉含量增加,‘广薯72’在生长前期45~105 d快速增加,‘安娜’在135~165 d增速最快。研究发现黄肉甘薯块根薯长、直径、单薯重、干率、总淀粉含量随着生长发育时期逐渐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下降,不同品种甘薯快速发育和增长时期不同。
骆秦湘姚研强杨佳丽张荣蒋锋王章英
关键词:鲜食甘薯品质性状发育时期表型特征
气候条件对大理州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2025年
为大理州冬季马铃薯种植提供精确气象服务及育种栽培指导参考,基于大理州马铃薯生育期、产量以及对应时期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和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理州冬种马铃薯生长期为141 d,生育期内≥0℃的积温为1567℃,降水量58.7 mm,日照时数1065.0 h;气象产量在-132.59~119.5 g/m^(2),气象产量对趋势产量的贡献在-5.94%~5.31%。全生育期气温与马铃薯气象产量呈正相关,且正负效应随生长阶段和气温升高幅度而变化。11月气温与冬种马铃薯气象产量呈正相关,置信度高。全生育期降水与马铃薯气象产量呈正相关,正负效应随生长阶段和降水量变化而呈现波动性。日照与马铃薯气象产量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正负效应随生长阶段和日照时长增加而呈现交替变化。
张如伟谢时杨段学智李玮邱发斌
关键词:马铃薯气象产量积分回归
广西冬种马铃薯节肥品种筛选
2024年
以广西10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施肥和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等农艺性状以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品种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产量受到抑制,其中,靖薯6号和陇薯7号减产高达35%以上,丽薯6号和03-3-2减产28%左右,12号、桂农薯1号、云薯107和会薯8号减产15%左右,会薯16号和费乌瑞它减产10%左右。12号和桂农薯1号在减肥条件下,产量最高,品质影响较小,更适合广西地区减施肥条件种植。
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谭贤杰闫飞燕
关键词:马铃薯性状指标生理指标
武宣县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4年
为了筛选出适宜武宣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特于2022年选择5个品种开展了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雪川7号和青薯9号平均产量可分别达到41 930.6、37 606.5 kg/hm^(2),较对照品种费乌瑞它分别增产36.0%、22.0%,但收获时未完全成熟,商品薯率偏低,如果提前在11月10日左右播种,效果可能更好;珍妮商品薯率较高,但结薯数较少,建议下一年继续试验。
莫静玲谭丹覃任贞韦兰英周艳红陈莉荣建春郭恋华林德思
关键词:马铃薯商品薯率
茂名冬种菜豆提质增效关键栽培技术
2024年
茂名具有天然大棚之称,冬季气温较高,适宜菜豆生长,很多农户选择冬种菜豆;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市菜豆种植面积超过1.2万hm^(2)。但由于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不合理施肥、落花落荚较严重等原因,产量有所下降,品质变劣。介绍健康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达到提质增效目的,并为菜豆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黄华英陈颖
关键词:栽培技术
收获期对冬种甜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粤西地区冬种甜玉米秸秆适宜收获期,试验选用粤西地区广泛种植的金银粟2号为试验材料,于广东海洋大学试验田种植,在鲜穗采摘后5、10、15 d收获秸秆,60 d青贮发酵后测定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等。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延长,青贮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糖(SS)、淀粉(Starch)、酸洗不溶蛋白(ADICP)、可溶性蛋白(SCP)、瘤胃降解蛋白(RDP)的含量及24、48 h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第15 d收获的秸秆青贮后氨态氮(NH_3-N)、氨态氮/总氮(NH_3-N/TN)以及乙酸(AA)含量占比最高(P<0.05)。研究表明,粤西地区冬种金银粟2号摘穗后15 d收获秸秆为宜。
吴鹏鑫王胜男杨伟光王志敬尹福泉
关键词:冬种甜玉米秸秆青贮瘤胃降解率
柳州市柳江区冬种春收小麦高产攻关试验示范
2024年
试验示范区上茬作物为双季水稻,土壤肥力偏低。试验示范品种即引进云南地区产制的表现良好的“绵麦48”小麦二代种。经测产,试验示范区每667 m^(2)小麦的加权平均折干产量为261.07 kg,比预定目标产量200 kg增产61.07 kg,增幅30.5%;每667 m^(2)小麦产量折合纯收益为387.64元,试验示范区小麦种植纯收益为12.37万元。试验示范取得预期效果。
韦冬梅蓝启和黎俊辰林莎郭莉
广西沿海咸酸田甘薯冬种密度对比试验初报
2024年
红姑娘红薯是广西防城港市地方优势特色红薯品种,东兴市沿海种植户有冬季在咸酸田种植红薯的传统,针对红姑娘红薯当前产量低等情况,在咸酸田开展红姑娘红薯冬种密度对比田间试验。通过不同垄宽对比试验,探索红姑娘红薯种植适宜密度,为红姑娘红薯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将种植密度适当提高到53 000~66 000株/hm^(2),能较好地提高红姑娘红薯的产量和产值。
唐千淄凌钊杨桂梅韩玉芬赖忠晓庞燕
关键词:冬种红薯产业

相关作者

刘晓津
作品数:101被引量:36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冬种马铃薯 马铃薯 铁皮石斛 冬种 玉米
李小波
作品数:80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 冬种马铃薯 植物 冬种 雾培
安康
作品数:70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 冬种马铃薯 甘薯 种质资源 冬种
黄国勤
作品数:731被引量:5,604H指数:3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作制度 稻田 红壤旱地
何虎翼
作品数:106被引量:593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 冬种马铃薯 旱藕 铝胁迫 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