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篇“ 刑事化“的相关文章
- 反垄断的刑事化问题
- 2024年
- 法律中的空白罪状和现实中越来越火热的反垄断规制似乎都在以一种声音呼唤着刑法,并期待它能有所作为。垄断行为的犯罪化最重要的问题并非立法的理由和想要达成的效果,而在于刑法立法上的正当性。刑法作为和道德伦理最相近的领域,需要把握罪与非罪的界线,即刑法的道德界限。犯罪化的正当性有法益原则和损害原则两种基本路径,刑法在此保护的应当是作为竞争秩序的法益。只有明确了犯罪化的正当性才能进一步探讨具体的立法模式问题。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特别刑法的模式并不适合我国,我国立法寻求的应当是刑事立法上的一元制。立法应当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不应过分冒进也不应过度保守,审慎刑法观之下,反垄断刑事化的实质在于犯罪化正当性的思考。
- 郭竞帆
- 关键词:刑事化反垄断
-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刑事化的成因与削减
- 2023年
-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包括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两类,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公益司法保护制度在案件起诉结构、线索来源、证明标准方面刑事化特征明显。这可归因于附带起诉与单独起诉界限不清、附带起诉规则欠缺、考核标准异化以及办案路径依赖等现实因素。为保障公益诉讼案件结构合理、发挥预防功能以及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对该类案件的刑事化进行削减具有必要性。因此,应以被诉主体范围一致作为划分附带起诉与单独起诉的条件,将《民事诉讼法》作为附带起诉的基本法依据,优化考核标准,补强检察机关线索发现、调查取证能力,切实发挥公益保护的司法价值。
- 刘加良战仲圆
- 关键词:刑事化
- 行政违法刑事化与概念归入、刑法适用
- 2023年
-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行政违法刑事化现象,应区分为基于确定性概念的行政违法刑事化与基于不确定性概念的行政违法刑事化。虽然这两类行政违法刑事化现象,均源自将概念归入与刑法适用等值评价的认定谬误,但其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生成机理和防范路径。基于确定性概念的行政违法刑事化,形成于概念归入与刑法适用的等值评价,对确定性概念的概念归入成立证成刑法适用力度的不当强化,对此应通过将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作为分则条款适用阻却事由方式予以防范。而基于不确定性概念的行政违法刑事化,源于概念归入与刑法适用的等值评价,不当弱化了不确定性概念的概念归入检验有罪预判的功能,需通过优化不确定性概念归入之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方式予以避免。
- 霍俊阁
- 关键词:刑法适用行政违法刑事化
- 垄断行为刑事化的基础及其构造被引量:4
- 2023年
- 垄断行为刑事化的争议直接关乎反垄断法的实践效果,同时也颇具理论挑战。惟有回归《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与《刑法》的基础法理才能辨明底层逻辑,实现法秩序的有机统一和体系化。反垄断法是社会本位法,保护竞争法益是增设垄断之类新罪的最核心理由。界定法益需要遵守与利益、与法、与人、与宪法相关联以及可被侵害性的五项原则,且应当符合刑法法益保护“不完整性”和“补充性”两项标准。在进一步区分行政违法和犯罪时,经过带有自然犯特征、行为的可复制性及危害程度两项测试可以证成,实施“横向垄断协议”行为构成行政犯罪,其他垄断行为构成行政违法。继而本文针对横向垄断协议罪进行了详细的制度设计。
- 张晨颖
- 关键词:反垄断垄断犯罪
- 论公益诉讼“刑事化”的消解——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中心
- 为了使公益诉讼落到实处,我国赋予检察机关作为起诉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并提出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维护公共利益的模式。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成为公益诉讼的模式之一后,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数量骤增,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
- 崔欢欢
- 关键词:公益诉讼刑事化公益价值
- 论企业合规刑事化试点中的检察监督被引量:22
- 2022年
