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4篇“ 刺蒺藜“的相关文章
- 一种长刺蒺藜草的防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刺蒺藜草的防除装置,其包括水平设置的耙体,在所述耙体上倾斜向上的安装有操作杆,在所述耙体上沿长度方向水平均布的连接有若干个三角形的耙齿,在所述耙齿的根部两侧位置均设置有伸缩夹紧齿组件,在所述耙体上设...
- 李正男孙平平张磊王金泉吴占敏包憾孙宇孙金英马霞吴海霞张梅梅
- 辽宁西北部外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研究
- 2025年
- 长刺蒺藜草(Cenchrus longispinus)为禾本科、蒺藜草属,旱生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草狗子、草蒺藜等。按照国际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准则,认定长刺蒺藜草属于高风险的恶性入侵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及热带沿海地区的沙质土壤上,中国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有分布,辽宁西北部沙化严重地区发生较重。长刺蒺藜草侵入农业生态系统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已对我国北方草地和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该文从长刺蒺藜草的生物特征研究其发生规律及生物特点,防控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对比,防控效果进行论述,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 于晓宇
- 关键词:入侵植物
- 一种从刺蒺藜中提取皂苷、黄酮、多糖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刺蒺藜中提取黄酮、皂苷、多糖的方法,包括加入乙酸调pH,然后加入乙醇溶解后萃取得到刺蒺藜粗品;往粗品中加入混合有机溶剂进行搅拌萃取,得第一产品;将第一产品重结晶得到第二产品;再向醇提后的刺蒺藜渣中加入蒸...
- 蒋乐文张宝堂谭家忠鞠祥枚
- 刺蒺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刺蒺藜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刺蒺藜黄酮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和神经中枢等药理活性。综述刺蒺藜黄酮的提取方法及药理活性,为野生刺蒺藜资源在食品、药品、精细化工品等领域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姚甜郝梦超安超娜陈亮刘存芳田光辉
- 关键词:刺蒺藜黄酮药理活性
- 刺蒺藜皂苷和原薯蓣皂苷的用途、抗炎组合物及乳液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刺蒺藜皂苷和原薯蓣皂苷的用途、抗炎组合物及乳液。其中,抗炎组合物包括刺蒺藜皂苷和原薯蓣皂苷;可以用于解决抗炎的问题。
- 舒鹏 钟江鸣 聂鑫 盛伊娜 刘琴
- 根际细菌在长刺蒺藜草氮素利用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在贫瘠土壤中能够快速生长和扩张,形成单一优势群落。本研究分析长刺蒺藜草入侵对土壤氮循环及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揭示其入侵的微生态学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6S rRNA和nifH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刺蒺藜草、披碱草、冰草、狗尾草根际土壤细菌及固氮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果】长刺蒺藜草入侵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水溶性氮和铵态氮的含量。根际土壤高通量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蓝细菌、念珠藻、鱼腥藻、厚壁菌门在长刺蒺藜草固氮菌群落中有明显富集;长刺蒺藜草可能通过增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蓝细菌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来提高其固氮能力,促进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硝化螺旋菌属和阿菲波菌属在长刺蒺藜草对氮素的利用过程中影响较小。【结论】长刺蒺藜草通过改变入侵地根际土壤细菌和固氮菌的群落结构,影响根际土壤的氮素环境,以利于自身生长。
- 马涛宋振付卫东张岳王忠辉袁至立王伊张国良
- 关键词:根际细菌入侵
