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5 篇“ 半椎体畸形 “的相关文章
儿童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的自然病程 2025年 目的观察儿童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的自然病程,探讨是否所有的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都需要早期手术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8年12月首次就诊的46例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初诊年龄为0~8.2(1.9±1.7)岁,末次随访年龄为3.1~14.0(7.7±2.8)岁,随访时间为2.0~12.1(5.8±2.7)年。在初诊和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并比较冠状位Cobb角、冠状面平衡(CVA)、矢状面平衡(SVA)、腰椎前凸角(LL)及双肩高度差。结果46例患儿中,18例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较初诊时增加,由(29.20°±5.72°)增大至(33.19°±6.02°);28例较初诊时减小,由(33.58°±5.29°)减小至(26.95°±5.56°)。冠状位Cobb角增加组和减小组的患儿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分组,初诊年龄<2岁组患儿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较初诊时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年龄≥2岁组患儿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亦较初诊时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患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重力及自我姿势调整等因素作用,会出现冠状位Cobb角减小的情况,对于畸形 较轻且尚未出现冠状面或矢状面失衡的初诊年龄<2岁的半 椎体 畸形 患儿可选择严密的随访观察,以避免过早手术对患儿带来影响。 郑光彬 王章富 洪正华关键词:儿童 脊柱 骨疾病 发育性 脊柱侧凸 儿童腰椎对称型半 椎体 畸形 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儿童腰椎对称型半 椎体 畸形 的影像学特点,总结手术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13例腰椎对称型半 椎体 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M(Q_(1),Q_(3))]为6.2(2.9,9.3)岁,术前通过全脊柱X线测量患儿节段性侧凸角、近端及远端代偿弯、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等参数,通过CT及MRI判断患儿合并畸形 及半 椎体 和后方附件的对应关系,总结此类半 椎体 畸形 的影像学特点。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各项X线测量指标。结果本组患儿共计26个半 椎体 ,主要分布于L 2以下,占总数的80.8%(21/26),10例患儿半 椎体 间隔1~2个正常椎体 。半 椎体 和后方附件以协调型最为常见(21/26,80.8%)。患儿近端代偿弯(13.9°±7.2°)明显大于远端代偿弯(5.5°±5.0°)(P=0.04),腰椎前凸和胸椎后凸角分别为20.2°±15.0°和18.7°±9.2°。本组6例患儿发生骶骨倾斜,7例胸腰段前凸。CT和MRI检查发现6例(46.2%)合并其他部位畸形 。11例分期或一期切除半 椎体 行短节段融合固定,2例一期切除2个半 椎体 同时行长节段融合固定。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随访(42.4±10.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儿节段性侧凸角和近端代偿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其矫正率分别为83.3%±15.6%和38.1%±10.4%;患儿远端代偿弯、骶骨倾斜角、胸椎后凸角较术前虽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腰段前凸均已矫正。结论腰椎对称型半 椎体 主要分布于下腰椎,患儿畸形 较为复杂,合并畸形 的发生率较高,需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刘昊楠 李多依 郭东 赵梦奇 张瀚文 姚子明 张学军关键词:儿童 脊柱畸形 半椎体 手术 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下腰骶部半 椎体 畸形 矫形手术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腰骶部半 椎体 畸形 矫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例腰骶部半 椎体 畸形 患者,男3例,女5例,手术时年龄6~15岁,半 椎体 位于左侧4例,位于右侧4例;半 椎体 位于L2,3节段1例,L3,4节段2例,L4,5节段2例,L5S1节段3例;完全分节半 椎体 4例,不完全分节半 椎体 4例。将患者CT数据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建模,随后将模型数据导入3-Matic软件,选择需要置钉的椎体 模拟出最佳的螺钉置入角度及长度,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及术中导引。所有患者均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下行矫形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患者的影像学参数评价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腰骶部半 椎体 矫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主弯Cobb角、近端代偿弯Cobb角、C7中心至骶骨中垂线(C7plumb line-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以及置钉准确率、侧凸矫正率。结果:8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3~31个月;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8枚,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等级A、B、C、D、E级螺钉的数目依次为38、46、10、4、0枚,以A、B级螺钉定义为螺钉位置良好,置钉准确率为85.7%(84/98)。8例患者主弯Cobb角术前21°~38°,术后1周5°~11°,术后1年7°~12°;近端代偿弯Cobb角术前16°~39°,术后1周7°~12°,术后1年7°~14°;矫正效果保持良好,无矫正丢失。冠状位平衡指标C7PL-CSVL术前20~35 mm,术后1周11~18 mm,术后1年10~16 mm,患者冠状面失衡情况有所改善。侧凸矫正率术后1周65.6%~84.2%,术后1年61.9%~81.6%。