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双歧酸奶“的相关文章
一种双歧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歧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生鲜牛奶800~1200份,糖80~120份,益生菌0.2~0.3份,牛奶蛋白15~25份;其中,所述益生菌由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
王保华
文献传递
马铃薯双歧酸奶的研制被引量:1
2011年
以马铃薯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配以蔗糖和稳定剂,使用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种发酵,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入7%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1∶5),在40℃下发酵10h,后发酵时间为22h,制成了风味独特、营养全面的保健饮品.
李宏高魏利军
关键词:马铃薯双歧杆菌酸奶
黑布林双歧酸奶的制作
2010年
黑布林双歧酸奶是以具有保健功能的黑布林果肉及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益生元-低聚果糖,以益生菌乳酸菌为发酵剂,蔗糖为辅料,发酵而成的一种新型的富果粒酸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该新型果肉酸奶的基本配方为(以1kg成品计):全脂奶粉95g、白砂糖75g、果酱150g、低聚果糖12g、浓缩乳清蛋白适量,果味香精适量。
徐海祥李志方吴明亮
关键词:双歧因子酸奶
兰州百合发酵活性双歧酸奶的工艺研究
2010年
本文研究了以兰州鲜百合鳞片、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辅料,利用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混合发酵剂,生产活性百合双歧酸奶的加工工艺,对百合浆料液化工艺条件等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百合双歧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2:1:1,工作发酵剂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9±1℃,发酵时间约6~8 h。
汪玉明高国强
关键词:双歧杆菌发酵酸奶
食品包装盒(双歧酸奶)
1.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2.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省略右视图。;3.仰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仰视图。
廖怒涛
双歧酸奶的研制
2006年
选用双歧杆菌分别与不同来源的酸奶菌种进行混合发酵。比较了不同接种量对制作的发酵乳在保存期内所含双歧杆菌活菌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双歧杆菌接种量不大(体积分数2%)的情况下,可在发酵乳中获得可观的双歧杆菌。在10天内,双歧杆菌活菌数达108cfu/ml,随着时间的延长,至15天,双歧杆菌活菌数仍可达107~8cfu/ml。
马建军
关键词:混合发酵
大豆糖蜜双歧酸奶的研制被引量:8
2006年
研究添加大豆糖蜜作为促进剂对酸奶产品感官品质和pH值的影响,初步探讨大豆糖蜜在双歧保健酸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100ml的纯鲜奶中选择发酵剂添加量为7ml,蔗糖添加量为5~7g,大豆糖蜜添加量为2g时,可获得感官品质较好的大豆糖蜜双歧酸奶产品。制品中pH值的变化与糖蜜、蔗糖添加量存在密切联系。添加大豆糖蜜作为双歧因子,在双歧酸奶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张敏郭顺堂
关键词:大豆糖蜜双歧杆菌酸奶感官品质PH值
浅谈双歧酸奶双歧因子酸奶被引量:1
2006年
介绍了双歧酸奶双歧因子酸奶的定义及功能,并对它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说明。
张彦生
关键词:双歧酸奶
黑豆双歧酸奶的研制被引量:4
2004年
以黑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双歧杆菌等发酵剂,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美观的发酵酸豆奶。对其产品配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杨慧卓勇贤郑仁兵肖琳李忠
关键词:黑豆双歧杆菌酸奶
南瓜双歧酸奶的研制被引量:3
2004年
本文以鲜牛乳、南瓜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辅料,进行乳酸发酵,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鲜乳为原料,加入1%南瓜粉,接种3%的发酵菌种(Lb∶St=l∶l)和1.5%的双歧杆菌菌种,在43℃恒温条件下发酵2~3小时,再置于8℃的冰箱中后发酵冷藏10~12小时,所得酸奶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度,具有南瓜特有的滋味和芳香,特别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严成
关键词:乳酸发酵双歧杆菌

相关作者

贾建波
作品数:16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淮阴工业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酸奶 乳酸菌 双歧酸奶 双歧杆菌 黑米
曾庆坤
作品数:111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牛乳 水牛 干酪 水牛奶 酸奶
章纯熙
作品数:31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牛奶 水牛 酸奶 槟榔江水牛 生产工艺
杨白云
作品数:18被引量:4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牛奶 酸奶 生产工艺 质量指标 水牛
杨炳壮
作品数:155被引量:43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牛 水牛奶 泌乳水牛 胚胎移植 活体采卵