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04篇“ 博物馆数字化“的相关文章
-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探析与实践
- 2024年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数字化建设成为博物馆的重点发展任务之一,传统博物馆转型数字化的主要驱动力就是如今移动互联网极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力。结合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当前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博物馆网络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数字化建设中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与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探索了现代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道路。
- 黄海凤
- 关键词:现代博物馆虚拟现实技术移动互联网网络数字化计算机技术博物馆数字化
-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设计实践路径研究
- 2024年
-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展示迎来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多点触控、巨幕投影技术、增强现实等展示形式进入展厅,推动了博物馆展示形式的变革,展品信息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于参观者面前。博物馆展示设计成为最有趣和最热门的室内设计门类,将单一的参观空间转化为寓教于乐的参与型空间。概述了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博物馆数字设计的创新路径,旨在推动博物馆展示体验的创新发展。
- 沈罗兰
-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数字化技术
-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沉浸式传播
- 2024年
-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展示日趋成为博物馆的主流传播态势。博物馆凭借数字化展示构建丰富的沉浸传播场域,激发观众主动参与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振,使传统文化在公众与博物馆双向交流中可持续传播。文章以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沉浸式传播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形式与内容,分析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出关于提升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科学对策。
- 姜灵子
- 关键词:博物馆
- AR技术下博物馆数字化交互展示设计探究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AR技术的兴起,博物馆展示方式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AR技术能显著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感,丰富文物展示形式,提升展览的灵活性。在具体实践中,博物馆需遵循以观众体验为中心、以内容真实性为基础、以技术适配性为考量、以创新互动为目标的原则。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AR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交互展示中的设计策略:一是以观众参与为轴,通过技术支持提升互动体验的丰富性和参与度;二是以故事叙述为轴,利用多媒体融合增强展示内容的情感共鸣;三是以文化传承为轴,结合创新技术推动展示形式的创新和多样性,以期为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 张苏娥
-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
-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中的应用前景
- 2024年
-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博物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博物馆作为当代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机构,其使命履行的关键指标是传播的有效性,人工智能影像化技术可以将上、下游供应链进行充分融合,于上游可实现人工智能群体划分定位,于下游可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智能分类、自动标签、虚拟导览和交互式体验,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信息获取效率。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发展与数字化更迭过程中也面临数据隐私、技术成本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中的困境、具体应用、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前景,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封冰
-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博物馆数字化
- 基于国产化软件的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空间的设计
- 2024年
- 利用国产化操作系统、数据库及芯片技术和设备,构建基于国产化软件的博物馆高性能数字化展示空间系统。系统分为基础设施层和应用服务层,基础设施层全部由国产化技术构建;应用服务层使用框架技术进行搭建。服务层的展馆3D智能导览功能利用Unity 3D引擎平台和3DS Max建模技术构建,通过消息队列优化性能。对TPS和RT两个指标进行性能测试,均取得了良好的性能结果,可保证数据及系统的安全可靠。
- 张鹏董宇轩
- 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高性能消息队列
- 浅谈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以焦作市博物馆为例
- 2024年
- 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文物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21年5月,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更好地促进文物“活”起来。在这个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软硬件和网络环境,拓宽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思路和途径。
- 王君王璐
- 关键词:三年行动计划数字化保护互联网博物馆数字化中华文明
- 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播:博物馆数字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博物馆数字化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智时代,数字技术在变革博物馆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同时也重塑着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体、客体与对象。从研究文献看,我国博物馆数字化研究队伍已形成规模,但协作性较低,研究视角具有多样化特征;研究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始期、集聚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研究网络不断拓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博物馆运营管理数字化、文化资源展览展示数字化和博物馆数字文创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四条主要路径,数字化有助于博物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文化创新并促进文化传播。
- 王夏歌
-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数字技术文化传播知识图谱
- 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实践研究
- 2024年
- 扎赉诺尔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文物的三维数字化采集与全景展示,真实而又完整地对文物的形状、尺寸等进行准确采集和记录,系统完整地保存文物及其相关信息,保证采集数据的原真性。通过模型优化、纹理匹配等技术手段将文物逼真再现,为文物建立永久完整的三维数字档案,并能够结合三维模型数据,为相关文物的鉴定、检测、宣传展示、现状调查、修复方案设计等具体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图件,为综合研究与利用、保护修复工作、社会教育、展示游览等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文章以扎赉诺尔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望有所裨益。
- 何佳
-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
- 三线建设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路径探究——以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为例
- 2024年
- 三线建设博物馆承载着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历史记忆,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博物馆数字化和智慧化展示手段推陈出新,其原有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难以满足需要。本文以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为例,分析其数字化发展困境,并结合当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出对应发展路径,为三线建设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 王昆田龙过
-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三线建设
相关作者
- 张小李

- 作品数:52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 研究主题:清代 数字博物馆 数字化 太庙 博物馆
- 李双江

- 作品数:19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
- 研究主题:博物馆 数字化 中国农业 彩陶 博物馆馆藏
- 周庆山

- 作品数:134被引量:85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研究主题:情报学 政府信息公开 数字内容产业 图书馆学 影响因素
- 陈刚

-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 研究主题:博物馆展示 博物馆数字化 感性 虚拟性 仿真培训系统
- 孔春芹

- 作品数:32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医药 傣医 小红参 博物馆 民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