- 民营企业采取合规不起诉制度试点的法理根据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优化治理结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和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机关首创对涉罪企业采取合规不起诉制度。第二期试点将刑事合规不起诉扩展至更广泛的区域。通过法律文本和实践运行情况可以发现,检察机关在不起诉企业实施合规行为中不仅要监督合规计划设计、合规程序执行以及合规实践效果,而且还需要监督第三方社会组织对合规企业监管的监督。企业刑事合规体系建设和合规不起诉制度是一项复杂的企业治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刑事实践问题。对企业刑事合规项目或体系的设计及运行,检察机关不仅要在刑事程序中加以监督,而且在刑事程序终结以后,仍然应监督企业合规制度的运行实效。
- 奚玮
- 关键词:检察监督
- 一般救助义务的刑事化问题被引量:4
- 2021年
- 将一般救助义务刑事化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宗族社会治理和连带责任的背景下,中国古代自秦至清,均设有见危不救的相关罪名。近代以来,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宗教教义,迄今几乎所有国家的刑法都设有“坏撒玛利亚人法律”。普通法在传统上虽持反对立场,但例外的情形也逐渐增多。从损害原则出发,在缺乏阻却事由的情况下,未能履行一般救助义务的见危不救行为是对他人利益的不法损害,应当入罪。从立法效果上,则可呼应社会团结的刑事政策目的。参考大陆法系国家的一般模式,结合我国罪名体系现状及立法习惯,可以将见危不救罪设于第四章遗弃罪之后。总之,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应对罪名数量脱敏,保证犯罪化的正当性才是刑事立法的核心要义。
- 方泉
- 关键词:见危不救罪不作为犯刑事化
- 论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刑事化”及其消解被引量:22
- 2021年
-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包括纯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两种类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却呈现明显的“刑事化”,这是其制度建设不完备、工作惯性思维以及对胜诉率的追求等现实原因所致。而且“刑事化”倾向会导致存在量刑轻型化、增加检察机关的负担以及不利于公益诉讼部门的成长等隐患。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应在因应新时代转型发展需要基础上,改变固有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降低其级别管辖标准、强化证据收集手段、增加案件发现线索、明确证明标准以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等,消解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刑事化”,建构特色鲜明和范围明晰的检察工作新领域。
- 张嘉军
- 关键词:刑事化消解
- “刑事化”诉求下口袋罪泛化治理新解
- 2020年
- 在“运动式治理”模式逐渐走向法治化、常规化、权威化的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普通民众的社会治理“刑事化”伦理诉求愈加明显。而口袋罪泛化问题,是国家权力机关为满足社会治理“刑事化”伦理诉求而必然出现的附带后果。解决口袋罪泛化问题的刑法理论,不应以我国目前流行的、被宪法所明文规定的、“公检法”适用刑法的思路为主,而应以刑法的刑事辩护律师适用思路为主。如果越来越多的刑法学者能将定罪量刑研究思路,转变为刑事辩护律师的无罪或罪轻思路,则可以自下而上地切实消减我国的口袋罪,解决口袋罪泛化问题。
- 胡莎
- 关键词:口袋罪刑事化刑辩律师
- 论民事纠纷刑事化防范体系的有效构建被引量:5
- 2020年
- 在厉行"依宪治国"的当今时代,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民事纠纷刑事化是与法治理念背道而驰的司法实践。仅凭现行制度中公安机关的自我约束及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并不能有效根治和防范这一顽症。要想根治和防范这一顽症,就必须基于法治理念构建有效的防范体系,进一步改革并完善我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设置。只有这样,民事纠纷刑事化的根治和防范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 周宝峰
- 关键词:民商事纠纷刑事化经济犯罪侦查
相关作者
- 刘冬娴

- 作品数:49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丁丙诺啡 固相萃取 尿液 血液 衍生化
- 陈梁

-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国际公约 海员 刑事化 污染事故 海事
- 夏亮

- 作品数:16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海员 国际公约 刑事化 劳务派遣 污染事故
- 只德贤

-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刑事化验 总黄酮 中性红 提取物
- 黄娟娟

- 作品数:12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刑事技术 教学 教学改革 气相色谱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