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23篇“ 区系特征“的相关文章
江苏省高邮市植物多样性与特征分析
2024年
针对江苏省高邮市进行陆生植物及水生植物调查,分析了科、属和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及植物属的特征。调查表明:陆生维管束植物556种,分属128科392属,以蔷薇科植物最多,共有38属59种,在属水平上,蓼属植物最多,共有9种;水生植物45种,分属24科37属,以禾本科和眼子菜科植物最多,分别有5属5种和2属5种,在属水平上,眼子菜属植物最多,共有4种。植物分析表明:该域陆生维管束植物以泛热带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为主,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属)的43.9%;水生植物以泛热带分布型为主,后者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属)的64.3%。综合来看,植物特征反映了该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此结果增强了对江苏省高邮市植物多样性和特征的认识,为植物资源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数据支持。
沈汇超辛玉婷彭月王李春晓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长江上中游丘陵地维管植物构成及外来种对特征的影响:以宜宾市南溪和武汉市黄陂为例
2024年
长江流域丘陵地是生态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人类活动干扰导致自然生境受损和外来种入侵严重。以地形相似、与长江距离位置相同的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和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为研究域,通过对两地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探究长江中上游丘陵地植物的构成及外来物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南溪共有维管植物1 205种,其中外来种247种;武汉黄陂共有维管植物1 076种,外来种150种。两地单种科和寡种科较多,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禾本科(Poaceae)和唇形科(Lamiaceae)均为两地物种最多的大型科。两地植物成分都以世界广布和泛热带植物为主,温带植物次之。泛热带成分大于北温带成分的构成,说明两地存在一个从热带到温带的域过渡。除去外来种后,两地共有364种相同的维管植物,地物种相似性数为24.09%。从分化强度看,两地科、属分化程度都较低(1.5~3.5),这与两地的地形地貌是一致的。外来种以菊科、豆科和茄科(Solanaceae)植物居多,南溪外来物种占物种总数的20.5%,黄陂为13.94%。外来种虽然使两地物种多样性增加,但对于其成分构成影响并不大。
王春晖谢婷婷黄小龙杜巍汪小凡
关键词:长江流域丘陵地区区系组成外来植物
文昌市湿地维管植物物种组成与特征分析
2024年
为了掌握海南省文昌市湿地资源现状,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于2023年3月至5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文昌市湿地中的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地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文昌市湿地范围内,共记录到73科188属245种维管植物,其中,蕨类植物有5科6属9种,被子植物有68科182属236种,优势科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豆科(Fabaceae)、茜草科(Syzygiaceae)、菊科(Chrysanthemums)、马鞭草科(Verben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生态型以湿生植物为主,真红树种类高达24种;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科2属2种,分别为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和水椰(Nypa fruticans),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科17属23种;文昌市湿地植物分布类型多样,科的分布类型分属6个类型和5个变型,热带分布科占非世界分布科的91.07%;属的分布类型分属11个类型和5个变型,热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比例为94.80%,表明文昌市湿地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
贵新丽叶储民陈玉凯吴庭天宗益冰王卓
关键词:区系特征重点保护植物湿地
山西太岳山牛角鞍亚高山草甸草本植物组成和特征分析
2024年
于2023年8月,对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牛角鞍亚高山草甸的草本植物进行调查,并对其植物组成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共调查到草本植物24科52属63种,含5属及以上的科为菊科(12种)、禾本科(5种)、唇形科(5种)。其中,细叶薹草、蓬子菜、东方草莓、地榆、翠雀和毛茛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科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3个分布型和1个变型,以世界分布(18科)为主;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4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以北温带分布(20属)和旧世界温带分布(10属)为主。
郭华峰
关键词:植物组成区系特征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昆虫群落结构及特征分析
2024年
为了解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昆虫的群落结构及特征,于2017—2021年在保护采用网捕法、马氏网诱集法、灯诱等方法对昆虫野生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已知昆虫共有21目217科1387属2253种,其中优势类群为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在众多优势昆虫类群中,鳞翅目主要科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优势类群的属种多度分析表明,该域昆虫的群落结构比较稳定;内昆虫各目的组成差异较大,其中中国特有种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占比63.65%,表明分布昆虫的特有性和古老性;同时,拥有天敌昆虫、食用昆虫、观赏昆虫和药用昆虫共计128科705种,占保护昆虫总种数的31.29%。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内昆虫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杨晓君肖燕蔡臣臣王宇吴鼎顺马行洲唐战胜
