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16篇“ 厌食症“的相关文章
健脾消积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分析健脾消积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及对其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及血清铁、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北海市中医医院进行诊治的200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接受西医(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治疗]和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脾消积膏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及血清铁、锌、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主积分和次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清铁、锌、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食量、体质量均增大,且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经健脾消积膏治疗后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调节患儿机体微量元素水平,改善患儿营养状态,促进患儿生长。
肖潇莫雪莹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神经性厌食症科普
李武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
如何应对青春期厌食症?
2024年
青春期是一个身心快速变化的阶段,部分青少年会因为社交媒体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观等,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进而陷入焦虑、自卑,甚至发展成厌食症,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介绍如何应对青春期厌食症。正确理解身体形象与健康的关系一方面,网络上出现的那些看似完美的身体形象,会使得部分青少年产生不切实际的体型期望。然而,健康的标准也并非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青少年追求不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理想体型,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可能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增加焦虑感和自尊心受损的风险。
李小芳
关键词:社交媒体焦虑感心理健康厌食症青春期
来自厌食症患者的自白
2024年
“我就是想减个肥,想变得漂亮一些,我做错什么了?你们为什么要逼我吃饭,逼我长胖,为什么!”当妈妈第三次把午饭加热,催促我吃饭时,我终于爆发了,家里的“老剧本”再次上演:妈妈的呵斥,我的怒吼,爸妈的相互指责,还有弟弟受惊后的抽泣声……我是一个14岁的少女,本该青春洋溢的我现在却是面色苍白,瘦骨嶙峋,脱发,怕冷,闭经,手脚长出了浓密的汗毛,甚至连心跳都慢得可怕,每分钟只有30多次,仿佛心脏随时都会停止跳动,白细胞也远远低于正常值。医生说,轻微的感染就会击溃我的免疫系统,造成致命打击。
陆敏胡春水吴会敏
关键词:面色苍白厌食症正常值白细胞吃饭
小儿厌食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小儿厌食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小儿厌食症发病率较高,经调查发现,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有10%的儿童存在厌食症。西医对小儿厌食的诊断是“小儿厌食症”、“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医学认为小儿厌食是脾胃失调导致的,其对于小儿厌食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医的治疗方法较为丰富,大体上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必要时可以采取内外兼治。本文针对小儿厌食的中医治疗进展展开综述,为该疾病的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吴田英经铃
关键词:小儿厌食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症的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因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肠道菌群及肠道功能容易受到破坏,小儿厌食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中之前并无小儿厌食症之称,1988年南京大学联合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根据1980年以来的实践,结合北京中医医院、上海中医医院等单位临床报道制定了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将“厌食症”纳入了消化功能紊乱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环境、药物、心理等都有一定关系。长期消化系统的紊乱,对儿童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脑肠循环理论”的提出为小儿厌食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做一综述。
赵寅秋林洁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微量元素幽门螺杆菌
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目的:通过查阅近五年相关文献,整理和研究小儿推拿手法结合针刺疗法、中药、耳穴、穴位贴敷、西医等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意义:厌食症好发于1~6岁儿童,在此年龄段小儿身体正在快速发育,急需营养的合理摄入,只有三餐营养均衡才能保证小儿的身体健康,若小儿身患厌食症,就会引起小儿出现一系列状,而该状会对小儿的健康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故需及时进行治疗。据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中医在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方面不仅有较多的方法还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小儿推拿具有安全性高及疗效显著等优点,患儿及其家属的接受度高。本次研究就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张凯斌刘丹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小儿推拿
中国神经性厌食症诊疗专家共识被引量:2
2024年
神经性厌食症是以自我饥饿、体质量显著减轻和营养不良为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在所有精神疾病中,神经性厌食症死亡率最高,其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理状和危及生命的医疗并发。然而,目前在中国,对于神经性厌食症不能早期识别和诊治,导致病程迁延。因此,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的组织下,联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由16名医学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经验等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提高国内专业人员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识别和诊治水平。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陈涵陈妍韩慧琴李雪霓张岚孔庆梅乔慧芬匡桂芳孙建琴虞阳金富锐蒋晶晶张大荣栗克清王振陈珏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营养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概述
2024年
分析小儿推拿、针刺灸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认为外治法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且不同外治法或中医内外治法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通过改善患儿血清学指标及微量元素来促进其生长发育,但临床应用时也要考虑患儿年龄、体质、季节、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灵活选用最优的治疗方案。
范奕熳徐蕾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中医外治法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耳穴压豆
老年厌食症代谢变化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老年厌食症是指与年龄相关的食欲减退或食物摄入量的减少。患有厌食症的老年人可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代谢障碍,这使得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带来不良健康后果。例如肌少、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可发展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导致残疾率、死亡率增加等。老年厌食症的发病机制包括一系列伴随衰老过程的代谢变化,如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加,瘦素、胃饥饿素分泌减少,肠道菌群失调介导的炎因子改变,这些代谢变化可作为该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根据这些变化可早期识别老年厌食症,并能够研制专门的营养干预方案。今后可对老年人肠道微生物群及遗传因素是否影响营养状态进行相关研究,以为老年厌食症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
詹莹莹陈锐杨龙
关键词:厌食症老年营养不良代谢变化

相关作者

汪受传
作品数:697被引量:4,809H指数:32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病毒性肺炎 金欣口服液 小儿 小儿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万力生
作品数:134被引量:542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哮喘 支气管哮喘 天灸疗法 儿童
孙远岭
作品数:44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研究主题:运脾方 儿童 中医药疗法 厌食症 儿童厌食症
陈珏
作品数:105被引量:63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强迫症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抑郁症 强迫症患者
赵春玲
作品数:49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小儿 小儿厌食症 厌食症患儿 拔火罐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