结论:在腰骶部半 椎体 截骨矫形术中使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畸形 ,是辅助腰骶部半 椎体 截骨矫形手术的一种可靠方法。 吴肖南 胡巍然 马浩浩 高延征 施新革 王红强 廖文胜关键词:3D打印 矫形手术 小儿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后路半 椎体 切除单侧短节段固定术的长期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行后路半 椎体 切除单侧短节段固定术的长期疗效。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00年1月—2018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患儿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2~12(5.4±2.9)岁。26例患儿半 椎体 畸形 均为单发,其中完全分节型17例、半 分节型9例,均采用后路半 椎体 切除单侧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指标:(1)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感染、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统计术后即刻侧凸Cobb角、局部后凸角的矫正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5年5个不同时间点间侧凸Cobb角、矢状面轴向距离(SVA)、胸椎后凸角(TK)、局部后凸角,用以评估矫形效果;(3)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5年近端椎体 和远端椎体 的凸侧高度、凹侧高度、双侧椎弓根投影外侧缘距离(BLPD);统计术后5年各项指标的总增长率。结果(1)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84~174(120.0±24.0)min,术中出血75~130(100.0±16.1)mL。患者术后即刻侧凸Cobb角矫正率为66.3%±18.4%,局部后凸角矫正率为47.7%±40.4%。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0~82(68.8±8.1)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5年,患者侧凸Cobb角分别为36.3°±11.4°、12.3°±7.4°、12.1°±7.4°、12.1°±7.5°、12.6°±7.4°,SVA分别为2.1°±1.1°、2.2°±0.9°、2.3°±1.0°、2.4°±0.9°、2.3°±1.2°,TK分别为26.1°±9.2°、23.4°±8.1°、23.6°±8.1°、23.9°±8.0°、28.5°±8.9°,局部后凸角分别为21.8°±10.1°、9.8°±6.0°、9.7°±5.8°、9.8°±6.2°、9.7°±5.3°。术后即刻、6个月、1年,患者侧凸Cobb角、TK、局部后凸角均小于术前,术后5年侧凸Cobb角、局部后凸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时间点间SVA比较,以及 王世雄 薛旭红 赵胜 高泽 张艳东 席凡辉 郭伟杰关键词:半椎体畸形 半椎体切除 短节段固定 单侧固定 小儿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后路半 椎体 切除单侧短节段固定术的长期疗效观察 王世雄一期后路半 椎体 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的多中心研究 2024年 目的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案,评价一期后路半 椎体 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 椎体 畸形 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参与单位包括深圳市儿童医院等6个医疗中心。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6个医疗中心共采用手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 椎体 畸形 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35例,随访时间均在2年以上,均采用后路一期半 椎体 切除、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Cobb角、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节段性后凸角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5例患儿中,男18例,女17例,其中半 椎体 位于第2至第10胸椎者10例,位于第11胸椎至第2腰椎者17例,位于第3至第5腰椎者8例。平均固定融合2.4个脊柱节段,手术年龄(4.5±2.6)岁,随访时间(42.6±17.6)个月;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为(37.6±9.0)°,术后为(9.0±6.4)°,末次随访时为(13.3±11.1)°。术后畸形 矫正率为76.1%,末次随访时畸形 矫正率为64.6%。头、尾侧代偿弯自行矫正率分别为44.4%和57.1%,节段性后凸矫正率为37.2%。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及节段性后凸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椎弓根切割4例(11.4%,4/35),畸形 进展3例(8.6%,3/35),感染1例(2.9%,1/35),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半 椎体 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 椎体 畸形 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能直接去除致畸原因,保留脊柱生长与活动功能,但需重点关注和积极预防椎弓根切割、畸形 进展等术后并发症。 黄琦 徐江龙 宿玉玺 叶卫华 唐欣 陈顺有 周治国 赵占波 付桂兵 唐盛平关键词:椎板切除术 多中心研究 先天性脊柱侧凸半 椎体 畸形 患儿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半 椎体 畸形 患儿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半 椎体 畸形 患儿纳入研究,患儿均接受后路半 椎体 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收集患儿一般情况、畸形 程度、手术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统计分析患儿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101例患儿中,男43例,女58例,年龄(6.4±3.5)岁,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99.2±68.4)min,平均手术节段3个,术前Cobb角(32.9±15.0)°,侧弯矫正率90.6%。术后第1天CRP(24.3±25.3)mg/L、第3天(52.0±35.6)mg/L。