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篇“ 压贴三棱镜“的相关文章
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儿采用三棱镜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斜视度变化情况、融合功能恢复情况、中心立体视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近距离(33 cm)斜视度、远距离(6 m)斜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近距离(33 cm)斜视度、远距离(6 m)斜视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融合功能恢复正常34例,对照组恢复正常12例,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融合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恢复正常19例,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融合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正常24例,对照组恢复正常4例,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正常29例,对照组恢复正常16例,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正常32例,对照组恢复正常23例,研究组中心立体视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棱镜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儿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的双眼视功能,减轻斜视度,并更快地恢复双眼融合功能与中心立体视功能。
孙艳群庞福强单洪雪
关键词:压贴三棱镜斜视矫正术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视功能
三棱镜联合手术矫正共同性内斜视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矫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8年5月-2020年6月60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临床资料,将给予三棱镜并接受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患儿纳入A组,将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患儿29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矫正效果、双眼视功能以及眼球屈光度。结果:A组术后3个月正位率93.55%高于B组68.97%(P<0.05);两组治疗后同时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有融合功能比例分别为64.52%、74.19%高于B组37.93%、48.28%(P<0.05);A组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融合范围大于B组(P<0.05);A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近立体视功能优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柱镜屈光度、球镜屈光度、散光值、散光轴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术前联合使用三棱镜提高了术后正位率,增强了术后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恢复效果,不影响眼球屈光度。
李艳王晓莉蔡方荣柏丽娜
关键词:共同性内斜视压贴三棱镜视功能临床疗效
三棱镜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过矫导致继发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三棱镜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过矫导致继发性内斜视患者的眼位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80名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过矫导致继发性内斜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仅戴镜,40例)和研究组(戴镜+三棱镜,40例),对比两组患者眼位、立体视及双眼视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眼位正位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欠矫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χ^(2)=7.17、9.04,P=0.007、0.003)。术后6个月,两组立体视率均提升(χ^(2)_(研究组)=48.08,χ^(2)_(对照组)=17.80;均P<0.001),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率均上升(χ^(2)_(研究组)=16.81,χ^(2)_(对照组)=5.00;P_(研究组)<0.001,P_(对照组)=0.025);研究组黄斑及周围立体视率显著提升(χ^(2)=12.47、6.28;P<0.001,0.012),且研究组无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级周围立体视率优于对照组(χ^(2)=9.03、4.94、4.59、4.50,P=0.003、0.026、0.032、0.034)。术后6个月,研究组存在立体视者为16例(40.00%)、存在融合功能者34例(85.00%)、存在同时视功能者21例(5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例(17.50%)、19例(47.50%)、10例(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2.58、6.37,P=0.026、<0.001、0.012)。结论应用三棱镜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过矫导致继发性内斜视患儿,可提高眼位的正位率,促进恢复立体视和双眼视功能,减少无立体视觉的发生率。
王飞楚瑞雪黄方王惠
感知觉训练联合三棱镜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感知觉训练联合三棱镜在间歇性外斜视(IXT)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IXT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斜视矫正术,对照组术后采用三棱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感知觉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斜视度数、治疗期间不适症状发生率和家长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斜视度数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家长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知觉训练联合三棱镜应用于IXT术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家长生命质量评分,降低斜视度数和不适症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三棱镜治疗。
张俊玲华明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压贴三棱镜不适症状生命质量
单纯三棱镜矫正与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中等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比单纯三棱镜矫正与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中等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ute acquired comitant esotropia,AAC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中等度数AACE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排除颅脑疾病。10例行单纯三棱镜矫正(单纯棱镜组),8例行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联合手术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个月、5个月、6个月测斜视度、Worth4点灯、近立体视功能。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与最后一次回访时患者斜视度的差异。评估两种治疗方法对Worth4点灯结果和近立体视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⑴两组患者在最后一次回访时斜视度都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在最后一次回访时,17例患者恢复中心和周边融合功能,单纯三棱镜矫正与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对Worth4点灯检查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在最后一次回访时,12例患者恢复至中心立体视,两组对近立体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三棱镜矫正和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都可以减少中等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斜视度,使其恢复双眼单视,单纯三棱镜矫正对远融合功能和近立体视恢复的效果与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类似。
