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篇“ 减阻机理“的相关文章
一种探究表面减阻机理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属于减阻测试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探究表面减阻机理的试验装置,包括储水槽、蠕动泵、空气注射泵、压力传感器、PIV测量仪、Micro‑PIV测量仪和计算机接收处理系统,储水槽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出口通过第一输...
姜羽泽叶晓明朱世新徐继旺聂富成
一种基于减阻机理的轮胎模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减阻机理的轮胎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嵌入有注塑管,所述下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下模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阻...
种传国王秋芳张盟朴文杰金青鹤
纳米限域Couette流边界气泡减阻机理
2024年
气泡减阻技术对于提高水下航行器推进效率,降低航行过程中的综合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气-液两相Couette流在平行壁板纳米通道内的流动特性和气泡边界减阻特性,分析了表面润湿性、壁面粗糙度和气体浓度对边界滑移速度和减阻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减阻效果随边界滑移速度的增大而增强;在气-液两相流动区域,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大,边界吸附气泡的横向变形和边界滑移速度增大,边界气泡减阻效果增强.固-气相互作用强度和气体浓度增大均导致气体原子在近壁面的富集现象增强,提高了壁面上气泡的铺展特性,从而增大了固-液界面滑移速度.壁面粗糙度会改变气泡的铺展特性,影响边界滑移速度,进而改变流固界面减阻效果;随着肋高的增大,气体原子在肋条间凹槽中聚集,肋条上表面气体原子吸附量减少,导致固-液界面边界滑移速度减小,并最终降低了减阻效果.研究结果将对大型舰船和水下航行器边界减阻技术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张鹏张彦如张福建刘珍张忠强
关键词:边界滑移COUETTE流分子动力学
共轴高速直升机反流区翼型设计及减阻机理
2024年
高速化是未来直升机的发展趋势之一。针对共轴高速直升机旋翼大反流区特点,开展了反流区翼型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旋翼根部双钝头翼型在高速飞行状态下的绕流特点和减阻机理,然后针对旋翼反流区的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吸力面气动前缘半径大、中后部平坦”的双钝头翼型设计思路。相比于标准椭圆翼型,该翼型改善了顺/反流状态流动分离问题,在维持顺流状态低阻特性的同时,反流状态马赫数0.1减阻可达10%以上。以该翼型为基准,开展考虑吸力面流动特征的混合反设计/优化设计。优化翼型维持了反流状态的低阻特性,且顺流状态升阻特性显著提升。
王雪鹤柴春硕邢世龙樊枫黄水林
关键词:高速直升机翼型设计减阻
翼尖装置减阻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翼尖涡引起的诱导阻力占总阻力的30%以上,起降和爬升阶段甚至可以达到70%。翼尖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诱导阻力,提高飞机气动特性已经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设计良好的翼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燃油消耗,降低运行成本。研究...
孙培炎
关键词:翼尖装置升阻特性翼尖涡CFD
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机理数值研究
2024年
为了完善驻留式微气泡阵列减阻机理理论,基于有限体积方法,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平板及驻留微气泡阵列近壁面复杂湍流流动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提取2种模型近壁区湍流拟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平板,驻留微气泡阵列近壁面切应力变化更加平稳,减小了约13.7%;微气泡气/水界面的动态形变使边界层间歇性流动分离再附着,抑制低速流体上抛、高速流体下扫形成的“猝发”现象,湍流相干结构“猝发”频率减小5.6 Hz.利用POD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近壁面复杂湍流拟序结构的主要分布特征,微气泡的存在加强了湍流近壁区内的小尺度结构,促进流场内湍流动能的均匀分布,抑制了拟序结构的发展,体现了驻留微气泡良好的减阻特性.
朱睿何星宇赵晨鸿刘宇张焕彬陈腾飞谭鑫刘志荣
关键词:湍流减阻本征正交分解
基于涡识别技术的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研究
2024年
为探究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观测微结构壁面的水流特性,分别对超疏水壁面和微沟槽壁面的流速发展、雷诺切应力变化及涡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引入流速的概念,对Omega(Ω)涡识别方法进行改进,建立新的Ω_(M)涡识别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近壁面涡结构进行识别,提出液流涡密度定义,定量分析近壁处不同强度涡的分布,为研究微结构壁面减阻机理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边界层内流速由大到小分别为超疏水壁面、微沟槽壁面和光滑壁面,两种微结构壁面对数律层流速分布与光滑壁面相比明显外移,说明微结构壁面具有减阻效果;雷诺切应力随法向无量纲距离y+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其中,超疏水壁面雷诺切应力的最大值与其他壁面相比最小;采用Ω_(M)方法对近壁处涡进行识别,发现近壁0.1倍水深内,两种微结构壁面上水流中涡结构以弱涡为主,在0.2倍水深内开始出现强涡;与光滑壁面相比,微结构壁面近壁处水流弱涡的涡密度增加,强涡的涡密度减小,说明微结构壁面抑制了水流中强涡的发展;在3种壁面中,微沟槽壁面的减阻率大于7.60%;超疏水壁面的弱涡涡密度大,强涡涡密度小,减阻效果最好,减阻率大于9.48%。微结构壁面可有效降低水流输运能耗、提高其输运效率。
刘春烨王文娥周士越胡明宇凌刚胡笑涛
关键词:减阻
气动杆与喷流组合模型高超声速减阻机理研究
2024年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由气动杆、逆向喷流和侧向喷流构成的组合模型的高超声速减阻机理,该方法基于有限体积法,且采用了AUSM+空间离散格式和Menter's SST k-ω湍流模型。结果表明:气动杆对流场进行了有利控制,削弱了原始激波,逆向喷流增强了气动杆前方弓形激波的强度,实现了高超声速来流的首次减速,而侧向喷流形成的桶状激波实现了气流的二次减速,三者的联合作用减弱了钝头体的再附激波,实现了高超声速钝头体的减阻。此外,增加气动杆长度和两个喷流总压均可提高系统减阻性能,但阻力系数降低的速率逐渐减小。
刘佳常斌黄杰黄杰
关键词:高超声速喷流减阻
浅水环境下船舶气幕减阻机理研究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阻力是其消耗能量的主要因素,而表面摩擦阻力是船舶总阻力的主要成部分。气幕减阻技术通过向船舶底部喷入气体形成气幕层,能够有效降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表面摩擦阻力,从而降低总阻力以节约燃料消耗。近年...
高启迪
关键词:气幕减阻浅水效应减阻机理
某散货船空气润滑系统减阻机理及应用研究
随着全球航运业节能减排相关要求日益严格,低碳、零碳成为目前船舶设计的核心指标之一。2018年,为了降低船舶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量,国际海事组织制定颁布了关于计算和验证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的处理指南,通过逐级提高能源效...
易强
关键词:散货船数值模拟减阻机理

相关作者

姜楠
作品数:285被引量:489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湍流边界层 壁湍流 相干结构 湍流 减阻
潘光
作品数:801被引量:1,003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航行器 水下航行器 水下航行 AUV 集群
胡海豹
作品数:327被引量:653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减阻 脊状表面 超疏水表面 航行器 水下航行
黄桥高
作品数:270被引量:428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航行器 减阻 脊状表面 水动力性能 水下航行器
宋保维
作品数:946被引量:2,018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下航行器 水下航行 航行器 鱼雷 A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