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篇“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相关文章
多部位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
2023年
目的探讨多部位原发性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影像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多部位原发性GS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女,72岁,因颈部及腋下无痛性包块渐进性增大,颈部包块大小约为5.0 cm,质中,表面无发热;影像和PETCT示回肠、腹腔淋巴结、左乳腺、子宫、右侧腹壁多发肿块和结节灶。送检病理组织进行AML相关基因测序,检测到Ⅱ类突变FLT3 exon20 p.D839G突变(47.8%)及Ⅲ类突变ARID1B exon1(36.1%),且22号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免疫组织化学示:CD117(+),CD20(-),CD3(-),CD34(部分细胞+),CK(-),Ki-67(约80%+),BCL2(+),CD99(-),CK20(-),CK7(-),STAT6(-),CD31(+),D0G-1(-),D2-40(-),Fli-1(+),MPO(+),CR(-),MC(-),WT1(-),支持GS诊断。使用维奈克拉100 mg d1,200 mg d2,400 mg d3-14,阿扎胞苷110 mg d1-7治疗。化疗结束4个月,CT复查示回肠肿块明显缩小,左乳腺肿块和腹腔淋巴结缩小,子宫结节不明显。结论GS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部位更为罕见,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手段。PETCT对病灶的显示敏感、准确,对临床诊断和评估有一定的帮助。GS预后差,需尽早诊断并按标准AML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田云生林莉廖娟彬陈华刘臻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髓系肉瘤
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2
2021年
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罕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类似粒细胞白血病,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类似于乳腺癌或乳腺脓肿。对其认识的重要性在于不能误诊为浸润性癌,特别是在冰冻诊断时误诊而导致过度手术。本研究收集3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SP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讨乳腺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刘新丽梁锐
关键词:髓系肉瘤粒细胞肉瘤
胸壁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男,44岁。发现胸壁肿物1周,体检:右侧前胸壁可触及一肿物,约6 cm×5 cm×3 cm,压痛,质地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皮温不高,无浅静脉怒张,诊断为右侧前胸壁恶性肿物。超声检查显示右侧前胸壁胸大肌背侧、锁骨下方、肋骨前方及肋间隙内可见范围约5.4 cm×2.4 cm×4.7 cm实性肿物,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动脉血流,频谱呈高阻型,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图1A,1B),诊断右侧前胸壁恶性肿瘤。CT检查显示右侧前上胸壁软组织不均匀增厚,突入前上纵膈,右侧胸大肌受推压,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较均匀强化,包绕右侧内乳动脉,与胸大肌分界不清,邻近肋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图1C,1D)。
刘常绪
关键词:原发性粒细胞肉瘤胸壁超声检查
纵隔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二例
2020年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也称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是一种由未成熟髓系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而形成的实体恶性肿瘤。GS包括白血病性(白血病髓外浸润)和非白血病性(原发性或孤立性)[1]。几乎可以发生于全身的各个部位,常累及骨骼、软组织、淋巴结、皮肤、胃肠道及睾丸[2]。GS单独发生时,其骨髓无白血病表现,称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primary granulocytic sarcoma,PGS),原发性粒细胞肉瘤发病率极低,发生于纵隔的粒细胞肉瘤更为罕见,国内外文献仅有少量个案报道[3]。本文报道我院确诊的2例纵隔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杨鹏陈小丽冯娜李莎莎张曦杜欣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纵隔免疫组织化学
结直肠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原发性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0例结直肠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并在复习相关文献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鉴别诊断总结。结果患者镜下观察肠壁中等大小的瘤细胞弥漫浸润,细胞核卵圆形或不规则,可见核仁,核分裂像不明显,中等量胞浆,有的胞浆嗜酸或纤细颗状。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分化簇(CD)34、CD43、髓过氧化酶(MPO)、CD117、CD99、CD68、CD163均阳性,Ki67(+)为60%~70%。治疗结束36个月后,2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病症稳定,体内肿瘤细胞未出现扩散现象,有2例患者出现了肿瘤细胞转移的情况,剩下5例患者均死亡。结论粒细胞肉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并且与多种肿瘤以及病灶部位的肿瘤病症具有一定的类似性,病理检测的准确率较低。粒细胞肉瘤若在早期得到诊断并进行早期全身的系统化疗,患者的生存率会获得明显的提高,因此,应当对体检或疑似患者进行巨检+镜检+免疫组化检测的方式进行病理检测,并着重观察MPO和CD68两项指标。
许冰丁丽军刘芫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宫颈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MRI诊断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宫颈原发性粒细胞肉瘤(PG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的宫颈PGS女性病人(39岁)的临床表现、MRI征象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GS在MRI上表现为环绕宫颈生长的孤立性肿块,T2WI稍高信号,T1WI低信号,信号较均匀,DWI明显扩散受限,但宫颈黏膜线完整,增强后均匀中度强化。结论宫颈PGS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宫颈PGS容易误诊,常规MRI结合DWI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术前评估。
彭剑峰王虹壬王娟婷江鹤灵
关键词:子宫颈粒细胞肉瘤
多部位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
2018年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髓细胞系恶性肿瘤,是由髓母细胞或不成熟的髓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实体瘤^([1])。GS单独发生时,骨髓无白血病表现,我们将其称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primary granulocytic sarcoma,PGS),PGS几乎可累及任何部位,但同时多部位淋巴结发生者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PGS报道如下。
祝艳林杨健舟裘哲君
关键词: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组化化疗
乳房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是一种比较罕见且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易误诊为其他软组织肉瘤或炎症。本文通过报告我院近期确诊的1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结合近期文献复习,从疾病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
廖秀娟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乳腺肿瘤文献复习
文献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持续缓解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GS)的诊断、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G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诱导化疗+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诱导化疗方案:DA方案2个周期,EMA方案1个周期。allo-HSCT供者为HLA全相合的非血缘供者,预处理方案为美法仑+环磷酰胺+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BuCy+ATG)方案。结果allo-HSCT后持续缓解,至今已达80个月,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无GS体征,血象、骨髓象均正常,生命质量好。结论早期化疗联合allo-HSCT治疗可使原发性GS患者得到长期持续缓解。
宋晓晨周芳
关键词:纵隔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
小肠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7年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primary granulocytic sarcoma,PGS)是指幼稚粒细胞在骨髓外的组织增殖所形成的髓系恶性肿瘤,由于不伴有血液系统的异常,其误诊率高;若不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进展快,多会发展为急性白血病,预后极差;及早正确的诊断与强有力的化疗对患者的远期生存十分重要,
章俏雷方炳木曲志刚刘永华江锦红马光丽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小肠原发性

相关作者

张昶
作品数:74被引量:251H指数:7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化 结肠癌 鳞状细胞癌 细胞色素C 慢性肝病
杨聪颖
作品数:38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学特征 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分析 生物学行为
马光丽
作品数:79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汤 生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疗效
王红霞
作品数:50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表型 淋巴瘤患者
孔宏伟
作品数:129被引量:657H指数:19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全二维气相色谱 代谢组学 飞行时间质谱 色谱 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