关键词:昆虫资源群落结构区系特征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的菌塘土壤微生态特征
2024年
野生松茸的发生与其土壤的生态环境特点密切相关。试验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为对象,比较菌塘土壤与非菌塘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差异,以明确菌塘的微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各理化参数高于非菌塘土,其中速效钾(含量增加151.22%)、锰(增加156.38%)、铜(增加105.88%)含量差异极显著,磷、锌、镁含量差异显著。菌塘土壤中主要三大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非菌塘相比差异极显著;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优势细菌类群为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酸杆菌属(Acidipila)、热酸菌属(Acidothermus);优势真菌类群为暗梗单孢霉属(Chloridium)、Sagenomella、Glarea、锁瑚菌科未分类的属unclassified-Clavulinaceae、口蘑属(Tricholoma)。
姚春馨余萍赵廷惠自正权王珍鲁招弟常艳罗志强田果廷
关键词:松茸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
华南地湿生乡土植物资源及其特征分析
2024年
近年来不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湿地的片面认识更加速了破坏湿地。乡土植物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选择适用的乡土湿生植物可能是恢复退化湿地的关键途径。文章利用植物志在线网站结合文献,分析华南地湿生乡土植物资源及其特征,为华南地利用乡土湿生植物和恢复湿地生态统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华南地湿生乡土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28科430属1080种;被子植物占华南地湿生植物总种数的95%以上,是整个域的主要组成部分。(2)华南地湿生植物以草本为主,共有959种,占总种数的88.7%。(3)类型复杂,热带成分占优势地位;在科级水平,华南地乡土湿生植物以热带分布科为主;在属的水平,泛热带分布占比高且有多种温带成分的组成。
刘婷刘颂颂潘丽婵苏纯兰翟欣黄小清李洁红
关键词:乡土植物植物区系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植物组成和特征
2024年
为给林场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国有高峰林场维管植物科、属、种组成和生活型及本土野生植物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维管植物共有1385种,隶属于192科784属,其中蕨类植物29科49属85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8种,被子植物156科725属1282种。野生植物161科540属913种,栽培植物119科327属472种。以草本植物为主(558种),藤本植物最少(181种)。寡种科和单种科及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比均较高。外来入侵植物共有65种。在本土野生植物地理成分中,科的泛热带和热带类型占比为52.53%,属的泛热带和热带类型占比为72.86%,且属的R/T值较高,表明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具有较强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地理成分复杂,科和属组成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
于永辉朱兵林建勇周奇丰王合
关键词:区系特征维管植物
准噶尔盆地南部单子叶杂草植物多样性与特征
2024年
本团队通过近四年野外实地调查,对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单子叶类杂草进行杂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单子叶类杂草共有108种2亚种1变种,隶属于11科52属,其中包含1个新疆外来杂草新记录种芒颖大麦草。单种属和寡种属共51属104种占主导地位,多种属仅1属。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78.70%),生态型以中生为主(占77.78%)。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类型和5个变型,其中温带及其变型所含21属,占比最高。以本土杂草(104种)为主,外来入侵杂草4种,无检疫性杂草,有3种恶性重害杂草需要重点监测和防控。
陈威王超潘成南吴星月阎平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区系特征
湖北恩施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及特征
2024年
对恩施市大型真菌资源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恩施市有大型真菌52科109属199种,其中食用菌32种,药用菌20种,有毒菌38种,食药兼用菌9种,未知用途有100种,近危1种,无危67种;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粉褶蕈科Entolomat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马勃科Lycoperdaceae、类脐菇科Omphalo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优势属为粉褶菌属Entoloma、鹅膏属Amanita、丝盖伞属Inocybe、红菇属Russula、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乳菇属Lactarius、牛肝菌属Boletus;以属为基础可划分为世界分布属(77.06%)、热带—亚热带分布属(9.18%)、北温带分布属(10.09%)、东亚—北美分布属(2.75%)、地中海—西亚—中亚分布属(0.92%),表现为北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的特征,在亲缘关上与相邻的重庆大巴山最接近。
万松胜李双龙李园顿春垚李春霖
关键词:大型真菌区系

相关作者

邓洪平
作品数:180被引量:1,076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种子植物 区系特征 濒危植物 入侵植物 缙云黄芩
吴玉虎
作品数:67被引量:26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植物区系 区系特征 区系分区 黄河源区 青藏高原
阎平
作品数:151被引量:536H指数:1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帕米尔高原 物种多样性 菊科 帕米尔高原 芨芨草
谢大军
作品数:48被引量:2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种子植物 区系特征 种子植物区系 区系 濒危植物
廖文波
作品数:307被引量:2,29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植物区系 薇甘菊 种子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