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Cobb角、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是术后CRP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手术节段≥4个、手术时间≥157 min、术前Cobb角≥27°者血清CRP明显升高。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半 椎体 畸形 患儿术后炎症和应激反应明显,血清CRP水平与畸形 程度及手术创伤密切相关。脊柱畸形 严重、手术节段多以及手术时间长的患儿术后CRP明显升高的风险较大。 张瀚文 祁新禹 刘昊楠 赵梦奇 郭东 白云松 李承鑫 张学军关键词:矫形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平衡型半 椎体 畸形 脊柱侧凸1例 2023年 半 椎体 (hemivertebra ,HV)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 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所有致畸形 因素的46%。平衡型半 椎体 ( hemimetameric Segmental Shift,HMMS)定义为多个(≥2)半 椎体 对称分布于脊柱两侧,2个半 椎体 之间间隔至少1个正常椎体 ,且冠状面上2个半 椎体 之间相对平衡。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半 椎体 畸形 以单个节段居多,而HMMS鲜有报道。不同患者半 椎体 的分布和分节情况不尽相同,半 椎体 的分布部位、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 进展程度都是影响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平衡型半 椎体 脊柱侧凸畸形 病例报道如下。关键词:先天性脊柱畸形 ;脊柱侧凸;平衡型半 椎体 中图分类号:R682.1A case of balanced hemivertebral deformity with scoliosisHE Sirui1 LIU Zhenxing1 XIAO Yaosheng2 ZHONG Yanchun2 LIU Wuyang21.Gannan Medical College,Jiangxi Ganzhou 341000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College,Jiangxi Ganzhou 341000Abstract:Hemivertebra(HV)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congenital scoliosis,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46%of all deformities.Hemimetameric Segmental Shift(HMMS)defined as multiple(≥2)hemivertebra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pine,with at least one normal vertebral between the two hemivertebras,and the two hemivertebras on the coronal plane are relatively balanced.At present,the majority of hemivertebral deformities report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re single segments,while HMMS is rarely reported.The distribu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the hemivertebra vary among different patients,the distribution of hemivertebra and the degree of progression of scoliosis and kyphosi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eatment plan.A case of balanced hemivertebral scoli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s reported as follows. 何思锐 刘振兴 肖耀升 钟艳春 刘午阳关键词:先天性脊柱畸形 脊柱侧凸 一期前后路平齐截骨矫正颈椎半 椎体 畸形 2023年 [目的]介绍一期前后入路平齐截骨矫形法治疗先天性颈椎半 椎体 畸形 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例先天性C6半 椎体 畸形 采用上述手术治疗。该患者C6右侧半 椎体 且椎动脉穿过横突孔,术前行3D打印建立实体模型,设计截骨。先行前路手术,截除C6、C7部分椎体 ,使C6、C7下方获得平齐,无需处理C6右侧椎动脉;再行后路截骨及C5~T1椎弓根螺钉固定;再次自前路行前侧钢板固定矫形。[结果]术程顺利,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5 h,术中出血量约400 ml。术后患者斜颈明显好转,颈椎Cobb角由术前33°改善至术后的5°。术后X线片及CT示颈椎冠状面平衡良好、内固定满意。[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平齐截骨矫形法治疗先天性颈椎半 椎体 畸形 效果满意,可避免截骨时处理椎动脉,提升手术安全性。 邹小宝 马向阳 付索超 邓琛府 马仁财 陈钧麟 夏虹关键词:前后联合入路 胎儿半 椎体 畸形 的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 椎体 畸形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受产前筛查的152例孕妇,均予产前超声检查,将最终的引产结果当作金标准,统计产前超声对胎儿有关半 椎体 畸形 的诊断效能。结果引产结果显示阳性16例,阴性136例;产前超声显示阳性15例,阴性137例;产前超声对胎儿有关半 椎体 畸形 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03%、87.50%、99.26%、93.33%、98.54%。16例确诊胎儿的半 椎体 畸形 中14例为单发,2例多发。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有关半 椎体 畸形 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较高,能确定为单发或者多发畸形 ,并检测到胎儿伴随的各个系统畸形 情况,是临床筛查胎儿有关半 椎体 畸形 的有效方式。 陈晓萍 丁兰 谢丹丽 王胜良关键词:胎儿 半椎体畸形 敏感度 特异度 超声检查
相关作者
邱勇 作品数:1,455 被引量:4,182 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刘臻 作品数:396 被引量:1,179 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矢状面 张学军 作品数:137 被引量:366 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 治疗儿童 郭东 作品数:69 被引量:170 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侧凸 外科学 儿童先天性 祁新禹 作品数:74 被引量:164 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