- 外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外来植物长刺蒺藜草的入侵已对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带造成了极大危害。已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刺蒺藜草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等,但是其在我国发生的入侵和扩散蔓延规律、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不清楚。基于此,以标本、文献、实地调查等数据重建长刺蒺藜草在我国的入侵历史过程;通过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其空间分布格局和扩散蔓延的时空异质性;基于主成分分析对8种环境因子进行筛选,识别影响分布和扩散格局的关键因素。长刺蒺藜草最早于1963年入侵辽宁省锦州市,此后扩散至邻近的内蒙古东南部和吉林西部,目前在这里已经形成了入侵聚集区且还处在扩散蔓延阶段,同时于2010年扩散至内蒙古西部并形成了新的聚集区。长刺蒺藜草在辽宁省的扩散呈各向异性,主要向北向西扩散,而基本没有向西南方向扩散。长刺蒺藜草于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市朝阳区和河北省秦皇岛有分布记录,但此后基本没有扩散。长刺蒺藜草传入辽宁和北京后扩散方向和范围的异质性可能是由于传入后不能定殖导致的。传入和定殖区间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酸钙含量、年平均降水量、表层土壤沙子含量以及表层土壤碳氮比是影响传入后能否定殖的关键因子。未来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该考虑长刺蒺藜草种群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全面解析不同环境中的繁殖生长特性和入侵能力,为精准识别定殖风险区、制定高效监测与防控措施,抑制进一步扩散蔓延提供科学支撑。
- 韩雨轩王瑞郝丽芬袁海滨林克剑
- 关键词:入侵植物碳酸钙
- 长刺蒺藜草两异型种子形态和萌发过程的生理动态特征比较
- 2024年
- 长刺蒺藜草刺苞内含有M型和P型两异型种子,两异型种子萌发具有异时性,是其适应异质性环境的策略。为了揭示导致两异型种子异时萌发的内在生理因素,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两异型种子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指标,同时测定了萌发过程中(干燥、吸胀、露白和出芽期)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长刺蒺藜草异型种子(M型、P型、刺苞内M型)千粒重、吸水量和萌发率的变化趋势为:刺苞内M型>M型>P型;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为:P型>M型>刺苞。P型种子比M型种子种皮致密,淀粉粒出现水解孔滞后,且水解孔更小;干燥期P型种子的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高于M型种子,而露白期P型种子赤霉素(GA_(4))含量高于M型种子;M型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燥、吸胀和露白阶段均高于P型种子;在萌发前期(干燥和吸胀期)两异型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露白和出芽期P型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M型种子;干燥、吸胀和露白期M型种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显著高于P型种子,出芽期P型种子显著高于M型种子。综上所述,M型种子先于P型种子萌发,这与种皮结构、ABA/GA_(4)、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6PDH活性显著相关,与可溶性糖基础含量无关,M型种子和P型种子的内在萌发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可为制定长刺蒺藜草种子引发剂提供理论指导。
- 郝丽芬徐晓阳季玉王瑞吴德宝李宇宇林克剑
- 关键词:脱落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 从刺蒺藜中提取刺蒺藜皂甙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皂甙提取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了从刺蒺藜中提取刺蒺藜皂甙的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的提取方式单一,刺蒺藜皂甙的纯度不佳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将刺蒺藜果实烘干、磨粉过筛后,使用乙醇溶液进行提取,得到第一提取...
- 李秀鹏刘晓静李昂卢静
- 一株能够防除长刺蒺藜草的互隔交链孢霉、菌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够防除长刺蒺藜草的互隔交链孢霉、菌剂及其应用。所述互隔交链孢霉于2023年5月15日被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626。本发明筛选到的互隔交链孢霉...
- 郝丽芬林克剑李宇宇张园园张玉吴德宝王遥宁
相关作者
- 姜月华

- 作品数:130被引量:70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刺蒺藜 桂枝汤 高血压 大黄素 半夏白术天麻汤
- 杨传华

- 作品数:291被引量:1,38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高血压病 补肾 原发性高血压 刺蒺藜
- 杨柳

- 作品数:157被引量:63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痤疮 白癜风 中医药疗法 《本草纲目》 寻常痤疮
- 李明

- 作品数:16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研究主题:刺蒺藜 提取物 皂苷 抗抑郁 总皂苷
- 杨柳

- 作品数:3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枇杷叶 痤疮 刺蒺藜 白花蛇舌草 清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