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7篇“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相关文章
- “一带一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王亚莉
-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识别与规划路径被引量:3
- 2023年
-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树立底线思维、集约高效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旅游空间结构作为旅游专项规划的重要成果之一,呈现出重概念、轻落位,重发展、轻管控的特征,在空间用途管制、资源约束利用等诸多方面都难以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文章以普洱市为例,提出“底线确定—本底分析—结构识别”的旅游空间结构识别路径,结合“三区三线”成果,完成旅游“底线—约束性”评价;结合旅游开发潜力及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完成旅游“本底—适宜性”评价;再通过判断矩阵综合划定普洱市旅游主体功能区。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力指标、GIS空间分析法及定性分析法,实现旅游空间节点确定、旅游发展轴线组织及旅游功能区划分;最后,构建普洱市“三核、八心、六轴、四片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一套旅游空间结构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旅游空间结构规划提供新思路。
- 苟雨君何孝凡苏振宇
-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土地用途管制旅游空间结构
- “粤桂画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识别及协同发展模式被引量:12
- 2022年
- 粤桂旅游合作是旅游资源强省与市场大省的合作,是互惠共赢的重要举措。基于共生理论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引力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粤桂画廊”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识别,并对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粤桂画廊”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以自然风光资源为主,旅游资源呈现明显的西多东少、西强东弱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近交通、偏城区空间指向特征。②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十分显著,综合竞争力、资源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呈现明显的西强东弱特征,市场竞争力呈现明显的东西强、中部弱特征。③旅游经济联系总体空间格局表现出距离衰减、东西差异、同城效应的特征,形成了桂林市-秀峰区-象山区-七星区为核心和以贺州市-平桂区-八步区-昭平县为次级核心的两大旅游经济联系骨架,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呈现明显的小世界和族群特征,相互割裂严重。④针对“粤桂画廊”旅游合作现状和空间特征,提出了点轴空间协同发展、共融共生产业发展和多种类型线路组织三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并从顶层设计、旅游品牌、旅游线路、交通网络、智慧旅游五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设。
- 吴清焦义彬陈嘉琳陈刚
-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旅游空间结构共生理论
- 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 在全域旅游和大众旅游全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在2019年4月,提出了构建"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瑞丽-腾冲-泸水-贡山-德钦"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发展策略。大...
- 刘文兴
-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旅游流
- 恩施州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品质高,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恩施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
- 崔勇
-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层次分析法
- 交通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文献评述与成果启示被引量:1
- 2020年
- 文中对国内外交通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其关联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交通与旅游者行为及旅游流的相关性研究、交通与区域旅游经济产业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交通网络的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以及区域旅游竞合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交通与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结合研究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创新点,应加强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时空特征及趋势分析、交通与旅游业关联过程与机制及其耦合定量评价研究,拓展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视角,尤其是加强对粤港澳大湾区等新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在学术研究方法多维化、动态化、综合性等方面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议.
- 杜洁莉
- 关键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 浙江陆路交通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6
- 2018年
- 基于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板块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1996~2016年浙江陆路交通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发展影响。研究表明:①交通路网建设带来城市可达性提升,其地理过程、格局呈现围绕“四大都市区”轴带放射状“Π型”演变特征。②交通网络效应下,新增景区密集分布于邻近中心城市主要对外交通要道两侧,耦合于可达性时空演变,且“板块”旅游地域结构特征显著。③空间计量结果发现,交通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地域旅游经济发展。
- 李一曼修春亮孔翔
-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可达性空间计量模型
- 云南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交通是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对旅游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交通优势度模型,选取1988年、1999年和2011年等3个时间截点的交通与旅游景区数据,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地理集中度方法对云南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交通发展对云南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影响。结果发现:云南交通优势水平逐步提升,交通发展的重心逐渐向南、向西转移,交通格局也由"单极"向"网状"形态形成;在交通优势度提高的基础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格局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出节点离散型向点轴空间过渡、点轴旅游格局向放射状格局转变,辐射式及多中心网络格局初见雏形。
- 郭向阳明庆忠吴建丽杨亚萍胡莹王赫
-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
- 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采用旅游中心度分析法对河南省的旅游空间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河南省的旅游空间结构第一梯队为郑州、洛阳和开封,焦作、安阳、新乡、三门峡构成省内第二梯队,其余城市综合实力差距明显,居第三梯队,整体呈现"北强南弱、西强东弱"的态势;其次,研究认为高速铁路网形成后,河南省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发生改变,即省内旅游规模扩大,郑州的省内旅游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二级以上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程度大幅提高;最后,对河南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 李顶
- 关键词:高速铁路旅游空间结构旅游产业
-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研究——以陕西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经济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研究陕西旅游空间结构,采用因子分析与重力模型分析区域内城市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可以构建陕西旅游以西安为中心,向关中、陕北、陕南辐射的"一心三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关中、陕北、陕南除了应加强与西安的旅游合作外,还应加强3个旅游经济圈内各城市旅游经济合作。
- 唐光海
- 关键词:空间结构陕西旅游旅游经济联系
相关作者
- 汪侠

- 作品数:89被引量:2,00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SBM模型 顾客满意度
- 代娟

-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模型分析 旅游目的地 经济学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区域旅游
- 卢松

- 作品数:109被引量:2,471H指数:3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古村落 世界文化遗产 古村落旅游 旅游影响 旅游
- 杨仲元

- 作品数:12被引量:2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皖南旅游区 旅游空间结构 交通发展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GIS
- 张洪

- 作品数:158被引量:1,53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经济 CITESPACE 旅游 旅游业 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