劳苇刘芳黄金飞
关键词:内斜视压贴三棱镜手术治疗斜视度视功能
三棱镜在不同类型双眼复视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三棱镜在不同类型双眼复视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0-11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三棱镜干预的20例双眼复视患者,其中8例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5例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7例为因颅神经麻痹所致的斜视。分别于干预前后测斜视度和近立体视功能,调查干预前后患者视疲劳症状和独立驾驶能力。结果:经过三棱镜干预后,全部患者的斜视度明显减少,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差异(P<0.05)。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和颅神经麻痹的斜视中,近立体视功能得到恢复的患者明显增多,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差异(P<0.05)。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中,干预前后近立体视功能变化无差异(P>0.05)。经过三棱镜干预后,15例视疲劳症状明显缓解,13例独立驾驶能力恢复,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差异(均P<0.05)。结论:三棱镜有效减少复视患者的斜视度,改善近立体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劳苇刘芳沈孝军黄欢周琳
关键词:压贴三棱镜双眼复视斜视度视疲劳驾驶能力
三棱镜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过矫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三棱镜治疗4~8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过矫导致的继发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1-12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且术后2个月确定存在过矫(+5^(△)<斜视度≤+2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8例,年龄4~8岁,配戴三棱镜,度数为1/3~1/2的残余内斜视,每2个月复查,根据眼位情况调整三棱镜度数,斜视度≤+5^(△)并稳定3个月后可去除三棱镜。自使用三棱镜起随诊1年观察眼位正位率(百分比)、斜视度、远近立体视觉。各时间点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三棱镜治疗2个月正位率为5%(2/38),治疗6个月正位率为45%(17/38),治疗1年正位率为71%(27/38)。三棱镜治疗6个月后近立体视正常率较戴镜前提高(χ^(2)=3.75,P=0.029)。三棱镜治疗1年后近立体视和远立体视正常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χ^(2)=14.53,P=0.025;χ^(2)=15.57,P=0.022)。结论:4~8岁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出现>+5^(△)~≤+25^(△)的内斜视时,使用三棱镜有助于眼位及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杨珺张颖尹晓琳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过矫正位率立体视觉压贴三棱镜
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运用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收治的100例AAC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三棱镜治疗)与观察组(50例,采用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治疗)。均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的双眼视觉恢复情况及立体视觉情况。结果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两组四孔灯(对照组:30.00%、54.00%、68.00%、82.00%;观察组:34.00%、74.00%、86.00%、98.00%)、立体视觉图(对照组:18.00%、36.00%、44.00%、60.00%;观察组:22.00%、56.00%、64.00%、80.00%)、同视机检查(对照组:12.00%、28.00%、40.00%、52.00%;观察组:16.00%、52.00%、60.00%、72.00%)结果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1阶立体视显著改善(治疗前、治疗3个月1阶立体视:对照组:22.00%、46.00%,观察组:24.00%、66.00%),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0阶和2阶立体视无明显改善(治疗前、治疗3个月0阶、2阶立体视:对照组:22.00%、48.00%;32.00%、50.00%,观察组:26.00%、44.00%;34.00%、52.00%),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0阶和1阶立体视均明显改善(对照组:42.00%、56.00%,观察组:64.00%、76.00%),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阶立体视结果无明显改善(对照组:52.00%、观察组:56.00%),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0阶、1阶、2阶立体视结果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对照组:50.00%、64.00%、70.00%,观察组:70.00%、82.00%、88.00%),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ACE患者采用三棱镜联合互联网感视知觉训练系统治疗利于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改善立体视情况。
李彬
关键词: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压贴三棱镜视觉功能
微结构菲涅尔三棱镜设计、制作与测试
微结构菲涅尔三棱镜在斜视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三棱镜的相关设计以及制作技术被3M等国外公司所垄断,国内未见有企业或研究所独立设计制作三棱镜的报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
胡炜杰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学参数数值模拟
3M三棱镜治疗早期小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3M三棱镜治疗早期小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46例早期小度数AC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3M三棱镜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双眼同视机视觉功能、近立体视功能、远距离融合功能以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双眼同视机视觉Ⅰ、Ⅱ、Ⅲ级功能患者例数,周边、中心凹、黄斑孔近立体视患者例数以及远距离融合功能正常的患者例数均明显增加,治疗后患者无近立体视例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患者周边视觉[(2.60±0.76)分]、眼痛[(5.28±1.41)分]与治疗前[周边视觉(2.57±0.80)分、眼痛(5.01±1.32)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余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3M三棱镜可明显改善早期小度数ACE患者的双眼同视机视觉功能、近立体视功能以及远距离融合功能,提高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刘淑芳熊凤枝李元吉
关键词: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相关作者

乐孜纯
作品数:493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光轴 透镜 光管 光突发交换 X射线
付明磊
作品数:272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光突发交换 压贴三棱镜 浓度值 散斑 神经网络
张湘南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压贴三棱镜 三棱镜 棱镜度 镜片 硬膜
曹文红
作品数:201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泪道插管术 泪道阻塞 先天性上睑下垂
于刚
作品数:293被引量:527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泪道阻塞 先天性上睑下垂 泪道插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